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草原,從少就是縈繞我心底的夢。
上世紀的50年代,「藍藍的天空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這首旋律優美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響徹內地,也深深掀動了我少年的浪漫情懷。那個年代,《草原情歌》、《敖包相會》、《揭起妳的頭蓋來》、《蒙古牧歌》、《蒙古小夜曲》等一首首動人心弦的北方草原民歌,哺育了我們生長在稻香帆影的南國少年的草原情懷。一個時期,一下子湧現了這麼多深入人心、動人心弦的草原民歌,是不難理解的。經過百年歷史的倉惶,在滿懷憧憬的新年代,音樂家們悠然的遊走在壯麗錦繡的河山,感受着南船北馬的各地風土,激揚情懷,自然會譜出那些動人的旋律。當然,不同時代,樂壇都會不時創造出悅耳動聽、歌頌大高山、大江河、大草原等歌曲。大天地、大情調,大歷史,恢宏壯麗,最易掀動人的心弦,讓人掬心禮讚。
磨滅不了的少年夢
近30年,珠三角洲地區,起了千年未曾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世人矚目。回顧大半個世紀之前的珠三角洲,首府廣州和大市鎮以外,大部份地區都是農村,阡陌農田,絕大多數人,過的是千百年來細作深耕的傳統農村生活。人們一生的活動範圍,很狹隘,離不開方圓不外20、30公里。廣州說是中國的南大門,千年以來已屬中外交通的要道和著名的對外城市。然而,近在咫尺的珠三角州,傳統農村的生活,仍然很封閉。能出埠遠行的,都成了地方上口耳相傳的傳奇人物故事。孩提生活在如斯農村的我,要想踏足千里迢迢的草原,只能是心底的夢。
少年人,總有夢想!少年情懷,總是浪漫!夢想着有一天,騎上駿馬,奔馳在天高雲低、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豪情快意。
少年情懷,看似不經意,輕飄飄的,留住心底,卻磨滅不了。
夢想風箏隨世浮沉
上個世紀60、70年代,香港的大學校園,至少在我就讀的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西民歌,最為流行,弦歌處處。這是一種追求理想、頌讚人文的時代氛圍。旋律高亢優美兼而有之,胸懷豪邁而情調浪漫的一些草原民歌的歌聲,再喚起了埋藏心底的少年情懷,少年的夢。
60、70年代的香港,非少數富貴人家,離港旅遊,談何容易。社會匱乏,生活維艱,是我們成長年代的普遍現象。到新界轉悠一天,已屬難得。要踏足草原,依然是夢!何況內地尚未開放。不像時下,年紀輕輕的,已可以常常踏足中外勝境。
成年之後,隨世浮沉,輕飄飄的少年情懷,猶如栓住夢想風箏的長線,似斷不斷。
80年代起,因為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情繫中華,四處尋覓有關中華文明題材的出版。為此,20餘年,大江南北的走動。初期,視野所及,總圍繞在中原地帶。這是很自然的,即使我的專業是中國歷史,傳統中國歷史教育的拘限,目光所注,關心所在,自然而然的集中於中原地區的歷史。生長於南方邊陲的我們,對中原歷史文化和地理風貌,充滿憧憬,從小吟誦歷代詩詞的薰陶,中原種種,本就熟悉和嚮往。然而,蒙古草原,卻在視野之外,遙遠而朦朧。
絲綢之路 踏足草原
1984年8月在一次絲綢之路的旅程中,踏足了青海省的日月山。這是我頭一次來到了高山草原。唐代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即今日的西藏,就是經過了時為唐、蕃分界線的日月山。抵達了日月山,視野開闊,綠草如茵,隨着山坡起伏漫漫,一望無際。一下了車,我連跑帶滾的衝上草地,在軟綿綿的草地上,盡情的翻滾,舒坦的躺在草地上。仰望着白雲藍天,貪婪的吸着帶有濃濃泥味草香的空氣。這次算是跟草原打過了照面。真正的闖進了大草原,還是10年以後的事。
頭一次來到時的青海湖,完全是大自然的原野風光。站在湖邊較遠的高地上,極目滿眼是藍的天、白的雲、綠的草、黃的花,青的湖,舖天蓋地的就是這五塊大顏色。層次分明,四面八方的籠罩過來,好像置身於天地間一幅立體潑彩畫中。此時此地此景,多先進的攝影機,也無法捕捉和留得住如此大自然的造化。翻閱當時的舊照片,與我留在腦海中的印象,距離太遠了。這是我一生難以忘懷、永存在腦海的一幀大自然風景畫。
出版生涯的一件憾事
80年代末,日本NHK電視台拍攝了上下兩集《絲綢之路》電視片,連同喜多郎創作的主題曲,風靡全球,一時掀起了絲綢之路的熱潮,也打開了社會大眾的歷史視野。其間,我曾擬利用中國內地近幾十年來新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出版一本豐富多彩的《絲綢之路》畫冊,以湊湊興。可惜,事情不果,至今仍引以為出版生涯的一件憾事。事情雖然不成,卻開啟了我出版的新視野,眼光轉向中原之外的其他中國地域尋找題材。
自古以來,連成一氣的歐亞大陸間,地理的交通、文化的交流的歷史,遠比我們認識和意想到的,更久遠,更密切,相互間的影響更深廣。歷史上亞歐交流的通道,一般人較熟知的,自然是歐亞大陸間,以綠州綴串起來的絲綢之路。至於橫垣在歐亞大陸北部的草原之路,則少為大眾所知了。在16世紀以前的上萬年,甚至更古遠,草原之路一直是歐亞大陸的大通道,甚至比絲綢之路來得更早,某種程度,對世界歷史影響更為深遠。這是大學時上《中西交通史》課留下的認識。至此受《絲綢之路》的啟發,豁然省醒,學以致用,遂萌發了要策劃出版《草原之路》和《草原文明》圖文並茂大圖錄的念頭。一經形成設想,立刻付之行動。自1994起,為了實現此項計劃,持續5、6年間,不斷跋踄於廣闊的內蒙古高原,徜徉於草原、沙漠、森林,海子和濕地的大自然中。終於,圓了少年時的夢,更闖進了另一種陌生文明的體驗。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