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末代港督彭定康來港出席公民實踐基金主辦的論壇(亞新社)
末代港督彭定康來港出席公民實踐基金主辦的論壇:「香港管治:禮崩樂壞?」,並發表以「善治:民為貴」為題的演講,他引述孔子在《論語》中答子貢問政:「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然後結論為「民無信不立」。不過,他沒有講「信」,而是以「民」代表公民,稱公民創造良好管治,也受惠於良好管治。
彭定康認為良好管治有4個特質:法治、問責、政府效益和政治穩定。簡述如下:
【法治】
法治的核心是人人須守法和司法獨立。法治是香港的自由、穩定、繁榮和福祉的最重要保證。
【問責】
問責須透過民主體現,而民主須包括一個公平、平等的選舉制度。在真正的民主制度下,政府必然更替。
【政府效益】
政府效益要依靠公務員隊伍落實。彭定康認為他在任港督時的香港公務員隊伍與他曾共事過的英國和歐洲公務員比較,在能力上最勝任。當年的香港公務員自動自覺、有智慧,以服務公眾為榮,他們的操守不容置疑,貪污絕無僅有,他以興建香港赤鱲角機場為例,這項工程在他任內5年間便完成,而英國希斯路機場客運大樓在上世紀80年代討論興建,到他離開香港返回倫敦時,工程依然無形無蹤。
【政治穩定】
政治穩定的要訣是政府對人民的訴求感覺敏銳,並要處理得當;健全的公民社會組織要成為公民與政府的中介人;非暴力的示威自由、言論自由、大學自主亦須得到保障。
根據彭定康描述的良好管治模式,今天的香港恐怕已經不能達標。在4個指標中,法治雖然受到人大釋法的衝擊和一些位高權重的人士對法庭判案、量刑的批評,但香港的司法系統和法官依然保持令市民大眾尊敬的專業和獨立。
在問責上,自從政府把規管主要官員的問責制改名為政治委任制後,官員的問責精神已經盪然無存。最近梁特首引用已故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名言”the buck stops here”,只會令人想起很多時他與其他官員把出事的責任放在他人以至市民身上的例子。
官員缺乏問責意識
在政府效益方面,不少在彭定康時代工作的中層公務員已經晉升至首長級職位,他們是否認為今天公務員自動自覺,以服務市民為榮的數目是多了還是少了?經歷過回歸前後政府提供服務的市民,他們是否認為過去幾年政府的效率比以前好了,還是差了?在此,我必須申報利益。我於2000至2006年期間擔任公務員事務局長時,曾委託學術機構做民意調查,得到市民對公務員的服務相當滿意的結果;我還記得當年警隊在市民心中享有很高的評價。
影響公務員的服務質素和公眾形象最大的因素是政治。部分政府官員缺乏問責意識,甚至諉過於公務員,令主事的公務員動輒得咎。此外,很多政治工作(例如不容港獨分子參選)透過公務員「依法」執行,令市民對公務員的中立性有所懷疑。
小圈子選舉恃票凌人
在政治穩定上,今天的香港嚴重分裂。客觀事實是,近六成市民透過一人一票支持不同黨派的非建制議員,而靠小圈子選舉才能佔多數議席的建制派卻恃票凌人、壟斷立法會大小事務;又以今次宣誓風波為例,梁、游的港獨言行導致人大釋法後,政府和建制派卻好像得勢不饒人,繼續追擊不是港獨的非建制派。
其實,連貫上述4個良好管治性質的主軸是,彭定康雖有點題,卻沒有發揮的「信」字。彭定康在香港5年,備受中央批評,英商向倫敦投訴,卻依然能夠堅持立場,揮灑自如,主要原因不是他才智過人,而是他得到英國政府和大多數市民充分的信任。
為光榮撤退犧牲民主進程
彭定康獲英政府百分百信任是天時地利。他來港前領導保守黨贏得大選,自己卻掉了議席。不過,身為執政黨重量級人物,他具有以往所有港督沒有的優勢,就是隨時可直接打電話向首相府表達意見。彭定康來港的最重要任務是確保英國可以光榮撤退,不讓香港回歸成為英國一個歷史污點,因此,在不能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的條文下,彭定康唯有鑽空子,創造擴大民主成分的功能「新九組」。英國光榮撤離香港的代價是破壞直通車安排,而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也不能過渡九七。所以我對彭定康為港人爭取民主的看法有所保留。
「以民為本」被中方批評
在爭取市民對他信任方面,彭定康是努力製造「人和」。他的街頭政治騷是頭盤,主菜是為港人向中國爭取民主,中國官員愈罵他,他在市民心中的同情分愈高;他更親身體現民主式問責,例如創先河出席立法會回答議員的質詢,以及就《施政報告》舉行大會,與市民直接對話;他也引入英國的公民約章,要求政府各部門制訂服務承諾,把所有向市民提供的服務量化(例如消防車多少分鐘到達災場),真正做到以民為本的目標。
在維持社會穩定上,彭定康獨排眾議,把社會福利(包括綜援金額)大幅度增加,令當時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批評此舉最終會導致香港「車毀人亡」;今次彭定康在演詞中稱中方曾批評他為共產主義者,應該與這件事有關。
貫徹用人不疑原則
彭定康獲英政府信任,又取信港人,對比回歸後的三任特首,只有曾蔭權在一段時期內做到。在行事上,彭定康貫徹用人不疑的原則(我在之前一篇文章寫過,他拒絕民主黨對我處理輸入外勞的投訴);他完全信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讓她統領公務員隊伍(當時陳太的民望比他高,而他卻引以為榮),例如他對某位官員的工作不滿意時,他只會要求陳太處理。公務員隊伍在他管治下能夠自動自覺,其中一個原因是最高領導只管大(例如政改)不管小(例如教育、勞工),更不會指指點點。
彭定康對香港的管治有心得和有貢獻,他的意見值得中央及下屆特首重視。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