自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台港之間的聯繫便連帶受到影響。台灣駐香港經濟文化辦事處人員因拒簽「一中承諾書」,致使簽證無法獲得續簽已全數撤離,台港交流幾近中斷。
本港疫情趨緩,政府宣布本周四起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已接種疫苗並符合相關規定,食肆、健身中心、相關聚會人數上限鬆綁,本港經濟活動可望進一步復甦。
由於疫情及社會環境影響,香港圖書出版量減少,參加今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的書籍相應減少,但出版社揀書更為審慎,參選書籍素質不減反升,評選過程亦更為「緊張刺激」。
神舟十二號飛船6月17日9時22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太空人)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港鐵宋皇臺站將迎來四方乘客,宋皇臺歷史也將揭開新一頁。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韓子奇教授直言,必須超越由「晚清遺老時期」演變至「冷戰時期」的回憶系統,才能建設新的香港和新的身份認同!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論壇,指稱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維護一國兩制,就是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就是維護香港的光明前途和香港人的根本福祉。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反外國制裁法》並已實施。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表示支持立法,但如果港澳地區要落實上述有關措施,須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作本地立法,唯法例暫時沒有提及相關安排。
創業節的活動雲集全球頂尖初創企業人才,圍繞各種熱門話題作出討論,同時剖析了未來將會面對的挑戰。隨着世界憧憬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近在咫尺。
人稱「北斗女神」的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穎博士於6月3日,應團結香港基金邀請,以「北斗指引 創新未來」為題主講,為香港市民闡述北斗系統的性能與發展前景。
中大醫學院最新調查發現,逾七成香港市民仍未接種新冠疫苗,而未接種疫苗的受訪者中,只有25.1%,即每4人中只有1人表示有意在未來半年接種,政府應盡快改變策略和擴大接種疫苗的誘因。
即使政府大力宣傳疫苗的安全性及掃除人們對疫苗副作用的誤解,本港疫苗接種率仍處於低位,近日便有許多企業推出多項包括千萬豪宅、港鐵年度車票、消費券等優惠獎勵,希望協助提升本港接種率,有那些獎勵措施呢?
香港近年面臨內憂外患,文化衝突、黨爭誤政、人才凋零,中華智慧管理學院院長彭泓基教授,用中華智慧剖析香港當前困局,提出解困之道。
邵逸夫獎基金會 6 月 1 日(周二)公布第18屆得獎名單,今年共有5位科學家獲生命科學與醫學、天文學、數學科學三個獎項,表彰他們在人體細胞蛋白、天體物理及幾何數學上的卓越貢獻。
上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與西方國家打交道,香港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後,香港也是中國沿海重要經濟城市和投資的來源地。外國人對香港有許多片面化的認知;香港有獨一無二的能力,向全球分享中國故事。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周六(29/5)表示,本港第四波疫情應該已經結束,甚至已達「清零」。但目前不適合放寬防疫措施,以嚴防第五波疫情的隨時爆發。
「中國內地是電競最大的市場,香港應與大灣區合作,舉辦電競聯賽、設立培訓機制,策略地思考電競的發展。」霍啟剛說:「內地已認可電競從業員是一個行業,我們應思考如何把市場做大,而不僅是跟政府爭取資源。」
近年電競發展迅速,2018年成為亞運的示範項目,香港代表曾於該屆亞運的一項電競比賽奪得金牌。但調查顯示受訪的學生認為本港電競資源貧乏、發展前景不佳,政府亦缺乏發展政策,令他們難以全心全意投身電競行業。
儘管202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同比下調了6.1%,2021年首季卻強勁反彈7.8%,反映香港優勢仍在。香港可從內地提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中,找到新起點。
網絡世代中,都市人總是機不離手,可是你知道手機輻射對人體有什麼長遠的影響嗎?環境局局長在回應立法會議員查詢時,曾提到「電磁場超敏反應」一詞,到底那代表什麼?我們患有那種超敏反應嗎?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告別式24日(周一)上午在長沙舉行,一生致力水稻改革的他指出,針對人口不斷增加、耕地不斷減少的狀況,改進糧食短缺問題的唯一出路,是通過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
今日的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逐年增長;再考慮中國經濟規模、人口規模,在中外歷史上,無論是歐洲的工業革命,抑或漢唐盛世,都未曾有過,可謂史無前例。
獅子會本月15日舉辦「未來」全港青少年持續發展圓桌高峰論壇2021,聯同本港8間社福機構共同協辦,討論提升青少年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並建議切實可行的策略。
北角的文化地標,除了當年密集的戲院群之外,不得不提旺中帶靜的繼園街。宋淇、鄺文美夫婦住過繼園街,與他俩交情甚篤的作家張愛玲也住過北角。
皇都戲院大廈是集戲院、商場和住宅一體的建築群,因此,戲院連商場將會一起保育,至於戲院旁兩幢住宅如何發展,目前未公布細節。目前正舉辦「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展出多項與皇都戲院有關的舊物。
今年是英軍登陸香港180周年,但當初英國人看上的,其實是定海縣舟山島而非香港島?其後,又為什麼要不遠萬里而來奪取香港這個蕞爾小島?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導致英軍強行登陸上環水坑口,升起英國旗?
今年是英軍登陸香港180周年。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教授講解了鴉片戰爭前的中英貿易,以及廣州十三行的興衰。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4月24日假寶馬山樹仁大學開始第二回合首日比賽,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拔萃女小學、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出線晉級。
習近平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顯示即使中美關係存在很大分歧,但在氣候方面還是可以合作,且有利中國對外宣傳「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1947年,20歲的李福志隻身從新加坡來到香港,生前寂寂無名的他,2015年卻意外因半世紀前的攝影作品,讓香港記住了他。
團結香港基金為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供應作出預測,呼籲特區政府立即行動,加速推進各項造地計劃,盡全力精簡土地及房屋發展的審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