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政務主任的主考官的急智是典型樂業,不能輕視他的慧眼。
十八區民政專員近年頻頻上新聞,在選舉中自甘墮落為中共劊子手,淪為「DQ主任」葬送香港選舉權不在話下,在區議會變天後、政府高層默許下,更是上演一齣齣鬧劇。
成長路儘管彎彎曲曲,這位56歲的局長,卻已蛻變成今日的楊潤雄,走一條自己揀的路;那些年的青葱物語,沒有年年考第一,卻貼地又勵志。
我們的社會已發展得愈來愈複雜,要訂好一份財政預算,既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亦要掌握到一定的數據,一般市民大都缺乏條件去提供切實可行的意見。
從來從政者的形象和誠信是最重要的,特首全力守護下屬隨時引火自焚,代價可能非常大。
英治年代,港英政府不會為本地培養政治人才,市民也看不起「吃政治飯」的人,成功人士都做專業、從商,出任公職是服務社會,不是從政。
香港的所謂「行政主導」,事實上愈來愈是港英訓練出來的政務官主導。
在政府37年的公共服務,我是一個非常親力親為和一絲不苟的官員;但作為特首,或許我需要看得更闊、更遠。
曾俊華提到「今日,是我公僕生涯的黃昏」,讓我們來重溫他的成長歲月以及公務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