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員說市民已清楚,但既沒有民意調查的數據支持,也沒有壓力測試的結果證明。一旦真的按計劃實施,到頭來還會是「甩轆」收場。與其在4 月1 日之後才發現問題,無法推行下去臨時宣布押後,倒不如先發制人。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僅剩約三周,總統特朗普與民主黨拜登的民調差距進一步擴大,最新民調顯示,拜登支持度領先特朗普17%。民調機構Opinium更發現,郵寄投票的選民中,有壓倒性的75%將投拜登一票。
儘管正在接受新冠病毒治療的特朗普表示,期待10月15日在邁亞密舉行的第二場總統競選辯論,但他的對手拜登卻明言,如果特朗普還帶有新冠病毒的話,就不應該舉行第二場辯論。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對13國民調顯示,特朗普在六國領袖信心指數排名墊底,僅得16%,低於排名尾二的國家主席習近平(19%),及倒數第三位的俄羅斯總統普京(23%)。然而民調並不包括中國及俄羅斯民眾。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嘉南‧加內什在政評〈特朗普是怎麼追上拜登的?〉指出,民主黨犯了「戰略失誤」。他認為,困擾拜登的不是他與特朗普的民調領先差距最近逐漸縮小,而是公眾議題的變化。
選舉人團制度一直被反對「一人一票」的用來造勢,認為美國的民主亦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世間根本沒有絕對的民主云云。
美方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全面對中國共產黨員及家屬作出旅行禁令。據悉,這項總統令的細節尚待敲定,特朗普最終也可能拒絕簽署,何況要落實執行也有實際問題。
激進分子行動不斷升級、特區政府拿不出解決方案、北京不能坐視不理,一場終局之戰,很快就會上演。到底向來被稱為福地的香港,是否可以像以往一樣逢凶化吉,很快就有答案。
經濟學者一向懷疑民意調查。不是完全否定,只是要設計得好實在難。亂問亂答一通的調查,結果往往反映不了什麼。
與過去的苦日子比,人會感到快樂;但與別人的好日子比,則只會令自己更加痛苦。
我並不是說國家安全不重要,但我認為應該要更加客觀去看事件,或許問題並不在於國家安全,值得我們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