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侯任美國總統特朗普(Pixabay)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落幕,特朗普當選,全球震驚。輿論對於特朗普此番何以當選,分析頗多,而對其未來將如何作為,則仍是莫衷一是。不過,這位商人出身、毫無從政經驗的總統候選人一路走來,從最初被當成娛樂明星,直到登堂入室成為共和黨正式候選人,再到與民主黨希拉莉對壘,在各種觀察、分析、民調完全無法預測的情形下最終獲勝,無疑將翻開美國乃至世界政治史的新一頁。
諸多變化待談待考,在此,我們最關心的仍是全球化。在英國脫歐之後,特朗普的當選再度表明——不管你願與不願,已被視為大勢所趨的全球化進程,發生劇變,很可能會出現一個黑暗期。
全球化受阻 英國脫歐重演
全球化主要指經濟全球化。它並不空洞,就是指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資訊傳遞、技術轉移、提供服務,地球各個角落相互依存、相互聯繫,形成全球範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簡言之,它指商品、技術、資訊、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產品和服務的跨國跨地區的流動。全球化與每一個人切身相關,而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國之一。如今,過往全球化的發動機美國,以及19世紀全球化的旗手英國,都出現反全球化領導人上台的情形,全球化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無往不利,很可能進程受阻,回撤亦非不可想像。這會重塑世界,衝擊中國。
現在的情形有些像四個月前同樣令全球震驚的英國脫歐,美國媒體把此番特朗普獲勝,稱為「一場民粹主義對精英政治的反叛」。需要反思的是反叛緣何而來。歸納各類分析,原因其實相當清楚,在民粹獲勝的現象之下,諸多普通人從全球化中受損,且未獲補償,正是實質原因。
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全球化一路走來,也曾遭遇重重阻力。1999年WTO西雅圖會議期間,民眾洶湧抗議便是序曲,其後多年杜哈談判久拖難決,再有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歐元危機續篇,演變為一場陰影至今未去的全球金融危機。資本主義世界原本認為不僅最有效率而且有能力構建中產秩序的“成熟制度”,先震盪再震撼,遂有種種結構性改革的呼籲,然而改革推動困難重重。此時,人們才猛然間看到,資訊技術革命高歌猛進所向披靡,幾乎每一天都在顛覆在創造,但是,新增財富只是流向一部分人,分配不公加劇,作為社會主體的中產階級在萎縮。理論上,全球化會帶來多贏結局、皆大歡喜,不過,在現實中,這其實是個長過程,期間仍然是有贏有輸,贏家通吃。
「替死鬼」對抗逆流 一切與中國有關?
無論是英國公投,還是美國這種基於選舉人制度的選舉,過往曾佔據主流地位的人群,現在經濟受損,身份焦慮強烈,與政客挑弄相互激發,有社交媒體傾訴張揚,終於衝破精英體制,赤裸裸地走上前臺,主張訴求。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因為它試圖回到過去,而解決問題的方向是尋找「替死鬼」:把人分群,然後把另外一群人視作禍首,在人群之間煽動仇恨。對抗這一逆流的最好辦法,就是聽取受損者的憤怒申訴,政治不能再繼續假裝常態下去了。調整仍需時日,即使方向已明。
這一切與中國高度相關。中國維持經濟穩定發展,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實現全面小康目標,都需要順暢明朗的、具備強大帶動力的國際經濟環境。1978年改革啟動的中國,1992年改革重啟的中國,本世紀對外開放加速的中國,一直處於這樣的國際環境之中。2008年以來美歐相繼發生金融危機,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不過,一直以來,中國在調整的同時也在期盼,所盼者無非是美歐經濟復蘇一切如常,中國既可持續發展亦可繼續受益。中國經濟的開放度,當然遠不及美國經濟。如今中國正待繼續開門,美國揚手或將關門。下一步,中國怎麼辦?
應當承認,全球化會嚴重受挫,歷史會加倍蜿蜒;承認美國機制確實出了問題,調整會有個過程。不過,這不能成為中國改革的負動能。較之改革前30年,我們可能會面對不那麼順暢的國際環境。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方向已定,執政黨有決議,民眾有共識,中國必須繼續往前走。全球化變故不會使中國放棄全球化,惟其中的教訓值得思考:掙脫利益集團的纏繞綁架,直面資訊技術的機遇挑戰,讓改革開放深化,從而使絕大多數人受益,助中產階層壯大,中國的方向應當更明確而且步伐更堅定。說到底,全球化趨勢不會變。只是路會更難,堅韌時代已經到來。
原刊於本文《財新週刊》第44期(2016年11月14日),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