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才能是多方面的。Schumpeter 聚焦於創業家的天賦及創新,而 Knight 則着重創業家在不受其控制兼未能全面掌握的廣闊市場網絡中佔一席位的能力。
在貧窮而破碎家庭中成長的痛苦經驗,與政府的公屋政策及跨境婚姻趨勢不可分割,更在童年記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為免極端政治抬頭,香港必須對症下藥,及時消除30年來因社經轉型造成的創傷與持續效應,以及兩次經濟危機的破壞。政府必須改善經濟不均……
事實上,貧窮長者需要的是濟貧措施,因此「有經濟需要」方案才最合適,其他年長人口則需醫療資助。
要制訂成功的政策,必須先瞭解近二十年來,規管障礙實為施政失誤的罪魁禍首,政府未能締造寬鬆的營商環境,為日趨僵化的制度拆牆鬆縛。
要制訂成功的政策,必須先瞭解近二十年來,規管障礙實為施政失誤的罪魁禍首,政府未能締造寬鬆的營商環境,為日趨僵化的制度拆牆鬆縛。
香港施政策略上一大失誤,乃在於未能及時回應社經不均問題(尤其是房屋和財富不均)。話說回來,政治議題先行而忽略社經問題,這可是普通法的傳統特色。
合乎公義的社會,有賴社會上各項有效制度解決問題。市場影響力增加是因為它往往能解決問題。
由於近期有一位好朋友心儀《錢非萬能:市場道德界限》,有意互相切磋探討,而在整理讀後感之際,念及當前草根政治在社區結集以及活躍程度日增,我想在此與讀者一同分享。
由於近期有一位好朋友心儀《錢非萬能:市場道德界限》,有意互相切磋探討,而在整理讀後感之際,念及當前草根政治在社區結集以及活躍程度日增,我想在此與讀者一同分享。
打工一族抱怨工時過長、家長不滿「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洗碗工人月薪高達12,000元、收入不均;以上現象共通之處,在於它們都是極需處理的社會發展帶來的兩大問題的表徵。
打工一族抱怨工時過長、家長不滿「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洗碗工人月薪高達12,000元、收入不均;以上現象共通之處,在於它們都是極需處理的社會發展帶來的兩大問題的表徵。
須知香港的經濟奇蹟,亦建基於1945至1951年的外來移民潮,而非單靠積極不干預政策。
香港成為舉世知名的最自由經濟體,實在是二十世紀下半葉一大奇蹟,但政府的具體施政並不止於堅守法治、保護私有產權、維持公開而自由競爭的市場、低稅率與自由貿易。
「要制訂有利社福而又有助減貧的政策,必先對個人消費選擇有所掌握。對增進這方面的了解,Deaton 教授貢獻之巨,實在無出其右。」
任何法制一經制定,就會成為永久建制安排,對社會秩序的形成產生主導作用。英法兩國在其殖民地強制施行的法制,對經濟、社會、政治事務始終留存主導性的影響,就是極大明證。
任何法制一經制定,就會成為永久建制安排,對社會秩序的形成產生主導作用。英法兩國在其殖民地強制施行的法制,對經濟、社會、政治事務始終留存主導性的影響,就是極大明證。
香港現正陷入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水火不容的政治僵局,尤其今年夏季政改觸礁之後,短期之內不易找到出路。
香港現正陷入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水火不容的政治僵局,尤其今年夏季政改觸礁之後,短期之內不易找到出路。
香港所行的普通法與內地所行的民法制度,乃源於截然不同的法律傳統。普通法傳統中的法律基礎,比較有助推動金融市場蓬勃發展……
新聞報道中把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對沖機制,說成是零和遊戲,亦即對壘雙方不勝則負,但實情並非如此,取消對沖機制反會對整體社會有利。
香港現時有近一半年長住戶居於公屋,若要為長者提供支援,重點顯然應在於容許現時住戶以廉價購買所居單位。利用名下物業作為養老資本,以及惠及後代的遺產,實為不少文明社會的傳統做法……
香港的真正挑戰在於人力供應嚴重不足,工資雖然偏高,但生活水平卻因樓價及租金更高而未見理想。香港絕非教育過份擴張。
平台式應用程式愈多,就愈有利乘客和司機。平台增多就等如增加在網上提供差異產品的競爭,實際上的突破在於資訊科技打破政府的固有規管架構。
蒂德里克(Kathryn Tidrick)教授所著《大英帝國與英國殖民管治特色》(Empire and the English Character)書中有一段別饒意趣,寫英屬錫蘭總督克利福德(Hugh Clifford)爵士如何「百思不解,為何相較於大英帝國,其他帝國要多花如此大量的人力,才能把屬下殖民地的原住民管治妥貼。既然英國派駐500名官員就能管好人口三億的大國印度,何以法國非以200名官員統治人口僅得150萬的小國柬埔寨不可。」……此書的題材令我再度思索英國殖民政府於1898年入主香港之後,與具強烈抗拒情緒的新界原居民周旋的一段歷史。
在資產價格高踞不下的形勢下,社會上財富分布已形成「有產階級」和「無產一族」,社會不公平現象日益惡化,並出現部分中產階級下滑之勢,這究竟是結果不平等抑或機遇不平等?若將公屋單位私有化視為恢復自然秩序,則自不然可說合乎公義……
激進派言過其實的煽動技倆,令人誤以為政治抗爭可解決所有問題,但其實只是在北京政府與香港社會之間種下互不信任的禍根,令各方討論議題更難取得進展。要一國兩制成功,香港必須與北京政府攜手跨步向前、竭誠合作,但需要極度互信。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私營護老院問題與街市問題大同小異。私營護老院不獲政府資助,非牟利的非政府機構則獲租金優惠,但若私營護老院獲租金優惠而得以擴充院舍,是否就足以改善護老服務素質?
要政改方案獲得通過,必須作出適度妥協,以免過份威脅所有持份者的利益。
1962至1965年期間建築狂潮席捲全港,但隨後接踵而來的經濟衰退,令早前暢旺的樓市在1965年中至1969年末崩潰,「流產」地盤矚目可見,1967年暴動亦於期間發生。我懷疑是因為當時的建築狂潮,導致銀行擠提,經濟衰退,租客被迫遷者眾,導致民不聊生,暴動於是一觸即發。由此足見,當時立法與規管釀成始料不及的後果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