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墟的過去與現在

1951年,港府以防止偷渡和走私為由,把毗鄰深圳的大片土地列為禁區,自此沙頭角與外界分隔,由繁榮變得冷清。沙頭角的民初樓宇未有發展,得以留存至今。

曾經何時,沙頭角是新界東北一處繁盛地區,但1951年港府將邊境一帶劃為禁區後,沙頭角就彷彿與外界隔絕,發展停頓下來,本身歷史和風土民情逐漸被人遺忘。雖然特區政府在2012年開放沙頭角邊境禁區大部分村落,但沙頭角墟仍是「禁地」。

沙頭角故事館

坊間過去鮮有團體推廣沙頭角歷史文化,或舉辦有關導賞團帶領市民進入該區參觀,去年欣聞本地旅行家李以強在沙頭角墟開設故事館,透過展覽、導賞和教育活動,向公眾介紹沙頭角的歷史風情和生態保育,希望承傳區內的客家和鶴佬文化,令社區重現活力。

上月我趁沙頭角鹽寮吓村舉行十年一屆酬神慶典,透過友人申請邊境通行證(俗稱禁區紙)進入沙頭角墟,順道探訪沙頭角故事館。館長李以強於2012年遷入禁區生活,去年租用新樓街七號二樓單位,花了逾10萬元進行修復,變身為展覽和活動場地。裏面擺放了過去幾年他在區內搜羅得來的舊物,等待機會接待市民到來參觀。可是當局至今仍未同意局部開放禁區,市民只能望門興嘆。

沙頭角故事館設於新樓街一幢舊樓內,展示區內的歷史物品。
沙頭角故事館設於新樓街一幢舊樓內,展示區內的歷史物品。

昔日的沙頭角

一般人無法進入沙頭角墟和中英街親身了解,唯有用文字說故事。早年住在該區的村民是客家人,他們買賣物品要到較遠的深圳墟(今深圳東門)。道光年間,沙頭角的客家村落組成十約聯盟,擺脫張氏控制的深圳墟,在靠近沙頭角海一邊另立東和墟(又稱桐蕪墟),逐步成為區內的貿易中心。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令沙頭角一分為二,沙頭角十約有八成歸入英界,另外超過兩約鄉村包括東和墟則在華界。中英雙方在沙頭角邊境豎立木樁為界,上書「大清國新安縣界」。1905年在沙頭角一條乾涸的河道上豎立「中英地界」石碑,一字排開。之後有人兩側搭建房屋,逐步形成一條小徑,名「鸕鶿徑」。

其時英界沙頭角很興盛,1911年九廣鐵路特別加建一條支線連接粉嶺和沙頭角,方便乘客往來和運送貨物。初期每日有四班車,走畢全程需時55分鐘。1927年港府建成沙頭角公路,走線與沙頭角支線相同,令後者營運大受影響,終在1928年4月1日停駛,只運行了17年。

英國接管新界後,清廷將香港境內的關廠遷至大鏟、鹽田和沙頭角等地,繼續由英國人管理。沙頭角的關廠在東和墟以南,由於設立邊界,凡是進出沙頭角關口的貨物都須繳納關稅,令村民大為不滿。到了30年代,位於中英邊界的鸕鶿徑愈來愈多商舖出現,形成一條長約250米的「中英街」(華界居民稱之為「中興街」),英界村民不用過境便可買賣貨物。

與此同時,有香港商人在邊界河道旁建了一列22幢的騎樓建築,1934年落成,樓房所在街道名為「新樓街」。每幢樓高兩層,下鋪上居,地下的騎樓底連成一條長廊,街道兩旁亦擺滿了檔攤。

禁區的廟宇

1937年的風災摧毀了華界的東和墟,大部分店主將商鋪移至中英街營業,商業活動更為繁盛。水上人的漁船亦集中在英界沙頭角停泊,在新樓街後方的海灣曾是鶴佬漁民棲身之地,由於毗鄰鹽田,取名「鹽寮吓」。鹽田有一座天后廟,約建於咸豐年間,受鹽場工人和鶴佬漁民崇奉。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鹽寮吓許多漁船覆沒,漁民紛紛在岸上搭屋居住,並重建天后廟。寮屋區範圍不斷擴大,人口一度高達2,000多人。

沙角頭區共有四間天后廟,分別在暗徑(1954年已遭拆毀)、沙欄吓、鹽寮吓和烏石角。沙欄吓天后廟位於東和墟南面,香火最盛。該廟於嘉慶年間由三鄉(山咀、担水坑和塘肚山)的客家村民籌建,與東和墟差不多同期出現。村民成立「三和堂」,分三甲每年輪流管理。三鄉其後分為七村,包括山咀、担水坑、塘肚山、沙欄吓、榕樹坳、新村及木棉頭,大部分在香港境內。1958年大陸興起破除迷信風潮,三和堂遂將天后像遷至英界沙頭角的圓墩山邊,幾年後在鑼鼓地建廟供奉。

此外,山咀村有一間供奉關帝的協天宮,建於道光年間,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建為兩進式。從廟中的重建碑記可見,除了東和墟舖號和附近一帶村民捐資外,還有大批來自新金山(澳洲墨爾本)、檀香山、老金山(美國三藩市)和其他國家的華僑名字,可見當年有不少村民遠赴海外謀生。

山咀村協天宮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毗鄰為福德學社小學。
山咀村協天宮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毗鄰為福德學社小學。

沙頭角墟今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英街成為中、英雙方對壘的前沿。1950年韓戰爆發,聯合國對華禁運,中港邊境成為運送物資往大陸的走私中心。1951年6月,港府以防止偷渡和走私為由,把毗鄰深圳的大片土地列為禁區,自此與外界分隔。曾興旺一時的沙頭角墟新樓街變得冷清,商舖十室九空。新樓街一列嶺南民初樓宇未有發展,得以留存至今,被古諮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1985年政府為改善環境,宣布清拆鹽寮吓和菜園角的寮屋,將村民分批安置在房協新落成的沙頭角邨。鹽寮吓和鑼鼓地的天后宮要遷拆,1990年和1993年在避風塘海邊重新落成開光。鹽寮吓雖已消失,但村民自1997年起每十年舉辦一次酬謝天后慶典,讓分散各地的村民有機會重聚。

現今沙頭角墟百業蕭條,卻能維持兩間小學,就讀者有不少是跨境學童。一間是1988年落成的沙頭角中心小學,它由區內五間小學(烏蛟騰覺群公立學校、鹿頸公立學校、萬公邊萬和公立學校、麻雀嶺大華公立學校,魚類統營處沙頭角小學)合併而成。另一間是1958年創立的山咀公立學校,位於山咀村協天宮旁,前身是設於廟內的福德私塾。1966年因財政問題,學校由教育司署接管,2003年修建新校舍,近年已改名為「福德學社小學」,回復最初名稱。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