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報道

拒《醜陋的中國人》入教材 柏楊遺孀:永不再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7
台灣作家柏楊《醜陋的中國人》一書,1986年在中國大陸出版後旋即掀起「柏楊熱」,後此書被禁,直至2004年才可再次出版。遺孀張香華近日斷然拒絕摘文選入台灣教科書,並向兩岸出版商聲明將永遠停止發行此書。
與習近平視像會談 拜登籲設「護欄」防中美衝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6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11月16日)上午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約3個小時的視像會議。雙方就新冠疫情溯源、貿易和競爭規則、印太地區和台灣等問題交換意見。
九龍倉7年派逾4000萬 助630名基層學生升大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6
九龍倉自2011年起推出「學校起動」計劃,11月13日頒授2021/22年度獎學金,共有69位獎學金得主。計劃至今累計已向636名學生頒發逾港幣4000萬元的獎學金。
中大携小學以AI支援自閉症患者 陳智思冀社會持續跨界別支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5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出席自閉症終身支援計劃啟動禮時表示,期望教育、創科、社企、商界等不同界別能夠繼續進行跨界合作,持續發展對自閉症患者的支援。
中大:標準設置有助確保新冠病毒檢測表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5
中大研究顯示,只要設定了標準的實驗操作方法,國家或城市可以根據環境和社會經濟隨意選擇三種核酸檢測方法其一,而不用擔心檢測準確性。
習近平11月16日視像晤拜登 料商緩和貿易爭端框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3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周二上午,與美國總統拜登視像會晤,就中美關係和雙方共同關心問題,交換意見。
西九M+博物館開幕禮 林鄭月娥籲以開放態度看展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1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周四(11月11日)舉行開幕儀式,特首林鄭月娥出席時表示,香港大有條件發展成成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呼籲公眾,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文化藝術創作。
習近平:亞太地區不能回到冷戰時期對立割裂狀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1
亞太經合組織(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周四(11日)登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他表示,早日走出疫情、經濟穩定復甦是亞太地區目前最急迫的任務;亞太地區不能也不該回到冷戰時期對立的狀態。
美國防部證實議員訪台灣 解放軍戰備警巡 劍指台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0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台灣,並說議員乘坐美方軍機出訪是國會代表團慣例,並不罕見。
理大研預測系統 可精準防控疫情 促進智慧城市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08
新冠疫情雖然暫時清零,但難料疫情何時反彈。香港理工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團隊研發城市時空大數據平台,輸入確診病例時空數據到模型,將能預測不同地區的發病風險預測,有助精準制定防控策略。
香港青年金融科技協會正式成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05
爲推動香港青年對金融科技的認知及投入,以及創新創意思維的推動,培育金融科技年輕人才庫,香港青年金融科技協會11月4日正式成立。
數碼港2021創業投資論壇結束  逾 2500 人參與 促成300 多場融資配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04
「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11月3日結束,活動吸引超過 2,500 人參與,並促成超過 300 場融資配對 ,希望為初創企業提供全方位平台,開拓創投商機。
邵逸夫獎於科學館辦展 得主冀以科技助抗疫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31
香港科學館10月29日起舉行「2021邵逸夫獎展覽」,介紹今屆邵逸夫獎得獎者及其傑出貢獻,深入淺出地闡述相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展期至明年1月5日,公眾可免費入場參觀。
歷史波瀾壯闊,現實悲歡離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9
位於觀塘海濱道的一新美術館,即日起推出名為「共載風華:二十世紀革命志士手澤」的展覽,展出91組展品,包括書法、繪畫、信札、手稿、海報及印章等,皆與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革命歷史息息相關。
中大舉辦大灣區發展論壇  林鄭月娥:發展建立完整創科生態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9
香港中文大學宣布慶祝在大灣區發展15周年,舉辦論壇暨發展成果研討會,展示多項中大及中大成員在大灣區十多年來的創科及發展成果。
「大國建造」展覽 穿越古今看廣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6
由中聯辦、特區政府、中國建築集團等合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覽周一(10月25日)開幕,展期至10月30日(周六)止。
立法會通過全禁電子及加熱煙 港大醫管局表歡迎 業界抨造成矛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3
立法會周四(10月21日)三讀通過全面禁止另類吸煙產品,包括加熱煙及電子煙。政府指基於公共資源寶貴,採取禁止而非規管;有部分議員和關注組織則表示非科學、「一刀切」處理,代表政府管制手段的倒退。
吳志華:故宮收藏凝聚文化 具有不竭歷史生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2
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系列」10月16日邀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現身說法,談談「香港故宮」的由來、博物館的定位和策展方向。他說,「我們首先要知道,故宮是什麼,故宮文化又是什麼?」
第22屆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出爐 探索疫情下多元消費模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2
逾2000位中學生參與「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比賽,透過對特定消費議題的深入考察、探討和反思,以了解和分析消費者心理、行為和模式,建立正面的消費價值觀。
科技園公司邁向20年 CEO黃克強:創科與再工業化非選項 是生存之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1
科技園公司19日舉行策略分享會,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將透過創新園支援新興行業發展並帶動香港經濟增長、將「香港製造」品牌加入創科元素成為「香港創新製造」,以及為年輕一代人才創造事業發展機遇。
中大民調:宜居城市評分回升 欲移民者無顯著增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0
中大民調指出,香港宜居城市評分回升,結束前4年評分連續下跌的趨勢;另外,欲移民者無顯著增加,最多受訪者希望移民英國,其次是加拿大、澳洲和台灣。
美前國務卿鮑威爾染疫離世 坦承對伊拉克作戰人生污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19
美國首位牙買加裔國務卿、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鮑威爾(Colin Powell)於美國時間周一(10月18日)上午因新冠病毒併發症不幸離世,終年84歲。
達之路的由來 又一村的崛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19
城大出版社因為余達之對香港的貢獻,以及大學座落在達之路的緣份,出版了《余達之路:糖薑大王與戰後香港》一書,並在城大邵逸夫圖書館舉辦展覽,展期至10月31日(周日)。
林鄭月娥禮賓府跌傷休假 李家超署理職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19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晚在禮賓府樓梯跌倒受傷。特首辦凌晨發出新聞稿,指出特首將會暫時休假,期間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將署理職務。
神舟十三號飛船對接空間站 女航天員首駐太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16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周六(16日)凌晨升空,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展開長達半年的太空工作。
名作家江迅病逝享年74歲 《亞洲週刊》讚揚譜寫新聞傳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13
本港著名作家、資深傳媒人、《亞洲週刊》副總編輯江迅13日(周三)離世,享年74歲。
實證研究社會科學 美大學3教授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12
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卡德(David Card)、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和因本斯(Guido Imbens)3位經濟學家獲得,感謝他們以實證理解經濟政策與現實的因果關係。
兩岸紀念辛亥雙十110年 蔡英文投訴「共機繞台」 習近平重申和平統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10
台北總統府前廣場早上舉行「雙十國慶大典」,總統蔡英文表示,台灣願意為區域的和平發展,貢獻一己之力。在兩岸關係上「善意不變、承諾不變,維持現狀就是我們的主張,我們也會全力阻止現狀被片面改變」。
胡法光親友談胡法光:愛國愛港無私奉獻 扶掖後進不遺餘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08
「電梯大王」、菱電發展創辦人胡法光博士的兒子胡曉明博士為父親立傳,上周三(9月29日)舉行新書發布會,多位政商界人士出席,訴說胡法光先生的良好家風 ,以及如何承擔社會責任的故事。
坦桑尼亞「難民」作家 膺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08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由以「難民」主題貫穿作品、來自英國的坦桑尼亞小說家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