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發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退休教授。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碩士。曾為台灣《經濟日報》記者,駐香港特派員,財經雜誌主編、顧問;政治大學新聞系講師、副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課程校外委員。另擔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名譽理事、北京大學世界華文傳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台灣國立空中大學新聞學教授兼學科召集人、台灣僑務委員會中華函授學校傳播科新聞及廣播寫作科教授、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學術專長為新聞學、新聞文學、新聞實務、漢字研究。

緬懷曆法大儒蔡伯勵 看《黃曆》學擇日
作者:彭家發2018-07-27
《黃曆》裏,對日子吉凶的注釋,有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和閉等「十二值位(日)」(又稱「建除十二神」)。
大暑三伏天
作者:彭家發2018-07-25
所謂「一歲難關過,唯有三伏天。」夏天熱在三伏(dog days,canicular days)之說,2000多年前,在漢成帝鴻嘉年間(西元前20年──前17年)已有此說法,且入伏、出伏時間已成曆例。
「江下黃」還是「江夏黃」?
作者:彭家發2018-07-14
我有朋友高姓黃,他們自我介紹時,有時卻會說成「江下黃」,但黃字拆開來是「廿、一、由、八」,怎會與江字扯上關係?
龍船快,好世界
作者:彭家發2018-06-18
屈原的悲憤自殺,使他成了後世端五節最為人所熟知主角。屈原投江四百二十一年後,東漢安帝時,民女曹娥又同端午扯上了關係。
未食五月糉,寒衣未入櫳
作者:彭家發2018-06-17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農曆五月五日,原是一個曆訂全民僻疫驅邪日子,日久成俗。幾位傳奇人物附麗,使節日更加波瀾壯闊,深植人間。
沉吟細讀〈曹娥碑〉
作者:彭家發2018-05-02
曹娥神孝故事,與宋初福建蒲田孝女林默娘,即媽祖/天后娘娘以身殉海覓父屍首的孝行事跡大致相同。
絕妙好辭〈曹娥碑〉
作者:彭家發2018-04-30
前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也曾以曹娥格開出字謎求射,謎面為:寬掌、彩綢、無財、暗卜。
一帶一路跨文化交流之中國軼事勾沉
作者:彭家發2018-04-17
一帶一路諸國同中國跨文化交流軼事、野史都多,有識之士似宜多加發掘、尋訪,以充實、流傳中國好故事。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作者:彭家發2018-04-05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宋朝詩人高翥的〈清明〉,讀來仍令人迂迴不已。現今清明節省卻繁文縟節,習俗由來已經忘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作者:彭家發2018-04-04
三月清明,人人皆知。但清明節前一日,舊俗禁火三天的寒食節,大家知不知道?
醉態可掬的詩仙
作者:彭家發2018-03-21
李白醉酒裏寫了《清平調》三章,說盡楊貴妃美艷不同凡俗。可惜,醉中未曾仔細,以楊貴妃同趙飛燕比艷,萬萬想不到竟因此惹禍。
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李白
作者:彭家發2018-03-20
「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愛酒眾人皆知,醉得連天子呼喚他上船都不應。但真的有船嗎?
元宵的成語、燈謎、燈聯故事
作者:彭家發2018-02-26
《紅樓夢》裏的燈謎、薛剛大鬧元宵花燈、破鏡重圓的典故、王安石元宵結良緣的佳話、明代秀才鶴齡和清代名臣張廷玉妙對燈聯的故事⋯⋯歷代的詩詞軼說、成語典故呈現瑰麗的文化景象。
元宵佳節 詠詩猜謎
作者:彭家發2018-02-19
英語也可作燈謎謎面:Good Morning,猜一漢字。你能猜到謎底嗎?
過去狗年 有何大事?
作者:彭家發2018-02-15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民,戊戌狗年,祝願天下太平!
與華夏生活文化息息相關的狗
作者:彭家發2018-01-02
2018年是狗年(戊戌年)。十二生肖裏,除了年份配對外,民間也會以月份和日子作配對。
2018戊戌狗年開春發歲
作者:彭家發2018-01-01
2018年是狗年(戊戌年),十二生肖裏排第11。華夏傳統文化,很早即用干支、生肖來紀年、序年。狗年為什麼要「戌年」?
好學的孔老夫子
作者:彭家發2017-12-21
《三字經》有謂:「昔仲尼,師項橐。」——說的是,孔子以七歲小孩項橐為師之軼事。孔子也曾向東周守藏史老子請益。
古人認為雞有辟邪能力
作者:彭家發2017-02-04
自古,雞被視為五德之禽。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二》:「君獨不見夫雞乎?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見敵敢鬥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別名燭夜)。」
生肖之説可能源自印度
作者:彭家發2017-01-27
生肖之説,可能源自印度《文字學纂要》。
昴日,本相是六、七尺高大公雞
作者:彭家發2017-01-21
「十二相屬起於何時,諸書皆無明文。」
十二生肖之名最早初見於東漢
作者:彭家發2017-01-06
宋王應麟《三字經》:「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農民曆(黃曆)為何有雞年?又為何以地支之酉配雞?則是則難解之題。
感人傳神的輓聯快將消失了嗎
作者:彭家發2016-12-03
輓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行將消失了嗎?
吳佩孚病逝 蔣介石以聯輓之
作者:彭家發2016-11-26
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壯志;大風思猛士,萬方多難此登臨。
孫中山病逝北京 名人輓聯入木三分
作者:彭家發2016-11-19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輓聯: 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 願吾儕後死者,齊心協力,先成先生一二升未竟之功。
孫中山的心念
作者:彭家發2016-11-13
中山先生理想,經得起考驗,確實有益於中國和後世,如果只借他的光芒,作為政治手段和目的,那麼,年年紀念孫中山誕辰,勞師動眾,又有何補益?
輓聯記錄清末民初:秋瑾殉義 慈禧氣數已盡
作者:彭家發2016-11-12
一身不自保, 千載有雄名。
輓聯盛於清朝:左宗棠頌悼曾國藩
作者:彭家發2016-11-05
清同治十一年 ( 1872 ),曾國藩逝世,時陝西總督左宗棠輓以一聯:「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輓聯之起源:宋代蘇頌悼韓絳
作者:彭家發2016-10-29
輓聯大概起於北宋,滋衍於明清兩代,大盛於清朝乾隆、嘉慶之世。
古代預言難解 如何推敲?
作者:彭家發2016-10-15
有些「言留式預言」至今無解,清代禁煙名臣溫州人林則徐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