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蕭瑟的童顏

蕭瑟的童顏
作者:陳盛賢2017-03-25
近幾年的數據顯示,香港人的快樂指數不高,這情況在任何年齡群都一樣。一位學者David Elkind在1981年曾出版了一本有名的著作Hurried Child(中文譯本《蕭瑟的童顏:揠苗助長的危機》,David Elkind發展了他的兒童壓力論(Child Stress Theory),歸納催促孩童成長的因素,陳述過重的壓力所帶給兒童的傷害,提出緩解兒童壓力的策略:遊戲。在第二版的序言中已開宗明義指出急速的社會節奏已經擴展至童年生活。作者以美國的情況為基礎,道出「超級兒童」(Superkid)觀念的誕生。這些兒童一腳跨入大人的世界,變成「小大人」(Miniature Adults)。 David Elkind觀察到一些有趣的情況,包括小朋友衣著服飾的改變、夏令營的內容、兒童獨個兒乘坐飛機的經驗等等都會造成小朋友快速成長。孩子穿得像大人一樣,就容易模仿大人的行為。夏令營在外國十分流行,不過現在的夏令營兼負訓練孩子具備和成人一樣完美的技能的重任。他亦提出兒童自行乘坐飛機的一些客觀數字,獨自旅行當然為小朋友帶來壓力。其實不難發現這三種情況早已在香港發生,最明顯的例子當然是男孩子穿上西裝,成人就會期待他們的舉止談吐像大人。只要看看暑期活動單張,就見到各種暑期夏令營活動內容,而當中有不少是具備升學目的。另外,大家只要在暑假假期、聖誕假期和復活節假期最後幾天的晚上到機場走一轉,就會發現許多十來歲的青少年趕飛機到熱門留學熱點去,機場櫃位排了長長的人龍。這和羅湖每天早上過關上學的人潮可謂不遑多讓。   昨天美國 今天香港 David Elkind寫的是數十年前美國的情況,不過套用在現在的香港,情況亦一樣。 兒童成長有各種各樣的壓力,David Elkind作出仔細分析,把催促孩童成長的因素歸納為:(一)家長的轉移作用、(二)學校忽視個別差異的做法、(三)大眾傳播的渲染。就第一點而言,不管是全職母親、單親家庭或是雙職父母,都會因為不同情況帶來小朋友壓力。「在充滿挫折的職場中競爭的父母,將孩子在運動場上的競爭視為現實的模擬,他們因子女的成功而感到驕傲」(註1)「當我們捲入為生活而奮鬥的漩渦中,或是淹沒於各式各樣的生活需求時,我們下意識裡會希望孩子能更有彈性、可塑性更高,以配合我們的需要。」(註2)相信這是香港現實情況的一個寫照。就第二點而言,政府的教育政策雖清楚說明要照顧個別差異,但學校能做到的始終有限,或者我們見到的是有心的老師的個別表演。就第三點而言,「媒體延伸了人類的感官經驗。電視、廣播、報章雜誌及電影等傳播媒體使我們的觸角能夠無遠弗屆,讓我們去經驗發生在世界角落的不同事物。」(註3)「正因為電視不需文字的轉譯和解釋就能擴大我們的經驗,所以兒童和青少年很容易被它影響,進而提早接觸到不屬於他們年齡層的知識與經驗。」(註4)這一點不用我多加闡釋了。 孩子在壓力下會產生一些常見的反應狀況,如游離性焦慮(Free Floating Anxiety)、學校厭怠症(School Burnout)、經驗性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David Elkind建議了遊戲解藥,這種觀點和兒童中心理念(註5)一脈相承,他的另一本作品The Power of Play對遊戲作為幫助兒童成長的理念有更詳細的論述,這裏不驁述了。 過量的壓力對兒童產生不良的後果,但另一方面,有不少人有不同意的觀點:兒童若在完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成長,同樣是不健康的。在網絡上不難找到相反的說法:學習過程的壓力,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人生不可能都生活在快樂且沒有壓力的日子,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正是一種承受壓力的生活訓練。也正正因為這個觀點造就了香港社會各類型的私營學習機構,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商業生態。每逢周末,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和興趣小組就佔據了學生的時間。 兒童壓力是成長的助力還是阻力?近一兩個世紀,要培養學生的抗逆力(Resilience)這種觀念興起。對於如何教導兒童,令他們能健康地成長,相信是大部份家長及老師們關心的課題 。這一點有機會再談。 註1:蕭瑟的童顏:揠苗助長的危機,頁50,台灣,和英出版社。 註2:頁47。 註3:同上,頁106。 註4:頁107。 註5:兒童中心理念和人本主義一脈相承。兒童中心理念的教育理論,可朔源於十八世紀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學說,他的影響無遠弗屆,西方學校普遍倡導開放式教育和活動教學。學習應該由學生主導,教學要有彈性,容許課程剪裁以切合學生學習的起點和能力,激發學生不斷探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