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最後有未能兌現的債券不會被政府挽救,何不今日就讓恒大自己救自己?
有不少人因為自己本身財政有困難而賣樓,但不會講這是自己問題,反而會話睇淡樓市,賣樓只是止賺,彷彿冇賣樓的人是傻仔,買了他的物業的人更加是超級傻仔。
政府首先唔好再讓公屋租戶買回他們的公屋單位,否則只會製造更多劏房戶。
長津湖戰役是韓戰一場戰役,中國絕對是慘勝,這場戰役對外界一個啟示,就是中國人捱得苦、吃得苦,戰士上戰場明知是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這是美國人無法想像的。
有不少傳媒叫我評論林鄭的施政報告,我話無謂啦,評論都是嘥氣,一個唔覺意美國話香港的施政報告不符合美國優先的原則,林鄭的施政報告就變成一份參考式的施政報告,沒有實際效力。
我相信那些持有兩成多業權的舊樓業主最失望,他們本來可以獲得重建業主的豐厚起釘費,但畀林鄭一搞,一切都變回正常。
所謂機密資料並不是研究成果,只是台積電的銷售紀錄、訂單以及庫存,現在美國懷疑台積電屯積居奇,令到美國汽車要減產,損失非常龐大。
加拿大法庭一句you’re free to go,代表孟晚舟無罪釋放,並不是外界所傳的交換戰俘。
中國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愈早認罪所受到的懲罰愈輕,但在美國如果認罪,生殺大權就在對方手裏,不會有好下場。現在,有很多人已經認識到美國有這個陷阱,如果不想墮入,唯有避開這個陷阱。
老友可能不明白,樓價下跌三成是有違國策,習主席提倡共同富裕,樓價下跌三成共富變共貧,中央政府是不希望樓價繼續上升,而不是要樓價在現階段下跌三成。
如果中央有召見香港地產商,應該是講恒大在香港樓盤而非香港房屋問題。簡單來說,中央希望香港地產商接收恒大在港樓盤,這是解決恒大問題關鍵的一步。
其實,炒樓是一次豪賭,如果輸了千祈唔好講什麼維權,否則就會畀人話,如果輸唔起就唔好炒樓。
如果中央政府要求多建民生的住宅樓,一定會指示香港政府去做,召見地產商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對於劏房戶來說,這是一條加租上限條文,而劏房戶根本沒有能力反對,如果不接受,隨時會被業主趕走。
一年容易又中秋,有人快樂有人愁,今次習拜通電,中美的人民當然開心,但又很多國家領導人不開心。不過,上述所有國家的愁都不及台灣和流亡海外的港人愁。
對於用BNO簽證去英國的香港人,在當地買樓如果申請按揭貸款,小心八九不離十。
香港政府有李姓官員表示,如果非中國籍香港永久居民離開香港36個月,就自動喪失永久居民資格,返香港長住是要申請,今次用BNO移民去英國的香港人就大鑊了。
近日見到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發現有20多萬美國人在阿富汗,大家都很奇怪,點解會有20多萬美國人在阿富汗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
有人走便有人代之而起,走的是對香港死心的人,代入一些積極、肯搏的人,移民潮不是活化香港,又是什麼。
事實上,前業主可以完成租約已經是唔錯,所以,買鋪千祈唔好貪租金高,回報好,因為租金高的背後代表售價亦高於市值,多20% 租金,就算買貴10% 都係唔抵。
很多移民都是「夫死夫還在」,移了民又回流到香港,况且在移民的時候又沒有賣樓,所以樓價可以創新高,唔了解「夫死夫還在」的人如果認為太多人移民,預期樓價會大跌而賣樓,就會發覺賣咗就買唔番。
老友話唔明白,物業代理做生意,既然有客畀到價,點解唔接受,反而建議客人減價,即是有生意唔做?
不少美國官員在退休之後到中國搵銀,不少美國大公司願意付高昂顧問費給他們與中國溝通,但如果被制裁,他們的搵銀大計便會泡湯。
美國政府的暫時避風港計劃,就是話畀流落美國的香港人聽,18個月之後一定要走,由邊度嚟,就返去嗰度,你話那些流落美國的香港人,又點會歡迎這個計劃。
作者預測樓市會上升,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中港可以通關。在通關之後,就會有大量內地人到香港買樓。但點解還未通關,樓價指數竟然有機會創歷史新高?
醫護的態度很好,但就叫打疫苗的人尊重他們的意願,而他們的意願就是不打疫苗,政府以此態度谷針,到明年也不會夠七成。
現任的美國官員見到,如果在任時制裁中國以及香港官員,在退休後有可能被中國制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不講什麼制裁了。
金管局的逆周期措施其實是定海神針,因借唔到錢買樓,樓市上升時,可以壓住樓市升勢;因為冇樓,經濟環境不好,樓市又不會大跌。
如果請一個沒有打疫苗的年輕人,倘若以後那人確診,僱主就不能怪他沒有打疫苗。
今次新世界的大廈危機最關鍵的就是賠償,正所謂不患寡,只患不均,賠償金額固然重要,但是否公平公正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