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訪問學者認為,北京預定的特首是林鄭,將全力支持達致高票上馬,梁下林鄭上是「換人不換線」。(亞新社)
小圈子推舉 有人說神話
新一屆特首的小圈子推舉,將於3月舉行。4個出身於官場的參戰者,不提港人甚關注的全民退保、公共醫療服務的改善,這是疏離民意的冷漠症。2月22日,有參戰者稱,這次參加「公平、公開、公正的選舉」,此說令人有「政治幼稚園童話」之感。
北京的高官,近日在深圳頻頻約見香港政界人士。有被約見者稱,北京重視行政長官的人選,得到的「印象」是:北京意屬林鄭。
民主派的一些選委則稱,將助兩胡(鬍鬚和胡官)入閘,以促成「有競爭的選舉」。1,200個選委的推舉機制,是向建制派(紅派)大傾斜,助2人入閘就出現「有競爭的選舉」,豈不是「神話」?
本文以解構的視角探討本屆的推舉,先破解權力結構、話語權結構、政策結構和政治生態的變化、政治宣傳的主旋律;然後破譯相關的政治符號,並構建推舉活動的可能圖象。
阿爺控大局 絕對話語權
「一國屋簷」下的特首,扮演落實一國兩制的雙重負責角色,既代表香港特區,亦對中央政府負責(基本法43條),中央政府擁有任命權(45條)。
特首人選的選拔權、確定權,實際握於中共中央,真正的拍板者是總書記。這種阿爺拍板的模式,與廣東省省長或北京市市長的人選決定沒有分別。有這些權力,又有隨時上綱到主權、國家安全的「靈活性」,執政當局對推舉特首具有很高的可控性。
可控性還在於絕對的話語權,話語權有兩種意涵。
第一,阿爺的傳令機制,包含指令控制和指導控制,前者是對「組織內」(人大、政協成員和在港國企的選委)的指令,後者是對「統戰對象」的指導控制。指令和指導控制,源自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計劃調控,把「中央意向」或「中央決定」傳達給「自己人」,是直接實現話語權的手段。
第二,透過建制派選委的提名權、投票權,間接伸延阿爺的話語權。
特首人選的選拔,與中共中央選拔接班群政策相近。在「一黨領導」體制內,選拔首重「愛黨愛社會主義愛國」;在一國兩制之下,選拔的關鍵因素是「愛國愛港」。
本人研究北京政治接班群的政治文化,發現接班群的選拔,關乎年齡優勢、資歷優勢、台階優勢、政績優勢等;但最重要的,是上層關係因素、拍板者的信任程度。
特首人選的關鍵因素不在民意,而是阿爺對他的「印象」和拍板權。
受火線考驗 林鄭獲信賴
近兩屆特首的推舉,緊貼中共中央的換屆。本屆特首推舉後,中共十九大將於10月前後舉行,從北京政治生態的變化、政治宣傳的主旋律、相關的政治符號,可探索特首挑選的取向。
2013年以來,北京政局左轉,局部回到毛老路,文化界有亞文革之困。當局的對港政策,特別強調主權地位、國家安全和「強(敢)亮劍、震懾力」。政治宣傳的主旋律,是領導人的核心地位,官員的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認同領導人的核心地位之下,向核心「看齊」,絕對服從、絕對忠誠、絕對維護核心的權威。
香港特首的人選,必然首重「可靠性」,對其「三絕對」的期望也很高。
近日與來港短期研究的訪問學者「交流」研究話題,他有研究港陸糾結的經驗。他認為,北京預定的特首是林鄭,將全力支持達致高票上馬,梁下林鄭上是「換人不換線」。
他說,林鄭雖非出身於傳統紅派,缺乏「紅色基因」,但其夫、子都轉到北京「服務於祖國」,被視為「愛國表現」、建立「新紅色基因」,當局對她的「信任度」增強。
他還提及林鄭受過「火線考驗」。不久前,她未經公眾諮詢就決定西九設故宮文博館,被視為聽從「中央指令」、事前保密不漏風聲,是經受了「火線考驗」;她又與人大常委范徐,高調表態譴責「港獨」。這種聽話、表忠的「火線考驗」,令他們的上馬或連任似成定局。
他又說,林鄭有以普通話(中華國語)對話的語言能力,這是鬍鬚欠缺的,鬍鬚的所謂普通話,北京人稱為「德語」(接近順德廣府語之意),說「聽不懂」。
他的談話是否靠譜,且待讀友參考判斷。
董伯貼臉頰 藏政治隱碼
在胡溫新政期(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北京當局對特首的推舉,大致是戴白手套式的第三類接觸,對上屆的梁、唐並無公開的傾斜性表態。本屆則不同,在「強(敢)亮劍、震懾力」的執政理念下,以比較直接的手段,確保推舉的可控性。
政界釋放的一系列政治符號,有值得破譯的隱碼。
第一個隱碼,是在香港的公眾集會場合,現任政協副主席、具「黨和國家領導人」身份的董建華,以歐洲式貼臉頰的禮儀,給林鄭傳送「關愛的眼神」。此肢體語言,不會是董伯的「自選動作」,而是來自權力金字塔頂的示意。這是阿爺話語權運行的「暗示藝術」。涉獵中共黨史者,聽過「毛夾雞」和「江握手」(作「眾裏尋他千百度」之狀,握住董建華之手顯現「關愛的眼神」),或能了解政治符號的「隱語」。
第二個隱碼(實際是明碼),是張委員長在深圳接見「自己人」,稱林鄭是中央唯一支持的人選(還有「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之說)。這是陳述最頂層的「選項」,不可能是張的決定。
第三個隱碼,是紅派選委近日紛紛出聲讚揚林鄭,這是推舉前幾乎是「步調一致」的造勢。梁、唐選戰時,沒有這樣的場景。
上述的隱碼或場景,突顯阿爺意志:扶林鄭上馬,且有「壓倒性勝利」。本人預期的推舉圖象是:林鄭上馬、葉劉無戲、胡不來。在強勢扶持下,林鄭可望順利上馬,超越梁的689,可能的結果是過七、望八,甚至超八。
北京傳話「林鄭是唯一人選」,是語帶雙關,也傳令給其他紅派人物不要硬闖,要「步調一致」支持林鄭。紅派的葉劉參戰訴求強,但當局諒不會「照顧」她,以免林鄭有不過 601 的風險。
在紅派與民主派之間,葉劉或難有落腳之處,可能兩邊拜票而不落實,以致「空轉」兩邊,無軟著陸之地,成為邊緣人物,無戲可做。
兩胡不獲阿爺接受,需靠民主派「護送入閘」,即使入閘也只是陪跑,實際是「靠邊站」。
本文原題〈阿爺扶林鄭上馬 葉劉無戲胡不來〉,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後授權本網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