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照顧與發展國際研討會

今次會議邀得英國彭凱倫教授(Prof. Helen Penn)為主題演講嘉賓,題為「幼兒照顧政策的國際趨勢:兩歲以下幼兒服務」。
今年是香港保護兒童會成立90週年,亦同時是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成立60週年,兩個機構上月合辦「幼兒照顧與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了13位海外及本地學者就四個專題作演講,並有17位嘉賓以工作坊形式分享12個促進幼兒發展的創新計劃。一天半的研討會吸引了近400位來幼兒教育、醫療、社會工作、政府機構、社會服務機構、學術界及基金會等不同界別人士出席。這次會議有幾處對香港尤有意義,借此處稍為分享一下。
 

照顧與發展結合而非割裂

 
這次會議的主題為「幼兒照顧與發展」,突出幼兒照顧與發展結合一起,而非割裂分隔。歐盟及 OECD 國家在幼兒服務方面,強調照顧與教育合一,所以稱之為幼兒教育及照顧(Early Education and Care, ECEC) 或者 Educare。他們將0至5歲(或強制入學前)作為一個整體階段,所以在政策及服務上是貫串的。這正正符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8條:「締約國應盡其最大努力,確保父母雙方對兒童之養育及發展負共同責任的原則獲得確認。」照顧並不僅止於溫飽安全,更要讓兒童身、心、靈、智等各方面得以成長;而教育亦不能只著眼於認知上的發展,忽略了幼兒的安全感、自理能力、社交及情緒的培育。
 
反觀香港,情況並非如此。 社會福利署管轄三歲以下的「照顧」服務,而教育局則負責三至六歲以下的「教育」服務,除了兩至三歲服務為了行政便利有所協調外,基本上各不相干。因此零至六歲的幼兒教育及照顧從來極少出現在政府文件之中,完全與國際潮流脫軌。這次會議正正希望將「幼兒教與及照顧結合」及六年一貫再次高舉,希望香港逐漸與國際接軌。
 

GDP的1%投入於幼兒教育及照顧

 
今次會議邀得英國彭凱倫教授(Prof. Helen Penn)為主題演講嘉賓,題為「幼兒照顧政策的國際趨勢:兩歲以下幼兒服務」。彭教授曾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等擔當顧問工作。在其演說當中,答問環節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立法會葉建源提問,若政府要改善幼兒照顧政策,當務之急應所做何事?彭教授回應應按 OECD 的倡議,將相當於 GDP1%的公共財政投放於幼兒教育及照顧之上。在這方面,北歐國家最徹底響應,其中挪威及瑞典更高達1.8%。OECD 的倡議及這些國家的舉動,背後的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乃投入所得的回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ames Heckman 的研究指出投資於零至五歲幼兒為社會所帶來的人力資本回報率遠高於大中小學及在職培訓。香港又如何?2013年的數據顯示政府的投放只佔 GDP 的0.14%,實在少得可憐。政府在2017年將對幼稚園實施新的資助政策,資助金額會有所提高。即使如此,離 GPD 的1%仍然很遠。香港在這方面,實有有必要急起直追。
 

跨專業協作的重要性

 
今次研討會邀請來自不同專業的嘉賓圍繞幼兒照顧與發展作演講,包括教育、社會科學、醫學、輔助醫學、心理學及社會服務等,突顯跨專業協作對幼兒照顧及發展的重要性,這是另一個對香港的重要啟示。相對於處於與其他階段的兒童,幼兒更需要多方面的發展,除了認知外,尚包括大小肌肉、社交、情感、語言及自理等等。雖然衛生署、教育局及社會福利署均提供以幼兒為對象的服務,不過緊密的跨專業協作並非常有。目前只有極少量幼稚園自資聘請駐校社工,輔助醫療人員(包括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等)到校也只針對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而非所有幼兒。如何促進跨專業加強協作以承托幼兒有更佳、更全面發展實是未來要探索的重要議題。
 
有關本次研討會的內容,可瀏覽http:// http://research.hkspc.org/2016symposium/

簡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