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車公廟與兩旁的隱世佛苑

沙田車公廟廣為外界所知,則始自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之後。九廣鐵路設有沙田站,距離車公廟不遠,1935年又在車公廟附近增設臨時車站,令該廟成為旅遊勝地,香火日增。

沙田最著名的廟宇無疑是大圍的車公廟,一年到晚善信不絕,尤以新春期間最為熱鬧。但善信所到的車公廟是1994年開幕的新廟,它的背後還隱藏一座兩進三開間的古廟,並不對外開放,且不易看見,因此鮮為人知。

沙田車公廟背後的車公古廟,現不對外開放。
沙田車公廟背後的車公古廟,現不對外開放。

車公信仰盛行

香港現今最古老的車公廟在西貢蠔涌,始建於明末。車公在中國神靈譜系中不見經傳,傳說他原籍江西南昌五福,為南宋將軍,因平定江南之亂有功而獲封元帥。南宋末年蒙古入侵,宋帝南下避禍,護駕隊伍中包括車大元帥,有說他是國舅楊亮節的部下。後來車大元帥病故陣中,百姓念其忠勇,建廟奉祀。

沙田車公廟的出現較晚,有說田心圍在明朝末年立村時已在三川交滙之處(今新田村)建廟。另有傳說指當年沙田發生瘟疫,死者無數,鄉民於是迎請車大元帥到來巡遊驅疫,結果疫症消失。其後建廟座鎮水口煞氣,保佑村民平安。鄉民為答謝神靈庇佑,還每隔十年舉行一次太平清醮。

據說沙田車公來自蠔涌車公的分靈(車公孫兒),但現今蠔涌車公廟的香火卻不及沙田那一間。原因是光緒十六年(1890年)沙田九約村民合資重修車公廟,九約包括大圍、田心、徑口、隔田、排頭、火炭、沙田頭、沙田圍和小瀝源等9區,共48條村,人口眾多,他們視車公為沙田的保護神,令該廟香火更加鼎盛。

沙田車公廟廣為外界所知,則始自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之後。九廣鐵路設有沙田站,距離車公廟不遠,1935年又在車公廟附近增設臨時車站,令該廟成為旅遊勝地,香火日增。但隨後出現廟權之爭,田心圍訴諸法庭希望取得該廟,但因缺乏證明文件而未能成功。1936年政府接收該廟,交予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爭廟事件才暫告一段落。

到了1990年代,細小的車公古廟難以容納眾多善信,華人廟宇委員會斥資4,800萬元在舊廟前面加建一座新廟,面積較舊廟大8倍,內置27米高的車公立像,兩旁分列文武侍從。廟宇採用日式風格,殿前闢有寬闊廣場給善信拜祭,左右兩側設有鐘樓和鼓樓。以民間俗神廟宇來說,規模是相當大了。

2007年華廟會又斥資近2千萬元翻新車公廟,2012年完成,外貌由日式改為嶺南形式,白牆灰瓦變成紅牆綠瓦。另外拆去大殿正門上方的閣樓,讓入殿的善信容易仰望車公像。殿內又加建元辰殿和福祿宮,以迎合現今善信喜好。

沙田最古老的佛教道場

車公廟人流不斷,其旁的慈航淨院卻維持一貫的寧靜氣氛。該院有兩重牆壁圍繞,大門常關,甚少人會注意這座佛寺,只有假日才有較多善信入內參拜。

慈航淨院於1914年創立,是沙田現今歷史最悠久的佛教道場。民國初年,內地許多佛道寺廟被政府收回,改為學堂,不少僧侶轉來香港修道。那年代的沙田仍屬鄉郊,景色優美,且有鐵路通達,故此漸漸成為內地僧侶建寺之所。

當年廣州如來庵的宏願法師(比丘尼)在車公古廟旁的小山崗購入新田村一間舊村屋給女眾修道,起名「慈航道場」,以觀音菩薩的普度眾生為己任。住眾務農為生,種植蔬菜、花卉和稻米,生活艱苦,經濟拮据時便製作糕點到大圍市集販賣。不過,加入道場的比丘尼不減反增,為了擴建道場,接任住持的智林法師(比丘尼)在1932年帶同弟子瑞融法師遠赴新加坡籌募經費,1941年又獲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捐資,得以建成大雄寶殿,並將道場改名「慈航淨院」。

慈航淨院是沙田歷史最悠久的佛教道場。
慈航淨院是沙田歷史最悠久的佛教道場。

可是大殿開光當日,正值日軍入侵香港,他們用刀槍指嚇瑞融法師,要將淨院用作軍營。殿內當時傳出誦經之聲,法師說誦經不能停止,否則皇軍戰敗,就是這一句話令淨院逃過一劫。淪陷時期淨院廣開佛門,收容男女信眾。日軍雖然殘暴,也不敢騷擾寺廟,或許與日本人的信仰有關。另有一說指日軍認識胡文虎,故此沒有強徵胡氏屬下機構及其支持的組織。

戰後淨院回復女眾道場,繼續弘揚佛法,另外作育英才。1952年智林法師看見鄉童失學問題嚴重,在附近開辦義學,校舍由胡文虎昆仲捐助。1982年淨院獲政府在圓洲角興建新校舍,將義學遷進新址,名為「慈航學校」。原先的義學改為慈航幼稚園,至2000年停辦,其後將物業贈與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作為慈善用途。

古巖淨苑與四面佛

車公廟另一旁亦一間佛教道場名為「古巖淨苑」,同樣被人忽略。淨苑由意昭法師於1951年創建,他出身於廣東的書香世家,1944年往韶關南華寺於虛雲和尚庭下受具足戒,時年17歲,其後隨虛雲轉往雲門寺聽教參方。1949年中,內地局勢動盪,虛雲囑他前往香港。抵港後他在荃灣竹林禪院閉關3年,之後獲曾璧山居士贈予沙田一地,助建佛苑。意昭為紀念先師虛雲,以其別號「古巖」為佛苑命名。

苑內的千佛寶殿有一座高及天花的圓柱形佛塔,頂端置五方佛,代表五方世界,中央的一尊為毘盧遮那佛。佛塔下方布滿千尊小佛像,營造「千佛繞毘盧」的意境。1995年苑方在千佛寶殿四周牆壁加上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和五百羅漢像,小小的空間容納了諸天神佛。

不過今天入苑參拜的善信,大多因為苑內一尊四面佛像。當年意昭法師常到南洋弘法,結識泰國的副僧王,1985年獲贈四面佛像,置於古巖淨苑。據說這是香港第一尊四面佛像,另外亦有善信送了一尊四面佛像給竹林禪院,自此四面佛信仰在港傳播。古巖淨苑平日善信不多,香火最盛的日子除了佛教法會,就是11月9日的四面佛誕。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