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施浩揮
環球興起保護主義,去年發生多宗政治事件,反映部分民眾不滿全球化發展。美國總統新任特朗普聲言要落實更多貿易壁壘措施,以保障美國本土勞動階層的利益。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坦言,其實反全球化早於2008年金融海潚發生後,已經在國際經濟層面上漫延至全球各地。「反全球化,又或稱非全球化,並非2016年才發生的。若從國際經濟層面看,2008年金融海嘯後,很多國家都新增了貿易壁壘設施。那時,非全球化早已開始『全球化』。」
「至於非全球化的起源,這很難說得準確,只知時間一定比2008年金融海潚更早。譬如2005年的韓農反世貿騷亂,就在我們身處的香港,已發生過示威者跳海、衝擊警察防線等事件,這便是反全球化的典型例子。」他解釋,全球化進程以來,一直有人深感不滿,認為自己是過程中利益受損的一群。但一直以來反全球化活動僅僅限於地區城市,直至2008年金融海潚,各國金融體系同時受到衝擊,導致貿易壁壘設施不斷出台,才算得上發展至國際層面的程度。
保護主義抬頭 國際損失慘重
關家明形容,從世界貿易角度看,全球化就是跨境資金的整合。顧名思義,反全球化的意義就在於阻礙跨境貿易、減低資金流通活躍程度。「金融海潚以來,已經幾乎過了十年。但多項數據反映,在跨境金融、資金流動方面,國際表現仍然不及2008年時的狀況。」他又指出,即使世界總貿易量於2011年已回復至2008年水平,但由於同期全球經濟復蘇,相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貿易量佔比依然比2008年低。「世界貿易組織亦表示,過去數年,全球貿易增長速度慢於生產增長速度,這揭示了非全球化的痕跡。」
香港貿易發展局與香港、中國、國際企業時有聯繫,關家明指出,近年不少企業都反映貿易壁壘增加後生意變得比從前困難。「金融海潚對各國傷害十分大,單單看二十國集團(G20)的反應已可見一斑。這些年來,二十國集團的成員國新設了不少進口限制措施。我看過一份報告,研究這些貿易壁壘措施的後果,看看有多少貿易因而泡湯。沒記錯的話,從2010年至2015年底,由於貿易壁壘措施,二十國集團損失了8,000億美元的總貿易量。」8,000億美元是一個怎樣的概念?他指出,英國的全年進口貿易量也沒有8,000億美元,可見金額之高。「換句話說,要是保護主義沒有抬起頭來,全球起碼多賺8,000億美元。」中國作為全球化的大贏家,面對貿易壁壘影響尤甚。「對於中國,別國多以反傾銷協定制衡。所謂反傾銷,是抗衡低價外來貨品的貿易手段。」
反全球化趨勢或釀成骨牌效應
2008年,反全球化議題發展成國際經濟問題;2016年,由於世界反對聲音漸響,加上英國去留歐盟公投這條導火線點燃起來,反全球化議題終於引爆成為國際政治問題。「直至去年,反全球化才算登上國際政治層面。之後會否造成骨牌效應,讓非全球化的『全球化』步伐加快呢?我認為機會相當大。」關家明指出,特朗普施政方針偏向保護主義,看不出任何一點全球化的影子,代表美國將會在全球化進程中開倒車,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她這輪大動作的影響將會十分深遠。「2017年十分關鍵,去年美國大選之後,今年輪到德國、法國大選。這兩國都是歐洲大國,稍有差池的話,歐盟到底會出些什麼問題,真是難以預料。」他指出,歐盟本身象徵着歐洲一體化,一旦四分五裂,歐洲一體化變成歐洲多體化,世界的非全球化趨勢定必長時間持續。
不過,關家明亦強調,目前情況仍然不算太差。「可幸的是,目前的非全球化思潮,是發生於全球化相當成熟的今天。其實,全球化已是幾乎不可逆的。現在我們買任何貨品,無論一雙鞋子、一顆蘋果,絕大部分都是海外貨。」他又指出,即使是特朗普等鼓吹保護主義的國家領袖,他們的說詞也只是要重新審視全球貿易,而非全面推翻。可見他們亦認同跨國交流是必需的,封鎖閉國是不可能的,反全球化並非要社絕與別國的交流。「所以,我們着眼的關鍵應該是非全球化思潮能走多遠,以及會為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貿易壁壘定必繼續增加
很多人認為,北京的一帶一路戰略,其實就是中國式的全球化。面對全球化步伐減慢的困境,一帶一路是否良方?「來年將會十分有趣,我們可以看看反全球化和一帶一路互相制衡。不過,一帶一路仍屬初步階段,而且中國孤掌難鳴,面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非全球化思潮,雖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支持,但那些國家多屬小國,恐怕將會挑戰重重。」他認為,一帶一路的關鍵之一,在於中國能否把北京的成功經驗推廣出去。「有人說,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在推銷『北京模式』。『北京模式』是『美國模式』、『歐洲模式』以外的成功例子,這輪推銷結果如何,目前言之尚早,不過既然問題鬧得這麼大了,就別期望很快就會落幕。」
至於香港,關家明認為尚算幸運。雖然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走保護主義,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支持全球化,香港背靠中國,情況仍然樂觀。「香港十分依賴貿易,所以貿易管制措施會對我們有立桿見影的影響。但因為我們可以依靠中國,打擊不會太大。」他預料,未來國際貿易之間,仍會新增更多貿易壁壘,情況可能維持十年之長,但卻不會發生嚴重的國家衝突。「可能有人擔心,中美之間會發生大戰,但這可能性很低。不是說她們之間沒有衝突,而是在全球化格局下,中美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想攻擊別人,結果只會是傷人又傷己。」
原刊於《商薈》2017年2月刊,本社獲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