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即使部分業績勝預期的企業,股價一樣捱沽。技術反彈從來不排除,但之後又如何?
為什麼現在需要國家隊入市?如果市場沒有存在隱藏風險,或太過分槓桿,一個健康調整是樂見其成。
港股屢創新高,牛年如何在股票和貨幣巿場賺取利潤。基金教父雷賢達認為,要留意個別成份股對中港指數的影響,去年中國雖然受到美國的種種禁制,但仍然有大量資金流人中國,有什麼因素會令人民幣升值?
香港是否需要跟隨國際市場趨勢引入明刀明槍啤殼?肯定市場會有一番爭議。從正面的角度看,擺明認可借殼上市形式,並以此規範化,總比之前來的有規有舉及有透明度。
目前全球處於超低息水平,股市向上勢頭未改,加上疫苖面世,經濟活動逐步重啟後,「基金教父」雷賢達預料,恒指今年或有望破31000點、甚至叩33000關。
《金融時報》報道,黃金有價,同一時間港人轉移實金至海外明顯增加,這代表了什麼,可能只是「無奈」兩個字。
中美博弈,香港牽涉其中,亦就是代表一場隨時爆發的金融戰。單是港股及港匯,以至港樓的表現,是否就是代表市場沒有憂慮,大家心照也。
雖然《港區國安法》最後在香港落實,然而,港股的反應卻出現異常,恒指不但沒有繼續下跌,反而在近兩個星期出現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和內地A股忽然明顯轉強而出現急升,這種情況令不少投資者摸不着頭腦。
港股展現強勢並不代表香港的實體經濟會出現V形反彈,因為在宣布實施國安法後,西方國家已出手打擊香港和內地政府。假若有更多國家出手對付香港,特區政府要令本地經濟出現強勁反彈將會變得非常困難了。
各界對2020年的經濟表現已不存在厚望,但對於明年,基於享有極低基數的關係,總會有樂觀的一派,會營造經濟高速增長的好勢頭。
近期各大投資銀行對港股大片淡風之聲下,既預期恒指要跌多2000點,卻矛盾而有趣地看好港交所(388)表現,甚至如摩根士丹利所指,有助隨時推動交易所盈利倍增,與300蚊只一步之遙。
從這次股市回調的幅度遠大於2003年沙士和2009年豬流感來看,香港經濟面對武漢肺炎疫情真是有排衰。
美國聯邦儲備局不足在兩星期內,再度緊急大幅減息1厘,同時重啟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措施,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自從量化寬鬆措施實施以來,任何事情也不能排除,唯一旦美國國債在短時間內也加入負利率,時間之快可能是市場預料不及,而且毫無準備。
有留意的話,港股多次跌幅收窄,甚至轉升,很大程度上是北水神奇的洪荒之力買盤,連內銀股也一樣照掃,承托指數有功。
相信港股短期走勢仍取決於疫情發展態勢:如果內地與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達至高峰後穩步回落,港股有望接續去年底以來的反彈行情。
港股上星期累積反彈過千點,後市基本上無謂花時間估算。基本因素而言,根本並不利好股市。
港股今年表現叫人失望,並非示威活動對投資氣氛的影響這麼簡單,而是對長期港股支持者來說,所謂安全又穩健股份,今年卻完全兩回事。
麥萃才指出,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第二的英國已因為脫歐,甚至是硬脫歐,地位受到挑戰。「如果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第三的香港因為社會事件而使到金融中心地位下跌,究竟誰會得益,相信讀者心中有數」。
撇除政局,後市其實仍是面對太多不確定因素;經濟向下、貿易戰、盈利預測有待進一步下調等等。
香港以往是一片福地,經歷多個風浪也屹立不倒,但願我們仍有充裕的剩餘福氣吧。
百威今次揀於6、7月淡季搞極大規模上市,承銷團也要負上責任。
現時強美元只是反映環球經濟正處於一個極脆弱的環境,如果各國政府不齊心合作穩定環球經濟走勢,未來的金融市場將會又有一場劇烈波動了。
市場結構及模式有變,即使港交所未來再收購,對象未必是其他交易所。科技相關公司對交易所產品協同效應,除交易外,更不能忽略是相關配套產品。
今年港股跟貼A股。陸叔覺得今年港股很大機會會破新高,年底A股重上3600點的機會很大,如果A股能破3600點,港股有機會33000點,因為港股有70%以上的股份是中資股。
只要A股市場發展仍然一事無成,國際投資者只要一日對直接參與內地市場欠缺信心,港交所仍然具備極大的剩餘價值。
中國經濟正在放緩,而美國經濟也不見得亮麗。假若一旦中美貿易戰仍然持續和聯儲局的縮表所帶來的收水效應,均可以衝擊環球股市表現,在這環境下,港股根本沒可能逃離這個熊市環境。
實質經濟表現是涉及周期因素和基本因素,不會如股票價格的大幅波動。始終經濟觸及產業、勞動力、科技水平和政治等不同環節,一旦出現持續放緩或增速,是極難將這種趨勢即時改變的。
基於一個市場的組成,以及好與壞,靠的始終是投資者帶來的資金和企業數目及品種選擇的話,新加坡股市仍然要注定輸給香港。
過去十年人造水已浮起大部分資產價格,水退當然會令資產價格重回應有的價值,所以,現時環球股市大跌,根本是早已寫好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