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另一種資源詛咒

2014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腰斬」。對於中國來說,低油價帶來了降低生產成本、提振消費等直接益處。更應看到,其對中國改革發展有危亦有機,利用得好或可成為改革槓桿。高油價時代掩蓋的國企運營效率和投資浪費問題,將在低油價時代漸次暴露。然而,低油價也會拉低新能源投資者的回報預期,對於改善能源結構造成不利影響,這需要決策層有更完善的政策設計。
2014年歲尾,國際油價下跌引發的俄羅斯盧布危機震驚全球。而在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12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低調舉行。會議強調了當前能源政策的大方向,是鼓勵新型清潔能源的發展、減少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保障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供應安全。實現政策目標的手段則包括推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等方面的「革命」、加強國際合作。這些舉措無疑值得肯定,但是,更為緊迫的是,中國在享受低油價福利之時,更應抓住窗口機會深化國企改革,加速產業升級,扶持新能源發展。
 

低油價有機亦有危

 
2014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腰斬」。對於中國來說,低油價帶來了降低生產成本、提振消費等直接益處。更應看到,其對中國改革發展有危亦有機,利用得好或可成為改革槓桿。高油價時代掩蓋的國企運營效率和投資浪費問題,將在低油價時代漸次暴露。然而,低油價也會拉低新能源投資者的回報預期,對於改善能源結構造成不利影響,這需要決策層有更完善的政策設計。
 
須知進入「新常態」的不僅是中國經濟,也是國際石油市場。油價下挫很可能不是短暫的脈動,而是長期的調整。從供給方看,非歐佩克產油國的成長早已削弱了歐佩克這一卡特爾組織的價格控制能力,特別是美國壓裂法開採頁岩油、頁岩氣的技術革命為擴大供給開闢了一條新路。在需求方,世界經濟走勢亦是油價下跌的原因。國際油價自2003年以來的起伏,恰與世界經濟一輪周期相重疊。在可預見的將來,雖不排除地緣政治危機等短期因素刺激油價上揚,但究其深層,國際油市很可能已經轉入買方市場。低油價階段能持續多久,取決於世界經濟下一增長點出現的時機、新增長點對能源的依賴度,更取決於屆時國際石油生產格局調整的結果。
 
大局調整之際,中國不應消極待變,而應有所作為。
 

中央應做的三件事

 
首先要加快能源領域壟斷行業的改革。石油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佔比不足20%,但過去近20年來,以油價看漲、石油進口依存度升高為背景,石油一直在中國能源安全戰略中佔據核心地位。為保障石油供給安全而不吝投入,成為許多產業、外交決策的基調。石油行業獲得巨大政經勢力,也成為腐敗重災區。在新一輪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改革中,石油石化行業應作為重點,由管人、管事、管資產向管資本邁進,並切實推進混合所有制。
 
就石油石化行業內部而言,國內的下游石化產業本已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為避免被淘汰,更有地方煉化企業猛增規模,產能閒置進一步惡化。原油價格下跌,本應有利於下游煉化降低成本擴大生產,但是,上游原油進口權壟斷局面難破,令價格傳導機制不暢,終端消費者難以收穫低價福利。因此,上下游產業改革應加快腳步,一則上游原油開採利潤變薄,更需通過引入競爭促進優勝劣汰;二則下游煉化亟須市場化整合,需排除上游壟斷因素的箝制干擾。
 
其次,節能減排、發展清潔能源的步伐不應放慢。過往中國在能源領域的改革步驟是先放開新能源領域,鼓勵投資者進入。但是,在低油價時代,頁岩氣等領域的投資回報變得更不可靠。若未來仍延續既有思路,能源領域的改革將裹足不前。中國迫切希望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對於構建中國生態文明意義重大,但是,這一任務在低油價時代會面臨重大考驗。最突出的問題便是財政壓力。補貼之外,還應當為新能源發展提供穩定持續有效的系統性設計,否則只會帶來投資浪費,風電和光伏當引為前車之鑑。
 
第三,應提升能源產業國際競爭力。全球石油生產面臨產能過剩之虞,已經走出去的中國油企要提高國際競爭力,需做穩健的投資決策。據國際能源署統計,截至2013年底,以「三桶油」為主導的中國油企已在42個國家擁有石油天然氣生產資產,海外石油日產量達到210萬桶,相當於中國國內消費量的近一半。如今,這些海外資產回報率不免受損。低油價時代,油企在海外的精力應從外在擴張轉向內在的精細化管理。全球石油資產可能出現「賤賣」機會,此時更應抵擋「抄底」誘惑,謹慎識別真正對戰略布局、技術與管理進步有利的項目,擇精而投。
 
許多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經濟發展緩慢,落入所謂資源詛咒。其實,若政治經濟體制不完善,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也易被資源所綁定,政策隨市場行情搖擺,而能源集團在國內坐大。這是另一種資源詛咒。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已近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物理極限。中國如何應對此輪油價下跌,意義遠超能源領域,而關乎國有資本改革,關乎可持續發展,關乎生態文明建設。一攬子改革可藉此發端。
 
原文為2015年1月5日財新傳媒《新世紀》周刊第1期社評,本社獲授權刊登。 
 

胡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