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眼

使用電腦模擬來進行科學探究
作者:何瑞珠2016-08-26
初中的科學探究   在2002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重新修訂小一至中三的科學教育學習領域課程,並將科學教育的各主要學習元素劃分成六個學習範疇。相比以往的課程,現行的課程在科學學習的範疇上較着重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知識、技巧和精神。雖然如此,初中科學老師仍不太重視科學探究。原因可能是相對初中科學課題內容,科學探究這個部分較沉悶而不易引起學生興趣。亦有可能由於老師並不太懂得如何評核科學探究,學校考試亦極少考核科學探究。現時老師擬定的科學科評測試卷,多集中評核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很少評核科學過程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或科學本質(nature of science),亦甚少評核科學過程技能或能力。事實上,初中科學科課程實施至今十多年,老師過往甚少得到這方面支援,教育局亦甚少提供有關的教師專業培訓課程,情況值得關注。   國際上的科學教育愈來愈強調在課堂內進行科學探究,但礙於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及實驗的安全問題,在香港課堂進行的科學探究大多是簡單的,有既定步驟及預定結果,因此在過程中很難讓學生進行思考及主動參與。資訊科技正好可用來促進科學探究活動。例如,利用數據記錄儀(data logger)收集數據,其好處是學生可迅速地收集到數據,並製成圖表,繼而集中於實驗的觀察及分析所收集的數據,這亦有助提升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然而,很多學校只有兩套數據記錄儀,老師多使用來示範實驗,學生甚少可直接使用。此外,使用數據記錄儀並不太方便,需要一些時間來設定儀器及電腦,而且有不少局限性(如只有溫度、pH等探測器)。   至於使用電腦模擬(simulation)來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可讓學生探究一些不可能在現實中觀察到、不能直接操控的現象,例如颶風(規模太大及危險)、化學反應(粒子太小難以觀察)、地震(太快、突如其來)、植物的生長(太慢)等。因此使用電腦模擬來進行科學探究在促進科學教育上是值得推廣的方法,可惜香港仍未有全面發展。筆者於2015年在馬來西亞一個名為「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的科學及數學教育會議上,發現東南亞社會已有不少國家積極採用各類資訊科技來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TEM)及改善學生的高階思維(High Order Thinking, HOT)。   PISA 2015 利用電腦模擬評核科學探究能力   PISA 2015的評估內容及過程全面實現電子化,其主要考核範疇是科學科。OECD 在這屆 PISA 為科學科擬定了不少新的電腦化評估(CBA)題目,其中有些涉及互動(interactive),而學生回答這些題目時需利用電腦模擬來進行科學探究。這些題目通常渉及操控一些變項,及了解這變項對探究重點內容的影響。這些涉及互動的新題目對這個數碼世代的學生來說更有趣味,更重要的是它可用來評核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這是在今天的香港文憑試(HKDSE)極少觸及的評核內容。   PISA 2015預試的樣本試題,已上載於 OECD/PISA 的網頁。 當中涉及互動的題目,學生除了需閱讀題目內容及介紹外,還需利用模擬來進行科學探究,從而以找出答案。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香港中心第25二十五期的通訊對此有更詳盡的分析。     電子學習支援科學科學習   在這個資訊和通訊技術(ICT)蓬勃發展的時代,政府投放不少資源推行資訊科技教育。自1998年起已推出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第一個策略(1998至2003)及第二個策略(2004至2007)着重於配備足夠的基礎設施、教師的專業培訓及提供電子學習資源;第三個策略(2008至2014)開始着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方面,期望學校將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以提升學習成果;第四個策略(2015年開始)再進一步把核心推至學生的學習,希望透過發揮資訊科技的潛能,提升學與教的互動經驗,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同儕學習。然而,羅陸慧英教授及其團隊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香港學校推行的電子學習方式並未能提升學生在電子學習任務方面的表現,亦未能因應學科的本質有效地將資訊科技用於課堂教學中。   雖然近年政府已大力推動電子學習,例如2011-2014年推行電子學習試驗計劃,期望透過電子學習促進傳統教學模式的範式轉移,令課堂學習的學習模式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及增強互動元素。然而,這個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只涉及18間中學,當中只有一個計劃涉及初中科學科。對於全港接近500間中學來說,絕大部分的學校仍未獲得這方面的支援。而且大部分電子學習仍處於起步階段,例如時下一般「反轉課堂」,根本不能達到提升探究能力的成效,因為它未能觸及特定學科的高階思維,對科學探究的學習成效難有深入影響。   自2014年9月開始,為期三年的電子學習支援科學科自主學習計劃(此計劃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羅陸慧英教授領導的專業團隊,負責向學校提供校本專業支援服務。)開始實施,當中一個支援重點是以電子學習支援科學探究的學生學習。令人憂慮的是,該計劃迄今亦只有22間中學受惠,成功經驗仍有待探討。2016年施政報告剛發表,其中一項(第190項)提到「政府將繼續為公營中小學建立無線網絡校園及購置流動電腦裝置提供財政支援」,這些措施是否有助電子學習進一步在全港推行,必須由學科專家、ICT 學者及前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   參考資料: 網址:https://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pisa-test-questions.htm 網址:http://www.fed.cuhk.edu.hk/~hkpisa 《第一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 1998/99 至 […]
楊過武功發展的過程:從合作、通達、解難、統整,到創新
作者:黃顯華2016-08-19
相對於郭靖,楊過因為天生聰穎,能把各家所長作統整綜合,最後達到創新的境界,這是郭靖不能及的地方。
免費幼稚園教育是開始不是終點
作者:簡明宇2016-08-12
真免費之路似乎仍路遙遙。而且,師生比沒有明顯改善、學位化不會發生、學校營運經費不會顯著增加,校舍亦難有改善。另一方面,很多雙職家長殷切需求的全日制學額,亦不會隨新措施而有大幅增加。總之,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仍只是目標,新措施只是向其邁向一小步,政府需要努力之處仍多。
參觀芬蘭學校
作者:海星2016-08-05
芬蘭人認為幼稚園的主題是玩,是生活學習,不是上學做練習,所以幼稚園沒有功課,沒有學術課程,和學校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這和香港,小小年紀便不停的學習很不同。
青春備忘錄──這些年,我們的時間表
作者:許志榮2016-07-29
抓緊眼前歲月 如火鳳凰 讓牠灰飛煙滅 修成正果 那才算無悔青春
「創傷後壓力症」(PTSD)、教師壓力
作者:陳盛賢2016-07-22
也許我們的社會除了保護未成年的學生外,還需要多一點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在減輕教師的壓力之餘,為教育帶來更多產出及正能量,開心的教師能感染學生,也為我們的社會帶來希望。
從創新和德性的角度分析張無忌學習武功的進程
作者:黃顯華2016-07-15
張無忌的勝利顯示能夠掌握有機的、貫通的、有用的整體、掌握通則才是最重要的。
芬蘭民主教育之旅
作者:海星2016-07-08
我們把這次遊學,化成為主題教學的一部分,帶領學生從人權等國際公約,了解自然學校民主教育的成份,帶到在芬蘭,和與會者分享自校的教育。
還孩子一個可以運動的操場
作者:簡明宇2016-07-01
問:「為什麼不打波?」
答:「學校規定不能在操場打波或跑步。」
大型國際評鑑(五):評鑑結果的公布和運用
作者:何瑞珠2016-06-24
若能巧妙地運用國際評鑑結果,配合國家評鑑及校本評估的數據,加上教師、學者及政策制定者的協作及參與,國際評鑑將是驅動教育改革及教學改進的有力工具。
爸爸的眼淚
作者:陳盛賢2016-06-17
「我如果收你的孩子入學,我就一定會盡力把他/她教好!」
100天遊學團
作者:海星2016-06-10
阿甘遊學的口號是「行走世界,體驗人生」。2015年,阿甘遊學的老師帶着辦學的信念,舉辦了一次100天遊學課程。
荀子的學習觀探尋
作者:王振華2016-06-03
荀子直言「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即親身實踐過了,就能明白其中的事理,明白了其中的事理,就能稱為聖人了。
德國的半日制與香港的全日制教育
作者:簡明宇2016-05-27
德國式的半日學制,對大部分香港家長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香港的全日制學校教育應該回歸初衷,讓孩子有更大的多元化學習空間。
清水小校
作者:海星2016-05-20
我帶著疑問去提早拜訪他們,我很好奇,他們是如何修正全人的教育方式?
從學習觀點看郭靖武功的成長過程
作者:黃顯華2016-05-13
不少學者探討先天資質和後天努力哪方面對學習的影響較大,而資質也可從多個角度去理解。
大型國際評鑑(四):慎用國際評鑑的效益
作者:何瑞珠2016-05-06
國際評鑑亦對建立系統層面的教育監測十分重要,有助釐清教育投入、過程和結果的關係,也為設定教育目標提供了國際依據。
漢字教學的內憂外患
作者:許志榮2016-04-29
簡化字多採納民間俗字,影響所及,許多因陋就簡、同音假借、形貌相似的俗字習非勝是,流布甚廣。——假如杜甫看到他的名句被寫成「無邊落木肖肖下」,再被編輯修改為「無邊落木悄悄下」,真要在閻王殿前甘拜下風了!
明誠學院:弘揚傳統國學的教育
作者:海星2016-04-22
今天,香港家長正在發起華德福教育、在家自學、休學體驗的 gap year 等,而反對 TSA及大量功課的怒吼的民間力量也大,吳教育局局長在中學生面前碰到一鼻子灰,在在顯示,開放另類教育的民間需求,日漸擴大,教育局恐怕必需回應時代的需要呢!
股神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怎樣學習成為一個自主和自尊的人
作者:黃顯華2016-04-15
唯有實實在在掙得自己的報酬,才能讓自己真正尊重自己。一些富裕的家庭給了下一代豪華但貧乏的人生,讓他們生來背上便插著金匕首。
大型國際評鑑(三):保持低風險及電腦化評核
作者:何瑞珠2016-04-08
具代表性的系統評鑑必需要是低風險而不需操練,才能如實地反映國家或地區真正的教育水平,這才能讓教育當局在系統上對公眾問責,亦有助教育當局在推行各種改革後,定期檢視整體學生學習成果的變化。
考試可以有選擇嗎?
作者:張惠侶2016-04-01
從女兒自決教育方向,談到歐美漸吹不考試風。
免費幼稚園政策將帶來更優質教育?
作者:簡明宇2016-03-25
免費幼稚園教育是本屆政府高調推出的政策,社會對新政策期望甚殷,尤甚是希望顯著提升教育質素。不過,當仔細檢視具體措施之時,似乎不應對此有過分期望。
大型國際評鑑(二):善用與誤用
作者:何瑞珠2016-03-18
善用大型國際評鑑,並有系統地總結和整合這方面的資訊,對建立、改革或改良國家的系統評估很有參考價值。
大型國際評鑑(二):善用與誤用
作者:何瑞珠2016-03-18
善用大型國際評鑑,並有系統地總結和整合這方面的資訊,對建立、改革或改良國家的系統評估很有參考價值。
公辦民營——人文國中小
作者:海星2016-03-11
有一位老師好奇我這個外人,我表明來意以後,她很歡迎我來,還跟我聊天,帶我看學生去美國遊學的照片,我看他們的行程,是80天的遊學呢!
墨子學習觀的探究(二)
作者:黃顯華2016-02-29
作爲與儒家教育思想對立面出現的墨家學習觀念,包含了不少合理的主張,尤其是其科學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學習,是中國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並實行的。這是一份寶貴的遺產。
墨子學習觀的探究(一)
作者:黃顯華2016-02-27
墨翟主張教師要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不僅有問必答,並須「不叩必鳴」。
借鏡台灣實驗教育
作者:海星2016-02-20
今天香港另類教育的發展,正步入民間自發的階段。事實上,除了自然學校,近年選擇另類教育的愈來愈多了,例如華德福教育、蒙特梭利教育、瑞吉歐(Reggio)教育、在家自學、優學年、兆基創意書院等。
大型國際評鑑(一):回顧及反思
作者:何瑞珠2016-02-12
愈來愈多國家開展各類型的大型評鑑。基本目標是評鑑教育系統及課程與教學,以便制定能夠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