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施浩揮
英國通過脫歐公投、美國狂人特朗普當選總統、意大利公投否決憲法改革、疑歐派政黨於各國崛起;有人說,2016年是全球化倒退的一年。若以行車比喻,全球化這輛列車高速前進數十年,近年漸漸慢了下來,甚或停止不前,更有開倒車的趨勢。中國無疑是全球化的得益者,過去數十年來,憑着「世界工廠」的生產力,中國承接來自全球的生意,慢慢富了起來,積聚了自身的硬實力;發達國家的國際企業到中國設廠,獲得低廉的勞動力,藉以減省成本,於全球化中發大財。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表示,有人歡喜有人愁,財團與發展中國家當然樂見全球化蓬勃發展,但不得不知有人於此浪潮中得不償失。「我們必須了解全球化為各人帶來了什麼影響,才可明白全球化的發展歷程與方向。」
全球化有利世界三分二人口
雷鼎鳴邊說邊畫下一幅圖表:Change in real income between 1988 and 2008 at various percentiles of global income distribution(1988年至2008年,以收入劃分,全球各階層的收入變化)。這圖表又稱為「大象圖表」,因為狀似一隻舉起鼻子的大象,由經濟學者Branko Milanović提出,揭示了全球化中各階層的收入升幅不均。
圖表顯示,「象背」和「象鼻」階層的收入增長最多,明顯是全球化中的最大得益者。相反,「象尾」和「象嘴」階層收入升幅不大,部分更是20年來停滯不前,甚或倒退。從「象尾」到「象鼻」,依次主要為非洲低收入居民、發展中國家工人、發達國家勞動階層、全球資本家及富人。雷鼎鳴解釋,非洲的部分人本身太窮,缺乏參與全球貿易的能力,自然不能從中得益;至於其餘三個階層,雖然可見收入升幅明顯不均,但不能以此斷定全球化是錯誤的發展。「須知道,『象背』的人是佔大多數的,這些年來他們的收入增幅達60%至80%,當中中國的人均收入更上升了400%。以全人類福祉看,世界三分二人口都因全球化而生活改善。」
雖然全球化總體上改善了世界人口收入,但畢竟有為數不少的民眾非但享受不到成果,更認為自身利益受到外來者侵蝕,不滿情緒日增。「以香港大學生為例,從1993年到2015年,扣除通脹升幅,中位數收入每年只升約0.54%。從他們的貼身體驗看,自然不覺得全球化帶來了益處。」雷鼎鳴又表示,一般而言,發達地區勞動階層的聲音較大,易受媒體關注,新興市場如中國等地的民眾則較沈默,所以不滿全球化的聲浪愈響愈大。「簡言之,發達地區中,很多人民都是全球化的損失者,所以『反全球化』的出現是必然的。但這股勢力的力量是否足以阻礙全球化進展呢?我十分懷疑。」
一帶一路是全球化新力量
全球化的動能日漸減退,踏進2017年,很多人急於尋找全球化的新動力,於是把眼光放於中國等新興市場。一帶一路是中國當前最重要的國策,不少人視之為全球化的新推動力。雷鼎鳴表示,一帶一路無異是全球化的新興起點,但若要稱得上是帶動全球化列車的前進動源,卻是言之尚早。「一帶一路原本只涉及66個國家,現在說着說着,慢慢遍及100多個國家。但畢竟一帶一路是新概念,需要時間成熟。你可以視之為推動全球化的新力量,但目前絕非主要動力。」
「推動全球化的根本動力,仍然依賴世界各國。」雷鼎鳴指出,即使反全球化呼聲日增的歐美地區,也不得不承認全球化對於總體經濟有利。國際貿易令各國的利益總和日增,雖然出現了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但各國在經濟層面上都能分一杯羹。「用比喻的說法,全球化把『餅』做大了,所以每個國家能分到的『餅』也增大了,這是各國的共同利益,自然有動機維持下去。這就是全球化往後的最主要動力。」他表示,首先一帶一路國家就一定不會反全球化,他們恨不得全球化步伐加快。「其實,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希望全球化發展下去,這股意願本身就是動力。」
即使美國離場 全球化仍會繼續
特朗普語出驚人,是當前世上最反全球化的領導人物。美國的世界地位舉足輕重,他身為新任美國總統,言行受人注目,讓人不得不擔心往後國際貿易壁壘的問題。「特朗普競選時口若懸河,他上任初期,貿易壁壘的措施少不了,否則也對不起支持他的選民。但也不必過分擔憂,即使美國真的以後都不玩這個遊戲了,我們也可以玩下去。」雷鼎鳴認同,美國的影響力的確驚人,特朗普甫宣布打算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其他國家馬上若有所失。但他強調,雖然歐美地區的政治經濟力量依然相當重要,但世局發展已不是由他們單方面主導。「我看見美國現在的態度,以經濟的開放性而言,彷彿會不斷退步,這是她走下坡的象徵。但若說她已經開始衰落了,這也不正確,時候尚早。」
面對歐美保護主義興起,雷鼎鳴表示,其餘國家唯有堅持自由國際貿易,方屬良策。「歐美有自身的內部問題,的確有相當部分的人不滿全球化,所以我們也難以阻止歐美保護主義的發展。必須謹記的是,根據經濟理論,即使別國實施貿易壁壘措施,你也不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報復只會讓雙方兩敗俱傷。在通常情況下,自己保持開放貿易是明哲的。」
原刊於《商薈》,本社獲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