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豹:香港如何成為南洋商家的兵家必爭之地?

他們都是英屬的地方長大的,這也是他們為甚麼會選擇香港。因為他們都很熟知英國人管治的方法、法律,因利乘便。

編按:為慶祝學院成立90周年,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月前舉辦香港史論壇,邀請嶺南大學華南及香港歷史研究所主任劉智鵬教授分享關於晚清至近當代新界土地利用的歷史考察。上集提到香港戰前冒起的三大家族,今集談談南洋商人與香港的淵源,以下為當天演講內容節錄:

那個年代,由晚清一直到民初,是非常混亂的。因為那麼紛亂,所以南洋商人選擇撥來香港。

陸佑堂的由來

陸佑他的生意不是在香港的,他是靠南洋開採石礦和橡膠起家的。這些人相當聰明又有義氣,這與他們的出身脫不了關係。那個年代南洋有很多黑幫打鬥,所以他們也相當打得,能夠壓住黑幫的勢力。

陸佑他自己沒有搬來香港,但起碼發現一件事情。他捐錢給香港大學。香港大學的endowment fund他捐了五萬元。香港大學成立三年後,幾乎要倒閉﹐因為沒有錢,就乾脆問陸佑借錢。結果他借了50萬,20年免息分期貸款。而20年後,剛好是1931年,全世界經濟不景。所以香港大學也沒有錢還﹐要問匯豐銀行借錢。 那為甚麼他明明是南洋人,還會捐錢給香港大學呢?

原來南洋成立大學是打完仗後的事。戰前要讀書的話,有兩個選擇。很有錢的,去英國;相對沒那麼富有的,去香港。所以戰前的香港大學幾乎一半學生來自馬來亞或者印尼。所以即使他沒有搬來香港,但他認為香港大學的成立有助他的子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香港大學也有一處地方以他命名,就是陸佑堂。

余仁生擴展投資至銀行、地產

余東璇就更加有趣了。他出生於檳城,是馬來西亞的第二代。他父親原先已經開了余仁生藥店,他再將此發揚光大。但單靠賣藥是賺不了那麼多錢的。他投資擴展至橡膠、銀行、地產、保險、戲院等業務。大家可以留意到,他原先在檳城,後來1910年前後,遷移去新加坡。由此可見,無論他們去哪裏,最後一定去新加坡。因為新加坡是整個南洋的中心。1927─1928年左右,他把余仁生總行和住處搬來香港,還建了三座城堡式的公館。他也是死於香港的。

我們來看看這張圖。這是新加坡的余仁生街。而這個是他大埔的府第。還有一間在淺水灣,和一間在般含道Eucliff 。余東璇的墓設於大埔住所,很漂亮的。但很可惜是,他的後人後來將這塊地賣了,將他的墓搬去荃灣的華人永遠墳場。

1927﹣1928年左右,余東璇把余仁生總行和住處搬來香港。(網絡圖片)
1927﹣1928年左右,余東璇把余仁生總行和住處搬來香港。(網絡圖片)

胡家兄弟與邵逸夫 從南洋轉戰香港及大陸市場

再來看看胡文虎。他是福建人,在緬甸出生的,其父早年移居仰光,開設永安堂中藥店。

1923年,胡文虎把永安堂總行搬到新加坡,弟弟文豹留在仰光。1932年,他將總行移到香港,拓展大陸市場。拓展大陸市場一定要來香港。你可以看到香港的角色在哪裏,它的地理位置有着極大優勢。此外,他也有在仰光、曼谷、新加坡及香港等地辦報。

1923年,胡文虎把永安堂總行搬到新加坡,弟弟文豹留在仰光。(維基百科)
1923年,胡文虎把永安堂總行搬到新加坡,弟弟文豹留在仰光。(維基百科)

邵逸夫的生意嚴格來說是戰後才搬回來的。他最初有一家叫天一的影音公司,然後去了新加玻開拓南洋市場。九一八事變後又遷到香港發展,戰後就正式搬來香港。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我剛才舉的所有例子,他們都是英屬的地方長大的,這也是他們為甚麼會選擇香港。因為他們都很熟知英國人管治的方法、法律,因利乘便。

有些人可以出外打工後活着回來,但有些是死了再回來的。「香港是客死海外的華人的骨殖歸來的中轉站」為甚麼會有這個機制呢?因為北美洲排華,死後就由那邊的會館將他們的遺體運回來。但基本上都會先下葬的,到檢骨時再運回來。而東華醫院就可以說是一個好重要的中樞。它是海外華人原藉安葬的中介執行機構。這個與東華本身總理是金山莊和買辦的人有關。

東華成為慈善中樞

最後當然要說說東華醫院。東華真的不簡單,它是海內外華人慈善團體的合作夥伴及階模。

所有人想回大陸賑災一定要通過東華。舉一個例子,1877年山西大旱災,死了超過1,000萬人。翻看資料,南洋要捐款都是靠梁雲漢才成事。梁雲漢正是東華的創院主席。

可以說,慈善的圈子與商人的圈子是重疊的。之後每年的水災,各地的中華會館等等都會寫信給東華的。

不但如此,海外創設的民間醫院也受到東華影響。舊金山甚至有一間東華醫局,以東華來取名。檳城的南華醫院的「現辦規條」中有一句是這樣的「當仿東華醫院之善規量力而行」。

新加坡同濟醫社的「請設石叻同濟醫社贈醫公啟」中有寫︰「吾叻遠居海外,為天南都會之區,我華商人,萃於新土‥‥而活民之病者,尤貴救生拯疾,如省垣則有愛育善堂,香港則有東華醫院,推至檳城近亦設南華醫院‥‥‥」

另外,海外醫院有很多東西要靠東華,例如考醫生,試卷會寄到香港東華醫院,讓東華醫院醫師評核。另亦有不少海外僑辦醫院促東華推薦或代聘醫師的事例。新加坡的廣惠肇方便留醫院在新建疫病留醫所時,曾致信東華索取有關醫院運作之規條及向政府提出的申請書以作參考。

那來一個非常簡單的總結,我們(香港)的優勢就是背靠珠三角,面向南海。航運業非常發達,當船是主要對外交通工具時,就成了華人出洋、來往東北亞、北美及東南亞的交通樞紐。我們的地位幾乎無可代替。另外,與中國大陸毗鄰,是海外華商拓展中國市場的理想落腳點。另外,香港相對於當時中國和其他地方而言比較穩定,又因着英國殖民地的身份,受英國法律保護,有利華商發展。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