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的修正

──STEM+教育初探系列(二)

香港引入以科技學習出發,培養綜合探究為核心的STEM教育。另外,為了強調創意教育和文化學習,在STEM課程加入文化、藝術元素「A」,變成STEAM。

千禧年代初始,兩岸三地都先後進行教育改革,當時正值歐美出現科網熱潮。多功能網絡應用程式設計、虛擬空間建構、對萬維網無遠乏屆的想像,都刺激各地政府思考如何應對科網新世代,進行經濟轉型和人力投資規劃。當時教育界的反應,比現在討論應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挑戰,更加熱烈和認真。借用課程改革,重新規劃未來的教育體制,引入各種創新、創意學習內容和教學策略,發展終身學者的知識型社會,都是各地教育專家的共識。

筆者簡單總結,各地課程改革的核心,都涉及「人本與人文教育、創新與創意教學」這兩個層面和四個重心。主要內容一如第一篇文稿──《STEM橫空出世》提及,設定基礎能力表現、進行學科統整、加強綜合學習、提倡專題研習教學設計、鼓勵發展校本創新課程。同時將掌握資訊科技素養、培養閱讀能力和強化溝通協作等安排,都訂為關鍵學習項目。香港和內地這種種教育發展方向,對引入以科技學習出發,培養綜合探究為核心的STEM教育,作為學校的增潤課程,可以說都有良好對接條件。

根據個人觀察,台灣課改變革程度比較進取,但教師培訓力度稍為不足。香港比較能從原來的教育背景作適度調整,教師培訓的時間準備和資源投入都算規劃良好(當時香港的經濟和政治情況都比較理想)。內地當年因礙於固有體制轉型緩慢,中央管控力度較大,教師教育相對滯後。雖然在課改願景、發展目標、學習重點設定,都切合國際主流,然而落實到學科統整、課程網要規劃、校本教材創新設計、課堂教學變革、學習評估模式多元化等環節,成效稍遜。但近兩、三年進行的課改二次檢討,卻有大幅進歩。在升學改革、核心素養、學校管理、教學創新、多元評估等範疇,很大程度靠近香港模式;而教育立法、行政支持、經費投入、教育專業發展等項目,甚至開始超越香港。

單項學習的S.T.E.M.

香港的中學教育,在配合中央課程規劃,以及資訊科技學科發展,個別班級都有進行編程學習。小學也有以滲入式及課外活動形式,在校內教授編程。校外的編程興趣班一直都頗為普遍,這兩年在STEM的帶動下更見火熱,甚至成為不少學校的外購服務供應來源。數理教育方面,一向也算是香港基礎教育的強項,在多次國際學生能力表現評估都名列前茅。而且歷來配合奧數比賽和聯校科技展的活動,中小學生在這兩門學科表現也很出色。近年加上各個年齡級別的本地及國際機械人比賽、創新科技大賽、創客活動的推動,利用編程配合現成或自製部件,進行各種機械設計的學習也愈來愈活躍。

以上校內、校外的科普教育情況,可以反映絕大部分學生都接受過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增潤學習。但政府和學校,在2015年前都未有意識要積極推動這四個學科範疇的統整課程設計及發展專題解難探究學習教材,可說是一種S.T.E.M.各自疏離、割裂的單項學習。這種狀態,在香港和內地的校外教育特別明顯。近兩年STEM教育火熱的情況下,課程和學習模式,改變不大。

整合課程的STEM

香港要到2015 年的《施政報告》才首次提出STEM教育,2016年《施政報告》進一步肯定對STEM教育的支持。教育局在2016年12月公佈《推動STEM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正式提出在中、小學推動STEM教育及初步建議。先後在2016及2017年通告向每所有小學及中學,各自提供10萬及20萬元推動STEM教育一筆過津貼,開始點起全港學校關注STEM教育的熱潮。

因為教育局對津貼用途的限制比較寬鬆,很多學校在對STEM教育未有充分掌握前,大多抱着多方嘗試的心態,所以多用津貼直接購置硬件(機械人)、器材(3D打印機)、教材(編程套件)、耗材(3D打印物料),也有外購培訓服務、組織教師交流、資助學生比賽等。發展方向開始由S.T.E.M.,轉向STEM整合。

由於校內教育開始取回STEM教育的主導,逐漸看到毋論是學校自主設計,或是校外服務供應的學習,在課程內容、教材設計和學習形式,比較切合STEM教育的本質,從分科式教育推向整合化融合學科進行跨學科教育、跨學習領域教育。專題探究的設計也照顧到須要由學生角度出發,以及銜接課程綱要的階段性學習目標。

添加藝術元素的STEAM

在《STEM橫空出世》一文也有提及,STEM教育在美國八、九十年代開始提出。當時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討論仍未算熱烈,教研機構PLTW仍然認為STEM教育是延續美國成為高技術、高技能全球經濟核心的規劃。所以初期在其他地區推動時,都偏向科、工教育的整合;偏向「理工思维」。

2011年,美國佛吉尼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學者Georgette Yakman提出加入文化、藝術元素「A」,以回應千禧年代強調創意教育和文化學習的課改主調,所以「STEAM」成為課程設計的變奏,也有建議加入閱讀或寫作延伸成為「STREAM」。有香港學者指出,這也只是一種和稀泥式的小修小補,試圖擺平不同持份者的利益,並沒有根本上質疑STEM的意識形態本質。

若要體現STEM課程強調在學科整合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並着重在學習和生活層面解決實際問題這種特徵,「STEM+」這種表述,比 STEAM/STREAM 更能代表跨學科整合的本質,而且也不排斥其他學科和範疇的加入或整合。「+」可以代表連接、跨界整合,回歸STEM的本質,以創新為主導。北京師範大學余勝泉教授提出:「STEM+」的整合,可以有學科知識整合、生活經驗整合、學習者中心整合三種取向。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