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2月12日,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公佈《香港與大中華地區文化及創意產業發展白皮書》,在「政策議題及建議」部份,白皮書要求下屆特區政府設立文化局及「文化及創意產業基金」。這無疑是香港政府對文化資源的一次大整合的構想。在此之前,香港文化政策經歷了哪些變化?
文化藝術政策之路
20世紀50年代以至香港回歸之前的文化藝術政策,零散地分佈在不同的部門之中,以反應式的措施,行政主導和供應者主導的方式運作,沒有一個總體的文化政策,也沒有一個部門能夠具體統籌香港的公共文化服務。
50年代後期,香港政府決定興建香港大會堂,包括設立博物館、公共圖書館和演藝場館等。在大會堂建成之後,香港市政局和市政事務處等政府部門在文化藝術的推廣工作上,開始扮演一定的角色。而此階段,資助方多為上流社會的外籍人士,因此資助項目均為西方的高雅藝術。這樣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對於文化藝術而言有利有弊,利在於在當時熔鑄了一種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的文化氛圍,凝聚了一批文化人,為日後民間文化團體的成立奠定基礎。弊在於政府對藝術發展其實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指向,導致整體藝術規劃過於短視。
進入20世紀70年代,工業發展使香港社會富裕起來的同時,也開始被外界冠以「文化沙漠」之名。1977年香港政府進行內部研究,確認在藝術發展中所擔任的角色為「統籌者及催化者、所需基本設施的供應者及推動者,並於有需要時提供財政或其他資助,以培養藝術新秀或發展新的藝術形式」。同年,在「改善市容與市民的文化質素」的前提下,政府出資興建香港藝術中心,算是第一個得到政府支持,由民間獨立管理的藝術機構。
80年代後,英國準備移交香港主權,大力推動文化基建,以便體面地交還香港;區域市政局和藝術發展局相繼成立,連同市政局,文化推動較以前着力,而且對公共文化藝術和文娛康樂的資助無疑是多了,但是推動文化建設的效果存疑。
香港回歸後,在全球化環境下政府銳意要把香港轉形為知識型經濟社會,因此1998年特區政府部門改組,康樂文化事務處接替了市政局的管轄,康樂先於文化,文化活動仍是尾隨康樂及體育歸入娛樂消閒活動來大力推動創意工業。2000年政府成立文化委員會,由城大校長張信剛教授任主席。後來,經過一連串諮詢,2002年提出一份有關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具體政策建議;同年何志平出任唯一的藝術撥款機構藝術發展局主席,縮減該局撥款,成為有名無實的組織。
2004-2005年香港康樂文化事務處的文化預算開支為23億(港元,下同),高居全球第9位元,但康樂文化事務處轄下的藝術發展局只得1.02億經費。在政府的文化大論述下,「理想的文化政策應為香港建立一個認同中華民族國家的價值觀為依歸,承傳於中華文化,而有東西文化特色的文化身份,以助香港成為‘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橋樑’,在全球化的趨勢和知識性經濟的要求下,用文化搞活經濟(創意工業)、辦好旅遊與文化外交的隱藏任務。」
由港英政府過渡到特區政府始終沒有改變文化藝術作為「娛樂」的公共消費。
文化局與西九龍文化藝術區
進入2000年後,不少香港文化人都表明香港需要一個文化局。恆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許焯權教授在上文提到的白皮書中給出明確建議。特區政府應設立文化局,統合文創產業及文化事務,並成立一個由不同界別參與和主導的文創產業委員會,及設立「文化及創意產業基金」;同時,政府應視數碼技術及科技應用為文創產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促進創造及創新活動,並就文創人才需求和教育,進行策略研究討論,提出發展方向,供社會與有關機構參考。
許焯權教授表示,過往15年,文創產業是全球經濟轉型的重要驅動器,與城市發展和規劃息息相關。在香港進行經濟結構轉型的這一關鍵時期,文創是香港重要的出口,它在促進都市更生、改善社區景觀及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文創對弱勢社群及青年就業等問題,也起到積極作用,引導他們發揮創意,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促進更和諧美好的城市生活。
「香港藝術發展局的主席,很多時候把藝發局當做一個活動主辦單位,而不是發展藝術的單位。改革藝發局,需要真正珍惜香港藝術、明白香港藝術的人。」香港成為「文化沙漠」的重要原因在於,政府喜用對文化藝術沒有認識的高級商業管理人士負責文化政策和管理。而他們基於商業考量,將文化藝術看作是一種生意,忽略了內涵。更有甚者,政府只信外國人和顧問,不明白也不重視本土文化藝術,政府官員和立法會也沒有認真瞭解文化藝術。
除了建議設立文化局之外,西九龍文化藝術區也曾經令香港文化界歡欣鼓舞。
西九龍文化藝術區的發起,源自前特首董建華在《1998年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的大型發展計劃,是為了發展一項集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其主要目的包括提高香港文化的水準和世界地位。而正是這樣促進文化發展的政策亦受到巨大阻力。
不久前,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過去的這段時間,香港的文化環境更加以人為本,更加多元發展,更加自由開放,與世界各地文化團體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香港政府更是全方位地為文化藝術發展服務。在我進入政府工作的八九年間,政府投入文化的資源不斷加大。我剛進政府工作時,政府對文化的投入大概是每年29億港幣,到如今已經超過40億。政府對於文化藝術更加重視,投入更加寬廣,到今天為止,香港已經有超過1,000個文化藝術團體,每年的演出超過了8,000場次。」但數據並不能代表文化是否繁榮。
香港的藝術家紛紛表示,假如成立文化局,必須以立根香港、面向世界為本,以培育文化工作者教育觀眾為首要工作目標。在文化藝術巿場方面,引進國際化的文化資料收集機制,全面分析香港文化藝術巿場的現況;加強藝術發展局政策研究和藝術精英培育的功能;在創意產業方面更應在土地,精英教育,研究和國際品牌方面落手。西九文化區更應成為香港文化藝術創意的展示和發展平台。
原刊於《藝術香港》,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