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說明: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左)、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右)(亞新社)
特首梁振英率領一眾官員開記者會解釋橫洲事件,值得一提的只是他終於承認是他決定把橫洲公屋計劃由原來興建17000個單位改為4000個(第一期)。政府要等到就全港棕地(約1200公頃)發展做完研究及擬定全盤計劃後,才決定如何在橫洲一幅僅35公頃的棕地上興建公屋(即所謂第二期)。
換句話說,這幅由新界鄉事擁有(部分屬霸佔官地),用來做停車場、貨櫃場的棕地不會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視乎未來特首和政府的決心和能力)變成可以安置逾萬名輪候上樓的基層市民的公共屋邨。
「摸底」時遭反對 決定先易後難
政府作出這項大幅減少未來10年公屋供應計劃的決定,是由於房屋署的中層公務員向鄉事(包括棕地業權人)「摸底」時遇到強烈反對,所以梁特首決定採取「先易後難」的做法,分期(第一期是實,第二、第三期是虛)進行橫洲公屋計劃。
令大多數不是凡事都反對梁特首、或政府令平民百姓不服氣之處是,為何逼遷住了幾代的非原居民以便興建4000個公屋單位是「易」,而在一幅無人居住的商業用地興建13000個公屋單位是「難」?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記者會上解釋,這幅棕地的營運涉及不少人的生計,以及香港整體經濟利益,必須從長計議。聽在面臨家園遭毀的非原居民耳裏,他們好像變成必須犧牲的「小我」,用來成全營運棕地的「大我」,甚至比貨物也不如(有傳媒報道一名新界鄉事稱:「搬人易過搬倉!」)。
「粒粒皆辛苦」
寫到這裏,必須表明我對興建公屋的立場。我完全同意梁特首在記者會上說,政府找地建屋非常困難(不過,他全程笑着回應傳媒提問,到最後卻突然欲哭無淚地感謝公務員,予人印象是有點不連戲),但我想在下面補充三點:
一、找地興建公屋的困難是預知的(例如要搬遷原有居民、令某些商業活動停止,以至破壞原有的環境和不能以物質補償的集體回憶等)。為了興建公屋的整體公眾利益,政府的責任是一視同仁地以公平、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及作出適當的賠償。因此,假如政府在無更好選擇下決定在綠化地帶興建公屋,而不能不影響當地的居地,我認為這在原則上沒有問題(這是我與部分非建制派議員意見不同之處)。
二、「摸底」,即政府在推出計劃或公眾諮詢前,與有關人士作小規模、非正式的溝通和討論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是回歸前後的香港政府(以至全世界政府)的正常施政行為。
必須強調的是,「摸底」目的是政府官員透過收集意見,特別是反對聲音,從而適當地修改原來的建議,或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而不是找藉口退縮,甚至索性放棄計劃。
還有,視乎問題或遇到的阻力有多大,「摸底」的官員應該有相稱的地位才能發揮效力(例如當年政府構思公務員減薪,時任公務員事局局長的筆者便做過不少「摸底」工作);因此,當我看到政府披露的橫洲「摸底」工作,只是由房屋署的中層公務員進行時,其實感到有點奇怪。
一個史無前例由特首親自要求成立及主持工作小組的項目,最後竟然是他根據中層公務員「摸底」後的建議,便決定就此擱置,難道在小組工作期間,有關局長或特首完全沒有做過任何形式的「摸底」?假如真的是這樣,為什麼梁特首又會那樣緊張要親自領軍?更奇怪的是,最高領導主動去處理一個項目,結果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即時放棄,不從長計議?
三、在興建公屋上,政府從來沒有說過棕地不可用(政府連郊野公園也表示需要考慮徵用),原有橫洲公屋計劃包括可興建13000個公屋單位的一幅棕地,表示有關部門已經有初步構思如何處理相關的交通、賠償,以至經濟效益等問題,否則這個項目根本不會提出來(其實,即使用上這幅地,整個工程也可能需時10年才完成)。
鄉事與棕地業權人反對政府建議是意料中事,政府的責任是解決這幅地的問題;結果是政府宣布要就全港1200公頃棕地作整體研究,擬定全盤計劃後才進行所謂第二期橫洲公屋計劃,這難免予人印象是政府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橫洲這幅有商業價值的地無了期地經營下去。
疑點重重 涉官鄉勾結
為什麼政府不起碼先進行公眾諮詢才作出這個決定?這個決定更帶來一個嚴重後果,就是政府變相凍結在全港每一幅棕地興建公屋的機會(粗略估計,1200公頃棕地可建成50萬個公屋單位)。
讓我舉一個假設性例子,說明這個決定的荒謬。假如政府打算興建4000個單位的橫洲綠化地帶住了不少原居民,於是政府首先向鄉事「摸底」,遭到強烈反對,政府會否因此決定把這個計劃押後,等待政府就全港綠化地帶應否興建公屋,以及其對環境、原居民的影響等研究後,才決定是否或如何進行?
不是假設的事實是,政府沒有向綠化地帶的非原居民「摸底」,便決定推行影響他們安居的公屋計劃!
最後總結:我不認為梁特首決定放棄在鄉事擁有的棕地上興建13000個公屋單位一事上已說出全部真相,除非政府披露更詳細及令人信服的文件和資料,否則官鄉勾結或合作嫌疑的表面證據成立。
這件壞事的唯一「好處」是,在未能解決如何處理1200公頃棕地前,政府不敢再提削減郊野公園去興建公屋。不過,另一個增加官商勾結疑慮的後果是,囤積大量綠化地帶的私人發展商看到政府在橫洲綠化地帶興建公屋後,會乘機申請興建私人房屋。我希望梁特首不要再親自成立及主持一個工作小組去處理這些申請。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