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台灣的人,原有在香港的單位,無論出售或者出租,都可以說是為香港的房屋供應盡了一分力。所以,我們應該尊重移民台灣的人,而非取笑他們要移民台灣。
新增的購買力除了來自本土之外,亦有外來購買力,那些購買力在過去幾年被辣招鎖死,現在釋放出來,政府必需正視問題,解決房屋問題,除了增加供應之外,還是增加供應。
上街遊行的人絕對不擔心被引渡,擔心被引渡的人絕對不會上街遊行,他們除了安坐家中之外,亦有小部分人早已離開香港。
一二手樓銷售未如理想,但樓價仍然向上,屬於一個有價無量的小陽春。老友可能搞錯小陽春的定義,小陽春是以量先行,如果量低價高絕對不能夠稱之為小陽春,或者可以叫做假陽春。
「安心偷食」可以講的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沒有私隱的年代,傳媒見到這類新聞有市場,就會不斷發掘,好似《發條橙》一樣,直至大家厭倦這類新聞為止,以後,稍有頭面的人行事要小心一些。
同意一件事,當逃犯引渡條例生效,有一個行業影響很大,就是那些五星級酒店,他們將會損失一批長期大客,因為在香港的逃犯是不會買樓,甚至連租樓也不會,他們會長期租住酒店。
除了某些政治人物,我又聽不到有人害怕被拘捕而不敢踏足內地,所以,情况並不是人們說的那麼嚴重。
如果沒有新晉出色評論員出現,唔需要一年,老C就會復出,費事畀我吔文吔武。
我明白,情况就好似英國脫歐一樣,不少英國人並不希望脫歐,卻投了贊成票,老友口中雖然說我大逆不道,但其實他們內心深處根本是不希望法例通過。
新樓的買家是否最終會是贏家的關鍵就是他們自己,如果供得掂,最終都會是贏家,但如果供唔掂,即使樓市繼續上升,大部分業主都是贏家,他們仍然會是輸家。
5年之後,除了政府可以提供的住宅單位之外,還有不少供應會透過地產商補地價得到,千祈唔好睇小這個供應量,隨時可以達政府提供的一半數目。
不少補地價的事正在進行中,政府一定有相當把握,才會大膽改變公私營比例,財政預算案並沒有提及,或者陳茂波刻意不提及,以免影響樓市。
我相信在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的過程中,香港政府要面對多場官司,政府官員要有心理準備。
樓價上升是政府未能提供足夠的土地,與地產商無關。我認為分析樓市,講什麼都可以,但千祈不要老屈,地產商幾時有講過聯手不賣樓?
買樓的人如果只得一注錢,而又有需要的話,根本不用問其他人。買樓當然有風險,但樓市現在下跌的幅度有限,長遠必升,現在唔買樓,可能錯過了撈底的機會。
美國要靠扣押孟晚舟做人質才可以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取得勝利。美國人或許不知道,從來只有弱勢的一方,才會扣押對手人質,如果是強勢的話,中國會自動送上人質給美國扣押。
樓價下跌,買家就會佔有利位置,如果不懂得利用,就算以市價買到一些不優質的單位都是輸家。
很難說服5%業主賣走他們的自住單位,所以,樓價即使在各種不利因素下仍然沒有大跌,現在只是調整。
裕民坊新樓盤連續幾次一Q清枱,地產商又怎會想到這是物業代理催谷的成果,只會想到是開價太低,甚至不用物業代理,仍然可以一Q清枱。
所謂高地價政策只不過是地產商將樓價飈升的責任歸咎於政府,不過,咁多年來政府都沒有為自己平反,我覺得有點奇怪。
雖然有很多人認為美股在平安夜當日大跌是自動程式賣盤所引致,應該是罪魁禍首;其實,程式賣盤亦只不過是代罪羔羊,它只不過執行既定指令,禍首應該是美國財長梅努欽。
聯儲局加了8次息,一般投資者已經開始對加息產生恐懼,既然利息距中性只是一步之遙,鮑威爾可以選擇不加息,從而減低投資者對加息恐懼,怎樣說都是有利投資市場。
如果確實知道太子女沒有持有加拿大護照,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就算食咗豹子膽都不敢下令捉拿,現在唔做都做咗,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放人,但又怕得罪美國佬。
買樓的人會感覺到自己是白武士,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任何不合理的還價都有可能被接受,賣家還會千多萬謝,理由很簡單,因為太多放盤,大家都知道物以罕為貴。
今次選高雄市長,民進黨應該搵一個叫阿亮的人去選,「既生瑜,何生亮」,一定可以擊敗韓國瑜。
其實稍有資歷的投資者都知道,樓價已經脫離了負擔能力,當成交量偏低,放盤量增加,即使沒有其他不利因素出現,樓市都會向下調整,既然知道有此結果,投資者絕對不會在這個情況下入市,但他們並沒有冷卻入市雄心。
地產商在垃圾時間亦會放一些「後備」落場,就是那些賣不出去的貨尾單位,大家千祈不要以為會減價促銷,地產商不但不會減價,而且還會大幅加價,但就重賞促成交易的物業代理,這種做法有兩個作用。
年輕朋友擔心很難轉按,我估計他買的新樓有兩成升幅,應該趁樓價還未回落時轉按。
只要有大量銀主盤出現,樓市距離爆煲之期不遠矣,不相信都要信,事實勝於雄辯。
男人在買樓或者結婚前都是渾渾噩噩,任由阿媽或者女友擺布,如果結婚買樓一齊來,簡直是六神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