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跑」應否興建完全可以是個擺事實、講道理的議題。政府錯在急於求成,企圖蒙混過關。在解決空域問題上,政府必須取得中央的明確支持,否則只是浪費千億公帑,得物無所用。本着尊重《基本法》的規定和立法會的憲制權責所反映的法治精神,政府不應濫用行政權力,藉此繞過立法會的審批程序。
假如政府的方案被立法會否決,2017年沒有普選,情況是否會壞到香港不能管治?可以預計的壞後果是,爭取真普選的聲音和行動會增加,激進分子的違法的行為會變本加厲,泛民議員在立法會的不合作運動會持續等。上述種種後果表示香港施政依然不會暢順,但這不等於香港到了不能管治的地步。
與其中央和特區政府為落實一個可能對施政無助的普選安排費神,不如兩個政府首先解決內地客迫爆香港的問題,藉此顯示在一國兩制的政策下,無論有沒有普選,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依然有效。這樣做肯定受到大多數港人的歡迎,並有助提升中央和特區政府在港人心中的聲望。
曾司長在立法會上回應梁家傑將他與梁特首比較的提問,說他一向尊重特首觀點,各人有表達意見的自由,香港是個多元社會,最重要是彼此尊重,包容對方。相對其他有賴香港原有社會制度和核心價值庇護而能夠今天名成利就的政界人士,曾司長維護香港價值,拒絕事事政治正確的表現值得我們讚賞之餘,其實有點悲哀。
李嘉誠先生私人擁有的維港投資在投資新科技項目上成績超人。我留意帶領香港學生到以色列考察其創新及科技情況的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認為香港「缺少某種元素」,窒礙了科技發展。我相信以色列沒有的創科局不是必不可缺的元素之一。
特首梁振英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批評《學苑》刊登主張港獨的文章,理由是「對偏離《基本法》的主張,我們也要有所警惕」。《基本法》第137條列明「各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並享有學術自由」。所以對有意圖衝擊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的言論,我們,特別是大學的管理高層及學者(無論持什麼政治立場)也要有所警惕。
即使我們接受政治凌駕一切的國策,我想不出香港回歸後,亞視的存在對中央和特區政府作過什麼積極貢獻?讓亞視清盤安樂死,中央和特區政府會有什麼損失?
現在香港有500多萬合資格選民,登記的只有300多萬,投票的不夠200萬。我呼籲每個希望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港式自由和法治不變的香港人都會登記成為選民,然後在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上,投票選出自己信賴可以維護香港利益的直選議員。這是最和平,最起碼的港人自保方法……
青年被訪者對《施政報告》的評分為40.8;對《施政報告》的滿意淨值為負39個百分比;對梁振英的評分為32.9;對梁振英出任特首的反對率為83%。假如我說上述數字反映香港年青一代看過今年《施政報告》的原文或傳媒報道後對梁特首增加不滿,這應該是個合理的結論。《施政報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