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尋珍

黃宏發政壇退休入文壇 譯唐詩力求傳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31
港英時代立法局的最後一任主席黃宏發,自2004年退休後便埋首翻譯古典詩詞。他選輯了60首結集成書出版《英韻唐詩六十首》,處處可見其匠心。
段昌國:段祺瑞三造共和 晚年卻落帳棚中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28
芝泉老人後來戮力以赴三造共和,竟不能與後世共推移。康有為詩云︰「但見花開落,不聞人是非。」芝泉老人晚年落居帳棚中,於外間是非早已還諸天地,留下詩文名為《正道居集》不過明志而已。
段昌國:軍閥段祺瑞背後的用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27
芝泉老人已是一介平民,為袁家園林遭人踐踏沒收,親筆致蔣介石函,希望能保護袁世凱遺產。他在手札中說「保障人權即整飾綱紀之要務,綱紀實而國家未有不治者」,他的寬厚與用心是兼而有之的。
首本東奧運動員主題書籍出版 170張圖片回顧體壇百年變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3
團結香港基金與香港地方志中心以兩個月時間籌備推出《志氣凌雲──香港運動員奮鬥百年路》,希望推動廣大市民關注香港體育運動,以體育精神持續奮勇前行。
陳耀南:唐人宜更賞唐詩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10
唐人宜更賞唐詩,色麗音和造語奇;欲學中文佳礎在,古今賢母教兒時。
黃杰華:陳耀南再讀唐詩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08
各詩所附之原韻及譯文實為《原韻譯唐詩新賞》最大特色,此亦可見作者陳耀南教授對聲韻之掌握。每首標示韻部,為別家所無。
梁美儀:全球化中的經典閱讀 跨文化與跨學科對話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02
我們希望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可以帶領我們在「幫助年輕人學會為自己發聲,並尊重別人的聲音」,以此培養「善於思考、有潛在創造力的世界公民」的目標上更進一步。
陳方正:夢縈雲之南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01
我們對此書的整體印象,毋寧更近於收攬眾生百相的《清明上河圖》和老布魯蓋爾維妙維肖的鄉村景象繪畫,甚至巴爾扎克為了忠實記錄、解剖整個19世紀法國社會而寫下的《人間喜劇》。
商偉:開闢進入古文世界的門徑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30
古文需要反覆閱讀,不可能一遍就讀懂了,更做不到完全領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提高文學閱讀的能力和修養,都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立竿見影,當即生效。我的願望是編撰一冊古文讀本,讓它陪伴着年輕朋友成長。
梁美儀教授:通識教育與教育理想的追求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25
今天香港社會上對通識教育有各種各樣不同看法以至誤解,張燦輝教授將他多年來從事通識教育建設的反思和心得結集成文,從教育理想的高度論證通識教育的意義,是十分適時的。
推動進步觀念的初心
作者:高希均2021-09-24
60年前出國讀書,最大的動力是我所看到的中國太窮困,我所生活的台灣太落後;因此「進步」(progress)是內心最嚮往的指南針。一個單純的想法是:只要個人能進步,社會就能進步。
金耀基教授:大學通識教育的定性、定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23
赫欽士認為通識教育是「基礎概念的共同蓄積」,是為每所大學的本科生所必須有的。在張燦輝眼中,通識教育是大學造就「全人」為目標的實踐之道。
黃兆漢:荀子「性惡論」的思考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4
看到香港無日無之的社會暴亂,我反而對荀子的「性惡論」大大地增強了信念!因此,我又一次的重讀《荀子》,尤其注意他的「性惡論」和「化性起偽」的論證。
車行健:文史兼具的當代學林敘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3
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寫作意識的重視和發表渠道的暢通,這類學林敘事相信還會有更蓬勃的發展,這當是指日可待的。陳煒舜教授近年來積極投入當代學林人物的追憶與記述,為當代學術界留下第一手的文獻史料。
潘耀明:心中宛有當時在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0
書寫的年代已逐漸遠去。文人的信劄、手跡已成為歷史陳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潘耀明做過現代中國作家研究,編過文學書和文化雜誌,與文化人接觸和交往特別多,也收集了一些文人墨寶、手跡。
閱讀「女仔館」
作者:馮以浤2021-09-07
拔萃男女兩所書院早期的歷史錯綜複雜,甚至可說撲朔迷離。相信這本書對認識以至研究拔萃男女兩書院的來龍去脈都有很大的幫助。
葉問六大門人 口述歷史出書 承傳詠春武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4
傳統中國功夫都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下來,葉問詠春亦不例外,導致不少人才、功夫湮沒於世。這一部口述歷史可以彌補史學研究的不足,從第一手訪問中鈎沉軼事,讓大眾感受到大師的熱誠與堅毅,並保存本地文化。
打掉重練代價太大!在原基礎上做最小改革,才能殺出血路
作者:洪 蘭2021-09-03
看到最近阿富汗人民逃亡的慘狀,不禁想,如果美國總統在下令撤軍之前,有看一下本書第五章以色列成功救出人質的那一段,學他們先沙盤演練一下,說不定就不會輸的如此狼狽了。
陸潤棠:生花妙筆寫年華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27
陳煒舜教授在論他們作品和演譯風格時,有嚴肅和學術的闡釋,亦有趣聞軼事的旁述,予讀者雙重享受。旁徵博引之餘,亦有生花妙筆之效。
科學前進的方式!創造力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想到前人未想到的
作者:洪 蘭2021-08-21
《萬物簡史》雖然說是簡史(short history),但是帶給你的知識比正史更多,因為它讓你看到了過程。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同意,你可以去找證據來反駁,書中的例子告訴你,科學正是用這個方式前進的。
本自具足:佛教如何應對21世紀市場經濟所面臨的挑戰?
作者:吳志軒2021-08-16
現今物質文明的發展已到達樽頸,而經濟市場的過度澎脹而演化成為宗教,卻又未能以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人類無限的渴求。或許佛教經濟學這一類跨領域的研究,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對市場經濟遇到的問題提供新的思維模式。
好古靈魂曰字樓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15
我開始搜索女子教育協會的資料,後來又將搜索範圍延伸到英國海外傳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的資料。畢竟,與這所學校有關的傳教士都來自這兩個團體。
用大眾視野解讀中國地質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12
學習地質及地史學,可以讓我們加深了解現今地球的問題,也同樣想知道地球的「過去式」,從而鑑古知今,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片土地變成現在的樣子?什麼力量使地球上中國的那一部分從過去的模樣轉變成現在的樣子?
武術豐富心靈 武者以刀銳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06
由盧敬之、卓文傑、林雪杰、趙格華和伍智恆合編的《文武之道(下)──以拳入哲》收錄了超過30位武者的文字和訪談實錄,我嘗試用康德的三個關鍵問題將它們分類介紹。
尋找公義的30年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22
法律往往涉及一些價值取向,有時候,我們未必同意最後的選擇,尤其是當案件會有超過一個可能和合理的選擇。有時候,我們慶幸我們只是律師,不需要作出艱難的決定。即使能達致公義,亦往往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文武之道》:揭示科學與武術發展之關係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21
一般人認為,傳統武術訓練是由基本動作開始的,要經過很長的基本訓練時間才能夠到進入另外一個階段,而科學化的訓練就是涉及很多高科技的儀器。但事實上,科學化的技術訓練概念早已在傳統的武術上混合一起使用。
著名學者倡閱《香港志》 :翔實記載古今香港 助港人認識身份源流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20
《香港志》記述範圍上溯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活動,下至2017年7月1日特區第五屆特區政府的成立,橫跨7000年的歷史變遷。編修《香港志》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史學工程。
最重要的三個字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20
王心帆的《粵劇藝壇感舊錄》內容豐富,相信可與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等戲曲專著,產生互補、互見、拼合或比較的作用,為粵劇史編撰工作或粵劇研究工作,提供更多有用的材料。
經歷春秋寒暑
作者:賴慶芳2021-07-13
出版社因應時代之變化,科技之騰飛,目睹教學之變異,學習邁向影視聲畫,故欲突破傳統紙本書籍之樊籬,推出有聲「知」書,遙應明朝顧憲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之名聯。
萬里/新雅配合書展主題推新書:專家教路紓情緒困局,作家鼓舞人生再啟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10
工作、生活、疫情帶來的無形壓力讓你喘不過氣來?今年書展以「心靈勵志」為題,拋棄罐頭式心靈改善方法,請來不同背景、不同年紀的作者和專家述說他們如何和情緒打交道,發掘生活的多姿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