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在廣東視察,周三(14日)出席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大會並發表講話。在香港局勢未平、中美關係緊張與新冠疫情創傷全球形勢下,習近平再次來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線深圳,料會釋出中國經濟發展與對外關係的新信號。
英國廣播電台(BBC)為此發表評論,指出中共領導人考察深圳向來會引起極大關注。1979年,中共決定在深圳等四個廣東城市試辦經濟特區,廣東,特別是深圳,由此成為中國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的「排頭兵」。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後幾年,鄧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與珠海等地,發表一系列講話,為中國日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奠定基礎。
鄧小平之後,中共領導人在深圳特區建立「逢十」的年份均會到深圳出席慶祝活動。2000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深圳特區建立20周年大會,並為蓮花山的鄧小平塑像揭幕;2010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深圳特區建立30周年大會。
今次是習近平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職位以來第三次視察廣東。BBC認為,與前兩次南巡相比,這次他與中共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極其不同。
2012:號召改革開放再出發
廣東曾是習近平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後離京考察的首個省份。2012年12月,習近平在成為中共總書記後不到一個月,便前往廣東深圳、珠海、佛山及廣東四座城市考察。
由於與鄧小平南巡路線類似,被稱作「新南巡」的這次行程,在當時被視作習近平進一步釋放經濟開放與改革信號之舉。
中國官媒普遍將這次視察稱作「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召」。習近平當時在深圳表示,中共中央「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今後仍然要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
「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中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他在那次視察中表示。
2018:「改革開放」40周年與中美貿易戰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同年10月,習近平再度前往廣東考察。這次的他面臨的局面也更加棘手。
BBC指出,這一年,習近平遭遇上任後最大的外交挫折——中美貿易戰,這也極大挫傷了他在經濟上的構想。
2013年,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構想,「一帶一路」以中國為起點、輻射多個大洲,是中國新的對外開放路線圖,也是習近平「中國夢」的一部分,然而這個構想也引發國際社會對北京借「一帶一路」輸出「中國模式」的質疑。
中國在2015年進一步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旨在提升中國高科技行業競爭力,但這在中美貿易戰中遭到全面狙擊。美國認為這項計劃讓中國政府一些新興產業上為本國企業提供政策傾斜,不利於市場自由競爭。
與此同時,香港也在這幾年期間令中共領導人愈感不安。2014年戴耀廷等人發動的「佔領中環」行動(又稱「雨傘運動」),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2015年,北京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設想將香港、澳門兩個特區與廣東省內的城市結合,打造成新的城市群,BBC指這一規劃引起香港「民主派」及其支持者不滿,認為這種「硬融合」是大陸進一步削弱香港「高度自治」及自由的行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在2018年10月來到廣東珠海,主持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並在深圳視察。分析人士當時認為,習近平第二次南下廣東是為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之時,提振中國內外對中國經濟與改革開放的信心。
在這次視察中,習近平回應了外界對「國進民退」的擔憂,再次強調要繼續改革開放,中國的改革不會停頓,開放不會止步。然而這並沒有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為中國經濟帶來的衝擊,中國在這之後出現了愈發複雜的挑戰。
2020:香港局勢未平,中美衝突與疫情交織
2020年,經歷新冠病毒疫情後開始復蘇的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環境更為複雜。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升級成為兩國在各個領域的衝突與摩擦,國際上對於所謂「新冷戰」的議論不斷。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坦言,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
香港方面,2019年因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觸發香港出現回歸以來嚴重的政治風波,大規模的示威持續多月。同年北京通在香港實行《港區國安法》,被「民主派」視為加強對香港的管控,他們指責新法破壞一國兩制,並引發以美英為首西方主要國家譴責。
BBC指出,此次習近平南下正值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共計劃在是次會議上制定中國國民經濟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因此這一次習近平的深圳講話,如何闡述中國經濟發展與國際議題,勢必引起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