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香港創新論壇探討投資科技初創企業的趨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8
香港創新論壇早前舉辦網絡研討會,探討投資科技初創企業的趨勢。出席講者指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療保健、工業4.0、消費服務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在大灣區具有優厚發展潛力,可以吸引投資及人才。
台處理出軌事故 顯港軟實力優勢
作者:黃錦輝2021-04-26
香港鐵路系統非常安全,絕非偶然,是有賴政府及港鐵公司的「企業治理」素質和經驗,以及兩者之間的長期緊密協作,而達至的成效。
國家科技發展方向 引導中港合作
作者:黃錦輝2021-04-12
在國際不明朗的大局下,中國近年在推行各項科技發展任務的過程中挑戰重重,不過中央政府並無半點鬆懈,堅持把任務做到最好,成效全國產、學、研各界有目共睹。
新選制有深意 科技創新受重視
作者:黃錦輝2021-04-05
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委專業界改由10個界別組成,包括新增的科技創新界,委員半數會在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香港院士中提名產生。反映中央對香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視及肯定。
香港創新論壇探討在亞太區促進醫療創新的趨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02
香港創新論壇早前舉辦網絡研討會,邀請業務涵蓋醫療保健、醫療器材及藥廠的Johnson & Johnson公司,以及兩間醫療保健初創公司負責人分享經驗,探討如何在亞太地區促進醫療創新與價值。
電話卡實名制 勿阻礙資科業發展
作者:黃錦輝2021-03-30
在今天數碼經濟時代,手機應用程式五花八門,軟件工程師開發程式需要利用不同型號的手機測試軟件,他們會擁有多張電話卡。因此,業界建議新制度不設上限,彈性處理以公司名義作登記的電話儲值卡數量。
把知識變公共財 維基走過20年
作者:朱雲漢2021-03-27
在社交平台被假信息與植入行銷籠罩的當下,追求中立與可信度的維基百科成為訊息大海中的寧靜一隅,提供一個比較值得信賴的知識與信息來源。
聚各大學之力 灣區建超級科研機構
作者:黃錦輝2021-03-22
香港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做好基礎研究,攻克「卡脖子」技術,推動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發展,我們可以是國家科技的突破口。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創科與經濟發展重點
作者:黃錦輝2021-03-18
過去兩年,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肆虐,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造成世界經濟動盪,各國政府都遇上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要穩定國家經濟及社會民生,工作殊不容易。
「十四五」規劃與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15
2020年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布與科技基礎建設有關的全球排名,香港由2019年的第18位上升至第7位。薛永恒鼓勵香港青年人更全面透徹地認識國家,從而為國家培育更多創科人才,也鞏固香港地位。
CES譽為「超級棒科技」的ClicBot智能編程機械人
作者:徐淑梅2021-03-03
製造ClicBot智能編程機械人的公司——KEYiTech是一家創新型機械人公司,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擅長設計和開發 STEAM 教育機械人,因為CES而得以推銷自己的產品。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6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推動創科投入100億,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初創公司缺銀根政府須加大投放成及時雨,但河套區發展要到2024年才開始太遲。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強制用「出行」App必要 須有充足配套
作者:黃錦輝2021-02-25
筆者認為「安心出行」普及性偏低會影響防疫工作,故有必要強制要求市民進行「安心出行」二維碼掃描,否則不能進入場所,這樣才能逐步促使市民下載該程式,提升使用率,加快識別疑似確診者的工作。
黃錦輝教授:與疫情共存成新常態 人工智能新技術如何改善生活《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19
科技未來發展人工智能是重點,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會轉向用作分析人類行為,機械人將成人類輔助新工具,及中國要發展量子運算擺脫對外依賴。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香港創新論壇探討在香港發展生物醫學科技的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09
香港創新論壇於2021年1月28日舉辦網絡研討會,探討香港發展生物醫學科技的前景及機遇。出席講者指出,香港在融資市場、人才及科研設施均具優勢,並受惠於政府全面支持創科,以及大灣區帶來的市場機遇。
從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看中美科技、家電及3C產品企業伙伴關係
作者:徐淑梅2021-02-09
中美兩國政府過去兩年在科技層面雖然高調對抗,但要兩國科技公司、家電製造商及消費者脫鈎,說易行難。
城大學生獲頒資訊及通訊科技傑出女明日之星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05
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學生杜珮翹獲香港電腦學會頒發「資訊及通訊科技傑出女明日之星獎」,以表彰她精湛地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造福社會。
善用八達通 促數碼人幣跨境
作者:黃錦輝2021-02-03
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向中央爭取成為數碼人民幣試點,特別是推行跨境支付。大灣區可以仿效上海市,採用支持「數碼共融」的支付卡做法,並且逐步落實計劃,例如以落馬洲河套區先行先試。
展望中美關係及綠色科技
作者:徐淑梅2021-02-02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總裁兼執行長Gary Shapiro在上世紀80年代加入協會,深入觀察中美兩國科技進展歷程。這次專訪請他談談今年CES、中美貿易戰和綠色科技,相信對理解未來中美兩國互動非常具價值。
理大研發表土採樣儀器 助力嫦娥五號成功攬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21
容教授透露,中國承載月壤返回地球的罐子是由理大製作的,團隊在罐子上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理大logo,乘載香港人的登月夢想,隨着嫦娥五號一起進行了一趟月球之旅。
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16
「嫦娥奔月」這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在21世紀終於成真,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特別接受本社專訪,侃侃而談理工大學這次的航天任務、創科發展及未來校務擘劃,理大可否成為香港高校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滕錦光教授:如何為發展緩慢的香港創科產業注入強心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01
因為參與嫦娥五號探月計劃並成功完成表土採樣,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能力近日成為傳媒追捧焦點。鮮少在香港媒體前曝光的滕錦光校長接受本社專訪,暢談他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看法,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深刻建議。
港當數碼人幣「排頭兵」 助國際化
作者:黃錦輝2020-09-28
全球疫情仍然肆虐,歐美各地疫情趨勢還未有放緩跡象,推動數碼經濟是中國維持其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大好時機,就此數碼人民幣可以大派用場。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香港可以充當數碼人民幣走出國際的排頭兵。
後新冠時代變透明社會,AI巨獸統治你的一切?
作者:朱雲漢2020-08-28
新冠危機讓AI大顯身手:從疫情預測模型、病毒基因序列剖析,到患者的醫學影像判讀等,也預告了未來社會,超級政府與科技巨獸的降臨。
融入國家創科大局 反制美國無理打壓
作者:黃錦輝2020-08-21
繼「十三五」規劃設立「港澳專章」之後,相信「十四五」規劃也會作出戰略部署和安排,因此,香港可藉此機會,「為國家所需,發揮自己所長」,踴躍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積極參與未來五年國家的建設大局。
地緣政治正在如何危害中國的科技巨頭
作者:謝祖墀2020-08-05
各路媒體和政府將中國科技巨頭描繪成潛在的威脅,中國科技公司的全球化雄心很可能因此受阻。對中國持續的抨擊已經玷污了這些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他們在嘗試國際化營運時,將會面臨一場艱苦戰鬥。
平衡應用及基礎科研 促進大灣區創科發展
作者:黃錦輝2020-07-15
廣州市和深圳市應用與基礎科研發展失衡,相反香港擁有較良好和堅實的基礎,理應為兩地人才互通取消限制,強化大灣區各地協作效力。
人工智能「可解釋」 迎數碼轉型大趨勢
作者:黃錦輝2020-07-13
筆者建議政府成立功能與「金管局」類似的「數據監管局」,嚴格地監管企業所使用數據的質量。
嶺大自製紫外光裝置 為千戶劏房免費消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5-08
新冠肺炎疫情下,嶺南大學創業行動帶領師生自行設計及組裝了30部紫外光消毒器,為居住在狹窄環境的基層市民提供免費消毒服務,計劃並獲得賽馬會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資助。
車品覺:發展香港為數據特區 有利研究稀有疾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4-03
大數據專家車品覺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他引用杜拜為例,說明香港有獨特優勢創立一個數據特區,能同時結合中國及歐洲的標準及安全規範,在數碼年代重拾自由港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