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試題為何非常不道德?

核心問題在於根本不應該讓學生從利與弊的角度,去分析和評價發生法西斯侵略戰爭的複雜歷史時期和歷史事件。生命無價,利弊何在?

考評局歷史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教授批評DSE試題用「利多於弊」去形容1900至1945年的中日關係,是「非常不道德」及「令人震驚」,他贊成取消該題目,並建議讓每個考生在該題目都獲得八分滿分,以消除所謂「公平性」的擔憂。作為一名歷史學者,劉教授態度鮮明,沒有半點含糊,沒有和稀泥,而且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負責任的態度,在今天實屬難得。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無數同胞慘死日軍屠刀之下。日本佔領香港三年八個月,5萬多港人喪生,100萬人被趕出家園,日本軍國主義罪行罄竹難書,這些是事實,就像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國,犯下滔天罪行,是鐵一般的事實。究竟世界上有什麼「利」能大於這些「弊」呢?劉智鵬教授指出,如果這道題目將年代設定為1900至1930年,便沒有問題,此話一針見血。日本軍國主義於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東北三省、1937年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全面入侵中國,還有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香港,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全面勝利。DSE出題和審題的人士,當然不會不知道以上歷史事實,其所以要求中學生回答「1900至1945年日本對中國利多於弊」,更舉出兩件分別發生於1905年和1912年、表面上都是日本有利於中國的資料,真可謂「畫公仔畫出腸」。

有人說,如果這道題目用作學術研究探討,應該是可以的,但不適合作為中學文憑試考題,畢竟中學生能力有限,何況只有十多分鐘答題。但我認為,核心問題在於根本不應該讓學生從利與弊的角度,去分析和評價發生法西斯侵略戰爭的複雜歷史時期和歷史事件。生命無價,利弊何在?這樣的分析無可避免會導致模糊大是大非,淡化侵略和大屠殺這類反人類罪行,難怪劉智鵬教授斥之為「非常不道德」。說得直白一點,這條試題是用不恰當的價值觀誤導學生學習和認識這一段中國歷史。因此,不僅應該取消這道試題,而且當局應檢視考評局出題和審題的機制,堵塞漏洞,如發現有人失職,理應追究責任。這對維護學生權益和維護考評局形象,都很有必要。

教育的崩潰足以摧毀一個國家

DSE事件還發生一個小插曲,特首林鄭月娥當日引述據稱是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名言,結果被指這段來自網上的「曼德拉名言」是假冒的,這事難免令特首尷尬。特首辦當晚回應「樂意接受指正,並對若因此引起的誤會表示歉意」,並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肩負確保教育質素的責任。據聞這段假名言此前有其他名人也曾經中招。不過,雖然「教育的崩潰足以摧毀一個國家」這句話並非出自曼德拉之口,但這句話並沒有錯,事實的確如此。法國作家都德《最後一課》,講的是普魯士強迫戰敗的法國在學校禁止法語,改以德語教學。「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人在我國東北三省強推日語教育。有一年9月18日當天我剛好在瀋陽出差,一大早和大批市民一起站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對面馬路旁觀看撞鐘鳴警儀式,結束後很多人在路邊圍住一名老者,聽他講述當年日本人如何軟硬兼施、父母被迫送他去學日語和日本禮儀的經歷。普魯士人和日本人早就知道,要摧毀一個國家,不僅要靠武力征服,更要摧毀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教育。

去年以來,數以千計大中學生涉參與暴力等違法行為被捕,當中部分人已被判刑入獄,不少市民認為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DSE試題只是一個例子。到目前為止,特首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對DSE事件的態度都夠硬淨,考評局無可避免必須作出交代。這件事說明,如果特區政府官員都能秉持「為官避事平生恥」的宗旨,香港的局面定會大為不同。閒話休說,且看事件的結果如何。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郭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