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數據顯示,香港人的快樂指數不高,這情況在任何年齡群都一樣。一位學者David Elkind在1981年曾出版了一本有名的著作Hurried Child(中文譯本《蕭瑟的童顏:揠苗助長的危機》,David Elkind發展了他的兒童壓力論(Child Stress Theory),歸納催促孩童成長的因素,陳述過重的壓力所帶給兒童的傷害,提出緩解兒童壓力的策略:遊戲。在第二版的序言中已開宗明義指出急速的社會節奏已經擴展至童年生活。作者以美國的情況為基礎,道出「超級兒童」(Superkid)觀念的誕生。這些兒童一腳跨入大人的世界,變成「小大人」(Miniature Adults)。 David Elkind觀察到一些有趣的情況,包括小朋友衣著服飾的改變、夏令營的內容、兒童獨個兒乘坐飛機的經驗等等都會造成小朋友快速成長。孩子穿得像大人一樣,就容易模仿大人的行為。夏令營在外國十分流行,不過現在的夏令營兼負訓練孩子具備和成人一樣完美的技能的重任。他亦提出兒童自行乘坐飛機的一些客觀數字,獨自旅行當然為小朋友帶來壓力。其實不難發現這三種情況早已在香港發生,最明顯的例子當然是男孩子穿上西裝,成人就會期待他們的舉止談吐像大人。只要看看暑期活動單張,就見到各種暑期夏令營活動內容,而當中有不少是具備升學目的。另外,大家只要在暑假假期、聖誕假期和復活節假期最後幾天的晚上到機場走一轉,就會發現許多十來歲的青少年趕飛機到熱門留學熱點去,機場櫃位排了長長的人龍。這和羅湖每天早上過關上學的人潮可謂不遑多讓。 昨天美國 今天香港 David Elkind寫的是數十年前美國的情況,不過套用在現在的香港,情況亦一樣。 兒童成長有各種各樣的壓力,David Elkind作出仔細分析,把催促孩童成長的因素歸納為:(一)家長的轉移作用、(二)學校忽視個別差異的做法、(三)大眾傳播的渲染。就第一點而言,不管是全職母親、單親家庭或是雙職父母,都會因為不同情況帶來小朋友壓力。「在充滿挫折的職場中競爭的父母,將孩子在運動場上的競爭視為現實的模擬,他們因子女的成功而感到驕傲」(註1)「當我們捲入為生活而奮鬥的漩渦中,或是淹沒於各式各樣的生活需求時,我們下意識裡會希望孩子能更有彈性、可塑性更高,以配合我們的需要。」(註2)相信這是香港現實情況的一個寫照。就第二點而言,政府的教育政策雖清楚說明要照顧個別差異,但學校能做到的始終有限,或者我們見到的是有心的老師的個別表演。就第三點而言,「媒體延伸了人類的感官經驗。電視、廣播、報章雜誌及電影等傳播媒體使我們的觸角能夠無遠弗屆,讓我們去經驗發生在世界角落的不同事物。」(註3)「正因為電視不需文字的轉譯和解釋就能擴大我們的經驗,所以兒童和青少年很容易被它影響,進而提早接觸到不屬於他們年齡層的知識與經驗。」(註4)這一點不用我多加闡釋了。 孩子在壓力下會產生一些常見的反應狀況,如游離性焦慮(Free Floating Anxiety)、學校厭怠症(School Burnout)、經驗性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David Elkind建議了遊戲解藥,這種觀點和兒童中心理念(註5)一脈相承,他的另一本作品The Power of Play對遊戲作為幫助兒童成長的理念有更詳細的論述,這裏不驁述了。 過量的壓力對兒童產生不良的後果,但另一方面,有不少人有不同意的觀點:兒童若在完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成長,同樣是不健康的。在網絡上不難找到相反的說法:學習過程的壓力,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人生不可能都生活在快樂且沒有壓力的日子,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正是一種承受壓力的生活訓練。也正正因為這個觀點造就了香港社會各類型的私營學習機構,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商業生態。每逢周末,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和興趣小組就佔據了學生的時間。 兒童壓力是成長的助力還是阻力?近一兩個世紀,要培養學生的抗逆力(Resilience)這種觀念興起。對於如何教導兒童,令他們能健康地成長,相信是大部份家長及老師們關心的課題 。這一點有機會再談。 註1:蕭瑟的童顏:揠苗助長的危機,頁50,台灣,和英出版社。 註2:頁47。 註3:同上,頁106。 註4:頁107。 註5:兒童中心理念和人本主義一脈相承。兒童中心理念的教育理論,可朔源於十八世紀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學說,他的影響無遠弗屆,西方學校普遍倡導開放式教育和活動教學。學習應該由學生主導,教學要有彈性,容許課程剪裁以切合學生學習的起點和能力,激發學生不斷探索學習。
超過110歲的周有光一生經歷了五個不平凡的階段。 周有光(以下簡稱「周」)在1906年的江蘇常州出生,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周畢業後任職銀行,二、三十年代遠赴美國、日本學習和工作,1949年回國後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 周參加了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並於會後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和委員。作為《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人,周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在文革時被下放到寧夏。 他在文革後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並成為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中方三位委員之一,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他提倡現代漢字學和比較文字學,並出版了《漢字改革概論》、《世界文字發展史》、《比較文字學初探》等語文專著三十餘部。 1989年退休後,周的視野更加開闊。他回顧和展望中國以至世界的文化,提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並且不斷推出新作。 周剛剛在2017年1月逝世。基於個人實踐經驗,他對學習有很多極具價值的觀點。 家庭和老師的培育 周十歲時隨全家從常州遷居到蘇州,於當時初始興辦的新式學堂讀書;1918年幸得家庭不可或缺的支持,升讀常州高級中學(江蘇省立第五中學)預科。在周的中學時期,教育風潮有兩個特點:第一,提倡國語,可是沒有人講國語,老師教書時都是用方言;第二,提倡白話文,並得到老師的贊同,可是上課學的都是古文,做文章一定要用古文,兒女的家書一定要寫文言,如果寫白話文的話,那時可是大不敬呢!但是有一位老師思想很前衛,經常宣傳白話文,對周接觸新事物有很大的幫助。 要通過思考才算是學習 周初進聖約翰大學時,老師教他如何閱讀報紙。老師說看了之後,首先要問自己,今天的新聞裡面哪一條是最重要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這條新聞最重要?第三個問題是,這條新聞的背景你知道嗎?不知道的話,你就到圖書館裡面查找資訊。老師這樣一番話的影響很大,周後來真的按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了。這三個問題都要求學生去思考,而不斷思考是學習最重要的因素。 這個過程對於放寬他的知識的視野很重要。而看報過程的目的就在於促進你的思考,因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思考,不是多讀幾本死書!周指出:「解放後,教育的最大缺點就是不許人思考,只叫人家服從,這種教育是教不好人的。」周覺得蘇聯在這方面實在是落後得很,中國到現在還沒有擺脫掉它的影響。 周認為一個人一定要保持樂觀的態度,要相信進化論,相信歷史總是在進步,後人一定超過前人的。二要多動腦,多思考。上帝給他們一個大腦,不是用來吃飯的,是用來思考問題的,思考問題會讓人身心年輕。 周提出防止衰老的方法之一是寫文章。人們總認為老了就不要再用腦筋,而外國科學家研究,年老了更要用腦筋;腦子多用反而可以長壽,不易衰老。老是多方面的,眼睛不好了,耳朵不靈了,人要生病了,但最可怕的是腦筋壞了。周指出要不斷思考,不斷用腦筋,越用腦筋就越不容易衰老。 獨立思考對學習的重要性 周指出,青年朋友們閱讀他的文章的時候,不是先肯定文章的內容,而是先質疑文章的內容。這群讀者都是經過獨立思考,然後接受;不會盲目地認為老年人閱歷多,知識水準就必然超過青年人。因此,周為這群年輕讀者感到很高興。 獨立思考是輕而易舉的腦力活動,是人類的一項先天本能。對於長期接受引導訓練的青年們,如果一時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周提出只要正襟危坐、閉目靜思,就能漸漸恢復正常的獨立思考本能。 而學校應該提供甚麼教育?他以個人的經驗回答:「學校最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過去教育學蘇聯,只鼓勵信仰,不鼓勵思考,一段時間內把你培養成工具,這是有很大缺陷的。他以為沒有獨立思考就沒有教育可言。」此外,分科太細對一個人的成長並沒有太大的好處。他的一位叫鄭曉滄的老師很有名,這位受過西方教育的老師說:「你原來有天然的智慧,天然的思想,教育就是把你天然的東西引出來。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思想。」周對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裝進去的東西是有限的,通過教育能發揮自己的本能十分重要,一個人能自修是最好的。 要提高語文作為學習工具的效率 周認為英文很容易學好,你重視它就會好的。他們的英文教師都是教會學校畢業的,學生能用英文演講比賽,英文不過關不能畢業。實際上只要在中文、英文、數學三門課下工夫,旁的都不用那麼著重,校內很多課不用考的。那時候比較輕鬆而學得好,今天的學生們把時間都浪費掉。 周一進聖約翰大學,所有佈告都是英文的,連門房都講英文。周立刻拿中文和英文作對比。「一比較,中文沒有英文方便,文字要講方便哪。特別是那時打字機在中國還很少,可是聖約翰大學裡面的很多學生有打字機。我沒有,我窮得很,連打字機也買不起,所以印象很深刻。」從那時開始他便覺得中國的語文要改革,否則就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自此,他對語文研究產生了興趣。 學習要親身經歷 周曾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當中學到不少東西。「讀書,圖書館設備太方便,只要你願意學,在美國都能學。」更重要的是,他在辦公中學到不少東西,從辦公的方法看出美國為甚麼進步。他也曾在日本工作學習過,但總覺得日本遠不如美國。「美國的辦公方法可以說,每一個分鐘,每一秒鐘都爭取。這不但是一種思想,而且有具體的方法來實現要求,的確了不起,這一點不是在美國工作,不能瞭解,我是去工作了才瞭解。」 周在美國學了當地人士的工作方法,回國後覺得中國人也要改。他到處講中國人沒有效率,可是沒有人聽他的話。於是,他便理解到親身體驗的重要性,沒有這個經歷,中國人要改很難。 興趣是學習的關鍵 周指出他的老師非常重視興趣,強調沒有興趣,甚麼東西都學不好。他在聖約翰大學學習,那所帝國主義辦的教會學校有比較好的教學條件,圖書館內有很多書、報、雜誌。老師非常鼓勵學生去圖書館廣泛閱覽、培養興趣。 周認為「興趣是自然產生的,不是勉強的。現在的教育負擔太重,孩子們沒有一點自己的空間,興趣也就沒有生長的土壤。」他上的中學、大學都是當時最好的學校,但他們的學習非常輕鬆,「中學時九點鐘才上課,上午只上正課,下午是遊藝課。遊藝課包括圖畫、音樂、寫字等內容,不考試不計分數,很輕鬆。」他們沒有任何家庭輔導,因此學習得很輕鬆很快樂。「興趣就是在這樣一個沒有太多壓力,有很多空閒時間幹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的過程中產生了。」上學時,他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不少語言學方面的書籍。 周先生更認為小學、中學不能學得太多,要給孩子們時間玩。一個人有空餘時間才會去思考。 那時周所讀的中學和小學有許多很優秀的老師,老師讓他們在日常學習中覺得很輕鬆。周認為「一定要輕鬆才能學得好,緊張是學不好的;不是壓力越大就學得越好,壓力太大學習效果就不會好。孩子不管不行,但不能管得太多。」他主張教育要提供寬鬆的環境,他們的老師當時強調興趣。「興趣是自己產生的,不是外來的;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一個人一定會有某種或某些興趣。必然的興趣同偶然的機會結合,就能成就事業。」周的語文改革成就也是如此。 周認為領袖人才是在社會中自然產生的,不是學校教育能夠培養的。中學階段應該給予學生培養興趣的機會,「你給他灌輸東西,腦子裝得滿滿的,他就沒有自己的空間和興趣去學東西了」。他的襟兄弟沈從文早年很窮,沒有老師指導,小學都沒有畢業,他的學問是自學來的。「他(沈從文)自己說是『鄉巴佬進京』,誰理他?他寫的小說像法國小說,但他不懂外文,他是自己看翻譯小說學會的,這完全憑興趣。有人看小說,看到半夜還不休息,是因為有興趣。」 小結 整體來說,他重視思考,特別是獨立思考;他也強調動機和親身經歷對學習的重要性。而怎樣提高學習效率則成為他人生中第二階段的主要工作。 本文參考的書籍包括《對話周有光》、《周有光百歲雋語》、《靜思錄:周有光106歲自選集》、《我的人生故事》。
2015年初,我在台灣的另類教育旅程走到最後階段了,我有幸能獲得種籽學苑家長的邀請,住在他們家一個晚上。他們的家位於種籽學苑不遠的地方,名為花園新城,環境有如香港的康樂園、錦繡花園、愉景灣等,他們的房子能從高處遠看台北市,在那裏看台北市的夜景,很美! 那天晚上,我分享了全中人學的見聞,而他們也分享了種籽學苑的學習生活,也分享他們準備讓孩子升讀屋苑內,由家長組成的「赤皮仔自學團」。赤皮仔很特別,在面書上的介紹是這樣的:「赤皮仔創立於2012年,是新北市非學校形態實驗教育的團體自學計畫。由新店區花園新城的一群家庭所組織,目前有國中階段學生20名左右。赤皮仔自學團扎根社區,運用教育2.0概念及對在地議題的關心,展開半日學習半日做事的中學階段教育模式。赤皮仔嘗試作出一個教育與社區結合的團體自學模式,讓台灣各地中學階段孩子可以留在自己的社區或附近,運用各種教育及社區資源進行學習,並互相支援。」 非學校型態教育的可能性 第一次認識赤皮仔自學團,是2014年8月的時候,那時我剛到台灣全人中學,參加全人的新生入學活動後,全校教師會到台北烏來一間溫泉旅館開會、交流等,其中一天,便是找來赤皮仔創辦人來分享自學團的事。 強調自主學習的種籽學苑,在二十多前於台北烏來鄉創立,卻只一直只能開辦小學課程,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家長希望種籽能申辦中學,讓孩子能順利銜接上同一理念的自主中學。大約在2000年的時候,種籽學苑創辦人李雅卿女士,曾到一間體制內中學內,實驗另類中學的可能性,與體制內學校共用校舍,實驗成果豐富,可惜得不到當時市政府支持,未能正式開辦實踐自主學習的中學課程。要辦一所政府認可的中學,一點也不容易。且看全人中學的創校過程,也是千辛萬苦的歷程。 另一方面,種籽學苑的畢業生及家長,對另類中學的渴求越來越大,他們希望在種籽學苑的學習理念,能延續至中學階段,他們大都居於鄰近種籽學苑的花園新城,當在家日漸可能的情形下,由家長們共同營辦共學團體的理念開始成形,然後,赤皮仔自學團終於面世了。 赤皮仔和一般學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單看簡介的內容,便令人好奇,赤皮仔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學校。事實上,赤皮仔不算是一所學校,她沒有校舍,沒有聘用很多全職教師。他們善用社區的資源,例如公共圖書館、家長的房子、社區設施作為教學地點。赤皮仔學制也很不同,採用無學年制的混齡教學,學生人數也只有二十位初中階段。無學年是學生不用年級分班,即是沒有所謂的中一、中二、中三;混齡教學,我想像大既是以能力及興趣分組學習。課程強調在「做中學」,認為真實生活就是教育的土壤,另一個說法或許就是體驗教育,認為第一身經驗是很重要的學習來源,教師教學不會太依賴教科書,教師亦不可能「依書直說」、「照本宣科」。赤皮仔仍然保留學校課程如數理、文史等,但仍引入主題活動,例如他們試過由養雞開始,學習如何建雞舍,如何與雞相處等。 赤皮仔全職教師不多,多是兼任教師,不少是有專業背景的家長兼任教師,他們專業又熱誠,努力嘗試把枯燥的課堂,變得非常有趣。若面對孩子沒有興趣的學科,那該怎麼辦?那只好觀察孩子沒有興趣的原因,找到適合的教法,因材施教說出來容易,卻不容易實踐。 因為民間長期的努力爭取及實踐,全台灣像赤皮仔的自學團或共學團越來越多,為非學校型態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為師生人數少,成本低,令教育多元化變得越來越可能,改變學校教育令人刻板的印象,就是那種每天穿校服上學,學生一排排坐在書桌上,聆聽教師講解書本內容的畫面,有改變的可能。 記得曾向香港教育局申辦自然學校時,不獲教育支持,其中一個理由便是自校的師生人數太少,擔心課程多元化不夠。現在台灣赤皮仔自學團在實踐比自然學校更小型的學習型態,一樣可以有很豐富的學習元素,這不是也可能嗎!我想對孩子來說,與其每天一日復一日在教室裏呆坐,不如逃離書本那刻板的學習內容,走到廣濶的戶外世界去探索,與友伴同行,更來得有趣可行。 圖片:作者提供。
不久前兩位角逐特首的女士忽然文章有價,成為選戰的插曲。 傳媒發掘特首選舉的材料,發現兩位角逐者學生時代的佳作,並請來大學講師予以品評──讚賞意境深刻、佈局用心、文筆華麗之餘,並指出美中不足之處,分別為「失了自我,讀者不能從文章窺視作者的內心世界」(註1)及「『我』一直都在,但稍欠『情』」(註2)。一時間,讀者浮想聯翩,以為根據幾篇少年時代的作品就可以瞭解兩人的個性,甚至揣測她們一旦臨朝掌政的行事作風。 姑勿論「有我」、「無我」及情愫濃淡是否評鑑學生作品的恰當準則,事件給特首選戰帶來一點文化色彩,更為嚴陣以待的文憑試考生提供了出色的範文和寫作指導,頗有化干戈為玉帛的意味。不過,如果撤掉政治舞臺上的佈景,將少年之作還原到教育的現場,作品的有關評論和事態本身,折射出不少教學和社會文化問題,值得有心人認真反思。 文如其人? 古人說「讀其書如見其人」,背後的想法是作品內涵皆由心中自然流出,行文的風格、品位足以反映作者的個性和情操。既然筆墨本乎性情,讀者透過作品不難進入作者的心靈世界,觸發共鳴。更有甚者,傳統以為只要不矯情造作,儘管粗服亂頭,絕不影響作品的格調和感染力。 回到話題本身,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引起討論的那幾篇文章是否不假雕飾之作。 一般而言,年輕人入世未深,胸無城府,縱筆所及,若非天馬行空,就是依據自己生活體驗的發揮,大致可視為性情品格的表徵。至於評述事理、月旦人物,主要還是秉承主流社會透過教育機制傳授的價值觀,雖不致流於虛偽矯飾,但亦難以判定是否由衷而發、虔誠服膺之論。 進一步想,那幾篇文章其實並非日記隱私或坦率無拘檢的個人書札,而是學校的寫作練習和徵文比賽的獲獎作品──其實以受眾的開放程度而言,書札是否坦率之作仍有待商榷,例如那些公開發表的甚麼「家書」、「情信」之類。教育界的過來人都知道,學生經常自嘲:「作文就是『作』出來的嘛!」寫作練習總有教學目的,至於徵文比賽,亦有指定的主題以彰顯某些價值觀。嚴格來說,兩者都是博取佳績的「應制之作」而已,主題和素材難免有所迎合,至於文筆技巧,當然以娛心意、悅耳目為尚。若以此為「如見其人」的文本,畢竟欠缺說服力。何況據而論述的只不過是幾篇有機會發表的文章,如果認定管窺蠡測能揭示作者的性情面貌,那就更難自圓其說了。 再者,學生時代的作品儘管能反映一時的性情面貌,但歲月遷移,人各有志,加上不同的背景和際遇,「居移氣,養移體」,蛻變就是成長的註腳。少年的作品不過是心路歷程的橫截面而已,可知道「少時了了」者「大未必佳」,方仲永就令王安石欷歔不已;周處偶然聽到鄉里的閒話,竟能去除三害,改邪歸正;華歆的志節高攀不上管寧,失去了本來同席的益友,可是他臨危處事的氣度又遠勝於捨棄惻隱初心的王朗。至於那個「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豪邁少年,原來並非鄙棄功名,而是以偉大的導師、領袖、舵手為鴻鵠之志……許多人物的成長經歷都說明一個道理──「三歲定八十」的說法未必經得起事實的考驗。 給青春留白 既然三歲不能定八十,那麼,人不輕狂就枉少年了──青春的歲月不免帶幾分蒙昧亢奮,或流於標奇立異,令人側目,甚至惹來非議。那是成長的見證,是個性發展的養份,也是社會演進的能源。誰都知道,經過種種歷練,蒙昧亢奮的主角最終變成八面玲瓏的「大人」。 教語文的同工大概都留意到,學生在課堂上作文,你在旁邊巡視,他們會停下來,待你走過了才繼續寫下去,小女生甚至會翻轉文稿不讓你看。也許這就是青春的虛怯矜持吧。每個人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總有許多糊塗荒誕的片段不足為外人道,就如衣冠楚楚之輩不便以天真爛漫的童年裸照示於人前一樣。大眾傳媒固然有其天職,但基於上述的分析,對公眾人物少年時代的表現似乎不必太認真。網絡上的「人肉搜查」已經無遠弗屆,如今再來個翻閱舊作、大膽揣測的「靈魂起底」,實在令人擔心青蔥之作日後逃不過傳媒的「天眼」,變成事業上的負資產。如果這樣的做法成為常態,恐怕戰戰兢兢的少年筆墨只能寫出科舉應制的蠅頭小楷了。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實在太苦,既要學富五車,為了摘取各科的「5**」而不斷演練考試套路,還要多才多藝,並懂得揣摩賽事評判的要求和忌諱,務求過關斬將,勇奪少年的桂冠。社會栽培和家長期望都著重成本效益,以成績高下、比賽輸贏和種種朋輩之間的較量,打造「年少老成」的教育神話,並以此為最穩妥的生涯規劃。若以成長的主體而言,閃爍的青春雖然稍縱即逝,但卻有無限的可能,可惜他們都是被成人世界主宰的角色,繽紛的光譜隨時散失在陰沉的霧霾裡。 也許,理想的教育不應只是成長的催化劑,更要保育青春的自留地,讓赤子之心煥發真我的風采。 註1: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790/%E6%9E%97%E9%84%AD%E5%B0%8F%E5%85%AD%E6%96%87%E7%AB%A0-%E5%AD%B8%E8%80%85%E7%9B%9B%E8%AE%9A%E6%96%87%E7%AD%86%E8%8F%AF%E9%BA%97-%E4%BD%86%E3%80%8C%E7%84%A1%E8%87%AA%E5%B7%B1%E3%80%8D 註2: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826/%E7%89%B9%E9%A6%96%E9%81%B8%E6%88%B0
近十數年,愈來愈多已發展國家投入更多資源於幼教之上,以行動表明對幼教的重視,其背後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一位西方著名的愛因斯坦傳記作家曾經寫道:「這家庭中,宗教方面不死守教規,彌漫著自由精神。父母親本人就是這樣被教養出來的。」
我相信,人生是不能規劃的,在台灣的兩位女生,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際遇也各有不同,結果都走上到台灣唸大學的路,還愛上台灣那充滿人文氣息的慢節奏,各自找尋理想的生活方式,更敢於實踐夢想。另一位男生,小時候在一張小紙條上寫著「音樂家」,為了夢想打拼,真的拼出個成績來,不簡單也不容易。
在傳統社會裏本來沒有獨立的語文科。「讀書」是關乎安身立命的自我成全,「教書」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全人教育。
在這個資訊和通訊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政府自1998年起已投放不少資源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為使學生面向數碼世界,至今已推出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期望2017/18年免費幼稚園政策實施之時,政府同時逐步在幼稚園建立識別系統,及早識別有特殊需要幼兒,並隨即給予支援,這樣才是「真‧及早識別、及早支援」。
在香港,自學學生也不斷在增加,過去十年,不少離開自然學校的家長,也會選擇在家自學。
在愛因斯坦生命接近尾聲時,紐約州教育局曾請教他學校應該加強哪類課程,他回答道:「在上歷史課時,應該多探討哪些人靠著獨立的個性和判斷力,造福全人類。」這正是愛因斯坦的寫照。
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表現出愉悅心理狀態的情緒,一般指個人短時間的情緒感受。
很多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在小一時「被消失」,亦因此得不到及時的支援,徒令情況惡化。
賈伯斯說:「我父母都了解我不同於一般孩子,覺得責任更大了。能給我的,他們一定做到,像是送我到更好的學校,盡力滿足我的需求。」因此,在成長過程中,賈伯斯不只知道自己曾遭遺棄,也是最特別、最受到寵愛的孩子─—對他而言,這是影響其人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香港基礎教育面臨的挑戰是:科學、閱讀及數學成績均較以往遜色;科學自我效能感低於 OECD 水平;香港尖子的百分比偏低,究竟現行的教學模式能否培育高能力的學生?尤其是科學科目是否留不住尖子學生?仍有待探討。
政治修辭學不是什麼靈丹妙藥,充其量只是語言上不可或缺的緩衝罷了──「屢戰屢敗」固然笨拙,而「屢敗屢戰」不見得就讓你羽化登仙。至於失去本心的掩飾和推諉只能造就語言「偽」術,貽笑大方。
今次會議邀得英國彭凱倫教授(Prof. Helen Penn)為主題演講嘉賓,題為「幼兒照顧政策的國際趨勢:兩歲以下幼兒服務」。
個人學習成果會受到不同的因素所影響,包括其先天個性、環境因素,以及衍生的學習方法。下文分別從這三方面談談蓋茨的學習。
在真實中反省,在矛盾中真誠面對內在價值的衝突,在限制中了解自己的能力,在侷限中成長,這是多次拜訪種籽學苑後,給我的印象,也是給我最大的禮物。
凱晴來自低社經背景家庭,她表示家庭經濟是影響升就抉擇的最大因素。
跨代貧窮我們引以為憾,跨代的粗鄙難道就可以容忍?面對當前的戾氣歪風,正本清源固然要從長計議;若論末節,踏實的工作就在目前。各位文化界、教育界的有心人,我們有勇氣開展一場保育孩子的「語傘運動」嗎?
學生選擇不同的升就途徑,有否受經濟因素所限制?
在孔廟國子監讀儒家經典,在恭王府學成語讀歷史,遊大觀園讀《紅樓夢》,在頤和園長廊讀《三國演義》,在香山雙清別墅讀毛澤東詩詞……這樣的「情景閱讀」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比圖畫書更加逼真生動的閱讀環境,從而加深對經典、名著的理解。
在中港台三地,華德福教育都是在迅速發展中。在中國,最早落戶在四川,現在,在中國各大城市,總能找到華德福教育的蹤跡。在台灣更早引入,慈心華德福學校是最早推動的學校,現在,華德福教育已擴及台中、雲林等縣市。
有關研究應盡快展開及完成,讓有關政策能早日制訂及推行,盡可能避免及減輕上述因「免費幼兒教育政策」推行而出現的不良影響。
升學是一個重要的抉擇,確實需要花一些時間搜集資料和作好規劃,也在此祝願這一屆和來屆的同學能達成心願,進入心儀的大專學府。
陶氏認為王陽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是不對的,應該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就是「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有行動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獲。」
全人中學,是台灣第一間體制外的實驗中學,以自由開放的獨特個性,強調教育就是要學生自主獨立,學會捍衛自己的主張。結果全人由抗爭走過來,由違法建校,到政府承認為合法私立中學,現在又通過了的實驗教育三法,成就了全台實驗教育的風潮。由全人中學來辦第一屆的亞太區民主教育年會,確實有其意義。
書寫漢字的時候,我們就是這項文化遺產的繼承人。面對它的演變和革新,我們有權作出評論,亦有責任以「消費者」的角色判斷它的成效和價值,作出回饋,如有所需,更要精準地化解它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