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政府有機會解決房屋問題的人,千方百計都想阻撓政府獲得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他們最近搬出了一條似是而非但一樣有人信的理由──政府有了地之後,亦不等同市場上有平樓賣,小市民可能一樣買不起樓。
照目前選情來看,美國國內仍是十分分化。未有一派可以掌握絕對優勢。若果這種情況持續,美國力量就無法凝聚,美國要再次強起來就不那麼容易。
我認識一些產品主要出口去美國的廠家,他們是貿易戰的切身受害者;我覺得由他們來評估加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一定會更加實際。
反對填海的活躍分子之中,應該還暗藏着另兩類人;他們別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環保只是他們的幌子。
以中國發展的速度,引起美國的警惕與敵對是無可避免的。不過,如果北京切實遵循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政策,這個日子應有機會可以延後一些。只可惜,中國人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一直被欺負,所以國力稍強,就立即想吐氣揚眉,
近年,美國的國力略有回落,美國人於是選特朗普做總統,希望他能夠令美國再次強大起來。為此,人民會願意讓他有更大的統籌能力。特朗普正利用這種民意,把行政、立法、司法、以至指使傳媒的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裏。
中美的矛盾是基本性的,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只會愈來愈惡化,弛只會是一時的。所以我預期2019年樓價的跌幅將會擴大。
有個圖表派的分析師認為,樓價很有機會會跌掉03年以來的升幅的一半。不過,現時的形勢與97年並不一樣,不可能再出現同樣的跌幅。
在正常的情況下,蝕本的生意沒有人會長做。但互聯網生意有一套完全不一樣的評估方法。
我其實不贊成年輕人太早就去做樓奴,年輕人應該有理想、有抱負,不應把人生的目標太早局限在買樓上。
過去,市場有個說法,「十個牛皮,九個淡。」交投一少,急於套現的業主就只能靠減價來作競爭,導致價格拾級而落。但今天的業主,即使有放盤,亦不肯減價。結果,交投雖然淡靜,但價錢並不見有明顯的回落。
內地近年盛行把二房東的業務企業化,規模化。一些發展得快的機構三數年裏已收了逾十萬套房子,再分租出去,賺取租差。內地稱這種業務為長租公寓。
把什麼都歸咎為社會的責任,一概以動用社會的資源去解決問題,而不向個人問責,不借助家庭的功能去解決問題,對人類的發展並不一定有好處。現時香港的社會主義傾向又再抬頭,所以我來唱唱反調。
我們不可能期望一手市場可以作為樓市的火車頭,繼續帶領樓市節節上升。
民主選舉制度說起來雖然理想,但推行起來卻不是處處行得通,還要視乎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的教育程度,文化傳統,以及宗教背景等等。
表面上,他們也說不支持「港獨」;但在行動上卻以結社自由為名,支持「港獨」分子在香港成立政治組織。
伊朗在一帶一路的位置亦十分重要。美國要制約中國的發展,必然一併制約伊朗。
香港人手上的現金依然很多,他們在作資產配置時仍對投資房地產有強烈的偏好,因為他們在房地產市場上所取得的回報遠比在股市多。
美國總統本身已擁有很高的行政權力,特朗普現在還奪得了議會與最高法院的主導權,可謂集行政、立法、司法權力於一身。
照道理,香港大部分人都應該可以居者有其屋的,因為大部分人的收入都足夠為自己的住屋付出建築費及發展商應有的利潤。
市場經濟需要有冗餘才能有流轉的餘地。如果沒有空置,換樓、轉租、裝修都不易進行。
我個人最擔心的,是中國房地產泡沫會被引爆,以致觸發金融危機,陷中國於通縮的經濟低谷。
美國的表現顯示:美國已不再把自己視作一個富可敵全球的大國了。這個定位令美國不願再為盟國作額外的承擔,亦不願意在與盟國貿易時吃點小虧。
我擔心推出空置稅的實際後果,是導致新盤發售要讓路給清空置單位,反令買家的選擇減少。
香港的政黨由於沒有機會執政,所以他們最優以為之的,就是去發掘公營機構的錯失,然後發動群眾向政府問責。
世界貿易可能從此由自由選擇變成互相威逼。處於上風的一方就威逼處於弱勢的一方接受很多不平等條件。強者就會愈強,弱者就永遠受欺負,難有翻身機會。
特區政府重視粉飾民主櫥窗,常把一些專與政府唱反調的人放進一些諮詢組織,大大地降低了一些半官方組織的營運效益。
現實是年輕人的社會經驗較淺,容易只顧理想,不理現實。
城市規劃是一門很專門的學問,但亦不能違背一些最普通的常識。
在資本主義社會,政府不是完全不可以動用私人手上的土地,前提是用來作公共用途,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