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

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表現出愉悅心理狀態的情緒,一般指個人短時間的情緒感受。
封面圖片:香港人一向予人不快樂的印象,情況需要改善。(Pixabay)
 
看過最近有關香港人快樂情緒指數的調查報告,十分嚇人。不少的快樂指數報告中,香港不是敬陪末席的話,就頂多只能排中間位置。至於香港社會內部不同年齡階層的人士,特別是在學的學生,得出的結果亦不見得樂觀。
 

僅快樂過希臘、伊拉克、保加利亞

 
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公佈2014年全球最快樂國家及地區調查,香港僅得39%人口覺得生活愉快,在榜內排尾四,僅好過希臘、伊拉克及保加利亞。自2012年開始,聯合國每年都會發表《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據剛發布的2016年《世界快樂報告》數據顯示,香港在157個國家和地區中,快樂排行榜上的排名位列75,比新加坡(排名22)、台灣(排名35)和日本(排名53)都低。這個報告根據六個因素去計算分數,這六個因素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社會支援、壽命、人生選擇的自由度、慷慨度及貪污情況」等。香港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方面分數名列前茅,但經濟發達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
 
至於嶺南大學在今年(2016年)3月30日公布「2015年香港兒童快樂指數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兒童的整體快樂指數由2014年的6.74(以0至10分計算),顯著下跌至2015年的6.49,反映香港兒童或間接受到近年緊張的社會和政治氛圍影響,及面對更大的學習壓力。
 
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表現出愉悅心理狀態的情緒,一般指個人短時間的情緒感受。不同的宗教觀就快樂的概念提出不同的觀點。而生物學、心理學、經濟學範疇和不同的哲學觀一直在努力提出解釋或進行各方面的研究。
 
和快樂相對的情緒是憂鬱。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以問卷調查42間中學的中一至中六學生,共收集15,505份問卷。調查發現,38.7%中學生有抑鬱徵狀,31.2%出現高焦慮徵狀,近兩成人同時有抑鬱或高焦慮。憂鬱的情緒令人感到害怕,這是因為憂鬱的情緒能導致抑鬱症狀,而最嚴重的抑鬱症正是自殺問題的成因。我們最不忍見到的就是一個生命因自殺而消失,特別是年輕人。
 

這些數據的兩點啟示

 
第一是學生受大環境的情緒影響。香港的學生最常面對的就是父母和教師,某程度上這些快樂指數的結果可以套用在他們日常接觸的家長和教師的成年人群體身上,而如果香港學校有的是不快樂的教師,家裏有的是不快樂的父母,也就難怪學生的不快樂情緒日漸升溫。嶺南大學和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的調查結果也似有呼應。
 
第二是情緒如何影響學習。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72年寫過一本《人與動物的感情表達》,他認為情緒幫助動物們適應環境,表達情緒和表現動物的身體特點有同樣作用。大家一般都認同情緒既是主觀感受,又是客觀生理反應,也是一種社會表達。基本情緒和原始人類生存息息相關。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透過不同方法產生積極行為的生理系統,能使動物產生快樂情緒,使動物樂於探索周圍的世界。人是動物,基於這個邏輯,人具備積極快樂的情緒,就能刺激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的效能。
 
身為一位香港人,我也希望香港人的快樂指數有所提升,特別是我們的下一代學生。我們的下一代樂觀愉快積極,愛學習,這個社會才有希望。

陳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