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誕節透視當今政治,相信會有另一番滋味。
個別事件加起來造成的實際影響,以及台灣及國際社會因此對香港改變觀感,總不可能是正面吧。
降低全體委員會的法定人數,其實與反拉布無直接關係。這是因為建制派議員的數目遠超過半數,可確保會議不會流會。
撇除歧視因素,北京對外來基層人口的清理行動,其實是有跡可尋。
希望立法會和政府不要以「依法辦事」為名,做不公平、不合理的錯事。
回顧過去十多年來23條未能立法的歷史,是想指出,有關責任完全是在政府身上。
當有一天噓國歌的港青聞歌肅立時,中央對港政策便是空前成功了。
要理解關鍵詞「牢牢掌握」的精粹,大家可以參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被拒入香港時的回應︰「允許誰入境、不允許誰入境,是中國的主權!」
林鄭在《施政報告》結語中說香港是個富公義、有法治的家時,她可否知道,不少港人認為這些優良質素近年不斷腿色,令他們感到沒有希望和不快樂?
一國兩制的危機不是今天有、明天便失去的問題,而是情況慢慢變形、走樣。在這過程中,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批評,其實是件好事,值得特區政府警惕。中央官員不是經常提醒港人要有國際視野嗎?
香港建成有國際公信力的法治制度用了多年時間,要令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變形或逐步萎縮,卻只要中央或特區政府做多幾個政治動作。
講公眾利益,把一宗涉及多名政治人物及學生領袖的案件好像無了期地拖延下去,就像在造成社會撕裂的傷口上不斷灑鹽,對於沒有政治傾向,只想社會少些爭拗的大多數港人都會覺得煩厭。
把反對港獨的道理講清楚,是想指出,處理港獨的正確態度應該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而不是如臨大敵,寧枉勿縱;後者只會令香港添煩添亂,得益的是靠表忠或鬥爭謀取私利的政治動物。
香港每所大學賴以生存及發展的學術自由,並沒有「正論」或「歪論」之分。
港人看到一些情緒化的審詞而產生的政治性聯想,純講法律,是沒有根據,但講感覺,卻不是杞人憂天式的幻想。
維護香港司法獨立和法治精神不能只靠有法律條文保障的制度,和政府依法執法的權力,還須靠市民。
市民便會質疑司法是否已成為依法維穩,罔顧民情的行政工具,這將是對香港法治的最大破壞。
應依照管治新風格說的廣開言路,然後與民共議,找出解決辦法,而不是以務實為萬能藉口,叫港人毋須擔心。
曾俊華沒有守財或慳錢,只是用錢可能不夠多,更是把不少錢用錯地方。
我認為「一地兩檢」的理想妥協方案是,容許內地官員在「內地口岸區」對港人行使不超出CIQ的權力。
根據DQ案裁決的理據,其餘已由市民入稟司法覆核的泛民議員已成為高危一族。
凡事總有正反兩面。DQ案對泛民是個沉重打擊,但也可視為是當頭棒喝。
今屆政府能否取得港人信任,關鍵不是官員變得和顏悅色,而是能否在尊重一國的同時,維護港制和港人的權利。
為何絕大多數港人在精神上或物質上都享受不到「國家好,香港更好」的好處?
林鄭月娥表示既然她這個舊人可以得到市民信任,有長期服務市民經驗的司、局長也可以做得到。
為何梁特首理應做了兩年有多的「防微杜漸」工作,不見成績之餘,還聲稱「港獨」問題愈來愈嚴重?
這個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絕不能簡化為「今天我給你,你便有,明天我收回,你便沒有」的行政權宜安排。
歷任特首都有個共通點,就是傾向相信對自己有利的民調。
確保青年人能夠置業,令他們安心工作、創業,是李光耀打造新加坡成為世界一流經濟體系的成功之道。
梁振英連環出招,成功轉移部分視線,及取得大量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