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跨學科綜合學習課程設計、促進審辨思維、提升創意表現、運用專題學習策略、鼓勵參與、自主學習等。
亞斯理衞理小學設計了小一「從做中學」體驗統整課程。課程以遊戲、創作及設計、閱讀及實地考察等多元化的體驗活動為主軸,培養學生真正的學習樂趣,豐富學生的生命素質,激發其成為「最好的我」。
玩,讓孩子有了學習動機,有了堅持直到成功的耐力,有了修正改造的創造能力,有了同儕互動合作的能力,這都是未來工作重要的能力,只是現代學校體系過度重視考試,忽視了玩的重要性。
有風聲傳出「結束一黨專政」的主張有違憲法,民主派議員倘能藉機表現強硬的姿態,呼喊口號,可收彰顯立場、提振士氣之效。可惜他們並未對此達成共識,引發新的危機。
適宜利用STEM教育的熱潮,重新整固香港15年教改經驗,利用課改關鍵項目在STEM核心學習素養的對接優勢,應該比周邊地區,更容易取得教育成效。
亞斯理衞理小學舉辦生命培育周,透過電影賞析、互動討論、失敗舞台、生命反思、挑戰擂台陣、名人Show & Tell及活動紀錄片等多元化體驗活動,讓學生深刻領會失敗的滋味。
孩子總有魯莽犯錯的時候,先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接納當下的感受,然後待孩子回復理性時,立好界線,和他訂下處理方法,並且給予機會,補償所犯的過錯。
因學校傳統文化都是習慣各自為政,但單打獨鬥的教育創新非常吃力,也和信息時代鼓勵共創、分享的精神不符。
圓桌會議聚集多個關注兒童事務的機構和代表,期待集合大家的真知灼見,交給兒童事務委員會參考。
馬鞍山保良局雨川小學要求學生要關愛、盡責及堅毅。在家校合作下,我們相信「雨川人」能更充分發揮三種精神,遇到難題時,能學以致用、迎難而上。
愛生氣的人有如刺猬,表面是一個很讓人害怕的人,但內在是害怕受傷,生氣有如刺猬的尖刺,只是用來保護自己,卻不覺也讓人遠離自己。
蕭炳基教授是一位極具睿智和遠見的學者。他以謙虛的態度,一生鑽研學術,從事教育研究工作,為香港教育的現代化和科學化,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香港學校期望教育局在派錢之餘,也應該對STEM教育,有更明確、更長遠的規劃。並在學習架構、資訊平台、教學培訓上,有更多的支援。
品德教育是任重道遠的文明工程,它的主題不應止於為眼前的和諧安穩而服務,更要通權達變,尊重學生的成長經歷和學習差異,達致個體與群體、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不太乖教育節的成功,讓家長教師反思,並且接納孩子可以不太乖。雜學讓學習不再停留在只有四面牆的教室,可以是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家長認同學校應有教無類,但在升學精英主義下,認為這些學校的學生學術成績參差,不利自己子女升讀Band 1學校的機會。
兒童博物館正向引導孩子釋放天性、融合知識與技能。在自然與美的空間裏,回歸自然,發現美好的事物,孩子自由自在地探索,是他們成長、認識自我與世界的最好方式!
活知識幼兒園的辦學理念是:生活教育,國際發展。幼稚園秉承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辦學,致力為向前向上的生活而教育。
香港引入以科技學習出發,培養綜合探究為核心的STEM教育。另外,為了強調創意教育和文化學習,在STEM課程加入文化、藝術元素「A」,變成STEAM。
近代教學觀排斥孩子隨興玩樂的遊戲,讓生活變得有規有矩,只懂問責,缺乏創意去解決難題。當世界只有一個答案,生活變得枯燥乏味,把孩子變成習慣的動物,那如何去面對瞬息萬變的新世界?
作為家長和老師,及早識別有抑鬱症的學生,並加以善導,確是有效預防學童自殺的好方法。當然家長和老師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具備泰然駕馭都市壓力的本領,才能作出合適的誘導,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2008年的5月12日,中國四川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大地震,死傷無數。活知識立群社在創社社長許國輝博士的帶領下,將資源轉至四川,協助當地師生進行心靈的重建。
2005年許國輝博士「提早退休」離開教育學院。他效法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做一個有抱負、有決心和有行動的人。許國輝博士上山下鄉,在縣級學校經年蹲點,以實幹的方式摸索出一個「知識扶貧」的模式來。
學生在青年人階段,均希望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及得到同儕的認同,簡單至午膳有沒有較固定的朋友圈而不是孤單地獨自吃飯,也可以是老師不易察覺的隱藏欺凌。
簡單進行文献整理,可以發現各地近年STEM教育的發展,大都受到美國的影響,而且很大程度參照美國的模式和重點,沒有照顧自身教育發展的背景和相關目標銜接,做成STEM彷似「橫空出世」的現象。
PISA 2015的電腦化評估協作解難共有52個國家/地區約125,000名學生參加。香港學生的成績名列前茅,協作解難能力位列第三。
粵語代表着的是深厚的地區文化,如何把它發揚光大及保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從學習者的角度,學習從來不需要在一間大學校,才能學習,若一群有共同理念的人走在一起,一起學習同一件事,也是學習,所以學校也不一定要很大間才行啊!日本的民主學校,由民間發起,也就是這樣走出來。
教學理念與特色,因馮校長講要帶出童心,做愉快的老師,才會教出愉快的學生。贊同「學於此、樂於此」,老師用心去教,學生用心去學。
馮立榮校長一直希望為小朋友帶來學習新意。眼見當時高小的學生沒有甚麼學習動機,他期望將一些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