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讓私人企業「借殼上市」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是一種沒有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換句話說,是一種讓私人企業能夠「借殼上市」的公司。

即使全球經濟還在緩慢復甦當中,但大家對投資的熱情卻依然不減,港股美股IPO熱潮不斷,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力。除了傳統意義上的IPO數量增多,在今年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成為了一股新的熱潮。2021年美國我估計大部分的新IPO,約七成或以上將會是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方式進行。

什麼是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是一種沒有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唯一的目的是透過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募集資金後,專門去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等同讓被併購的公司能夠借殼上市;換句話說,SPAC 是一種讓私人企業能夠「借殼上市」的公司。

這個「特殊目的」指得就是「併購未上市公司」,而 SPAC 的運作流程就像這樣:

成立一家空殼公司(SPAC)──>透過 IPO 募集資金 ──>尋找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併購目標公司──> 等同讓被併購的私人公司立刻上市 ──> 股價上漲 ──> 投資者和被併購的公司都開心(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在傳統的IPO中,一家私人公司希望通過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來籌集資金。公司會選擇一家投資銀行,作為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中介,在最終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做股票定價。所以傳統IPO的上市是發生在最後,而SPAC的上市是發生在開始。

SPAC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它是為那些沒有能力或達不到傳統IPO標準(通過投資銀行)的低質量公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種方式。

SPAC為什麼現在如此受歡迎?

在傳統的IPO中,絕大多數的首發股份都分配給了機構或高淨值投資者,而散戶幾乎是不可能參與的。但如果通過SPAC,散戶就可以更早的加入投資,獲得公司上市後的收益。 對於民營企業本身來說,採取SPAC IPO有多種原因:

周期短:SPAC準備時間只需要幾周,沒有需要披露的歷史財務業績或需要描述的資產,業務風險因素非常小。

綜合成本較低:SPAC不需要支付券商費或買殼費用,所產生的支出主要用於公司合併程序中所涉及的相關服務費用。

回報高​​,成功率高,風險低:SPAC事先募集金額,融資金額確定,目標企業估值定價、增發價都是事先確定,併購雙方同意即可。

SPAC繞過美國證監會對於IPO的硬性規定,更適合美國中型企業。

SPAC上市指標

紐約交所規定SPAC上市股東戶數大於400個,公眾持股數量大於110萬股;

需證明總市值超過2.50億美元,以及公眾股東持股市值超過2億美元;

每股股價高於4美元/股。

一般來說SPAC上市時公眾股東要佔到80%以上,Sponsor佔20%以內,一般發行價為10美元/單位,一個單位通常包括一股普通股+1/2或1/3的warrant。

Warrant的行權價一般定為15%的溢價,即11.5美元。上市後,Warrant和普通股都可以在公開市場交易。而在後續收購資產的階段中,增發價格是提前商定的,投資者如果不看好目標,或者認為發行價不合適有損自身利益,均可選擇退出,贖回股份。

如果繼續持有,在收購資產完成後,投資人可以在公開市場交易股票和warrant。也正是風險可控、收益明確的特點,讓投資人對SPAC方式上市充滿信心,尤其是知名投行作為Sponsor的SPAC。

但是對於資產方來說,在確定SPAC上市前一定要做好股權和options分配計劃,SPAC的發行是每個單位附帶1/2或1/3的warrant,上市後有大量的可行權warrant存在。

SPAC的表現如何?

SPAC的表現可謂千差萬別,表現最好的SPAC如DraftKings和Virgin Galactic的回報率為674%和544%。對於想進入SPAC IPO的投資者來說,除了直接參與之外,他們也可以看看SPAC ETF。

如果從今年以來的情況來看,第一隻上市的SPAC ETF(Defiance Next Gen SPAC Derived ETF)它的表現要比標普500指數高出+16.07%。

至於投資者對SPAC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下篇再討論。

SPAC投資機遇與風險 1-2

SPAC投資機遇與風險 2-2:投資SPAC有哪些風險?

張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