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鄭月娥組班說起

回歸20年,建制就敗在這裡。

不出我所料,林鄭月娥當選特首之後,果然一頭就栽進去組班。她這樣做,當然不會順利,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而她也承認為此發惡夢。

30人左右的班子,於七月一日能湊合成功,肯定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班子的素質和戰鬥力而已。至於什麼是素質和戰鬥力,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見仁見智,只有林鄭冷暖自知。

林鄭埋班,似乎是以廣納紅黃藍各方人物,以彌補社會撕裂為目標。這思路本來是曾俊華的,她如認為能捉老鼠,拿來也未嘗不可。關鍵在於這是不是問題所在(審勢),和這樣做能否解決問題(攻心)。

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都只用政務官員,和面目模糊的「中間派」人物,不以愛國者為中心,再加幾個更右的,也無濟於事,並無改大局。

所謂「社會撕裂」,是反對派的語境。他們帶頭撕裂了社會,然後要建制方來彌補。說白了,是要建制方向他們妥協。林鄭如繼續取綏靖政策,只會鼓勵他們不斷撕裂,要建制方不斷彌補而已。

其次,林鄭用了反對派幾個人,大不了只是綁住這幾個人的手腳,封了他們的口,讓他們不能搗亂。這幾個人首先會被反對派認定為叛徒,其他廣大未收編的反對派,只會變本加厲。先不說那些死硬派一定改變不了,「殺人放火等招安」,古今皆然。

自古以來,從沒有只收編幾個頭頭便能平亂的。

習近平近年反覆引用以下的一段話:「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回歸20年,建制就敗在這裡。

融合的沖擊

擺在香港面前,有兩件中央定了下來,怎樣繞也繞不過的議題:一帶一路和大灣區。這兩個議題,既是國家政策,而且不少人認為,這是香港最大的機遇,甚至可能是最後的機遇。一帶一路和大灣區,不但都有關連,而且都指向與國家經濟融合。

香港如何定位,是回歸以來最大的爭議。梁振英提出「超級連繫人」的說法,至今也沒有任何具體內涵,而且很快便被商務部否了:一帶一路不需要連繫人,歡迎任何國家直接與中國貿易,交往。於此可見香港定位之難了。

從競選至今,林鄭對一帶一路和大灣區這兩個議題都很少着墨,梁振英耐不住了,搶先要於任內就大灣區規劃提交報告。但他這樣做,既沒有走諮詢程序,連專家學者都沒有請教,便衝了出去,將來必有反覆。

在公開場合,林鄭能不表態便不表態,因為她知道她公開的態度只可能說「支持」。很明顯,她到今天,自己都不知道該採取什麼立場,或者,她自己另有不能公開的立場。

她迴避融合問題,有深層次的原因:融合了便再無「本土」,什麼都難以「自決」,作為特首,她在上邊便有個婆婆,在香港就成了磨心。

而融合不光是個經濟定位問題,融合的沖擊,也遠遠不限於經濟範疇,它就是全面去殖民地化,是翻天覆地的改變。這牽動了過去一百多年香港的整個格局,以及從而衍生的各種利益,價值取向,以至生活方式等等,非同小可。

一國兩制,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保持現狀。包括不少建制派群眾在內,很多香港人心底裡是反對融合的,像台灣一樣,認為永遠保持現狀最好。

不說別的,港鐵東鐵線,紅磡至上水全程車費11元,而上水至羅湖/落馬州一站,車費卻高達25元,至今無人抗議。這說明香港人大都是同意在邊界設置人為障礙的!

所以,林鄭月娥於公開場合不能不說的時候,她一定會表示持一帶一路,大灣區發展,但實際行動一定會跟曾蔭權一樣,雷聲大,雨點小。即便如此,她依然會覺得左右做人難。

劉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