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集繼續邀請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資深會員、恆發保險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譚智文擔任講師,介紹人壽附加保險要注意的地方,此外運用近年數據述說保險業的競爭苦況。
整理:邱嘉幸
訪者:做保險的可賺很多錢嗎?
譚智文:從2015年12月31日的保監數字來看,已登記的保險經紀有733間公司,當中的保險從業員為9,397人。已登記的保險代理人達56,309人,加上上述保險從業員人數及其他工作人員,可見保險業佔很大的勞動人口。再者,保險業涉及大量金錢,需要評估很多風險。全港700萬人口,約60,000個保險銷售員,即每個保險銷售員為100多人服務,即是平均約122個客戶才達標,還要假定全港市民都會買保險,可見競爭非常大。
訪者:保險從業員如何開拓客源?
譚智文:適當地宣傳自己,但愈有名等於責任及壓力也愈大。在業界要自律,否則很難維持生計。我在1996至1997年時創辦保險公司,當時有300多間保險公司。由於香港市場競爭激烈,2015年12月31日保險公司只剩下157間。2015年,長期業務人壽方面上升1%,1,333億港元,至於非投資相連的個人人壽與年金,上升了23.7%,1,204億元,與投資相連的個人人壽與年金下降了36.2%。內地訪客的新保單達365億元,佔全港新造的保單24.2%。2015年一般性業務的毛保費比上年增長了4.7%,460億元;而淨保費增長是5.9%,321億元。整體利潤由30億元下降至17億元。試想想,460億元的生意只有17億元的純利,實在不多。就算我們以為很賺錢的汽車保險業,今年也錄得19,800萬元的虧損。
保證現金價值 比存款更高
訪者:人壽保險有附加保險,包括危疾保險、意外保險及個人入息保障計劃,要注意什麼?
譚智文:有人說交保費沒有實際現金回報,不過其實交保費跟供樓很相似,先息後本,供樓期的最初數年只是供利息,是無可避免的成本。保險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一種為你的責任及風險分擔的工具,甚至可以說是留給配偶或家人的最後責任。
保險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只是助你轉移或減低風險,不能無限放大保險功能。有人說,安全起見,不好只向同一間保險公司投保,但事實上一間保險公司不易瓦解,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產品對我們的幫助,不排除經比較後仍是這公司的產品最合適自己。再者,保險業的監管密集程度很高,保險公司每季都要向監管機構申報數據。保險公司需為人壽保險中的保證現金價值作出很大的承諾,銀行存款有50萬元的保障,保險公司的保證現金價值是百分百保證。
訪者:為什麼傳統的純保險銷量增大?
譚智文:純保險沒有現金價值,適合預算有限的人士。傳統的保險是包括現金價值及分紅(Dividend),保險公司會把部分利潤以分紅的形式退還給投保人,正式的名字是退還保險費(Return Of Premium)。
訪者:時間愈長,分紅(Dividend)愈大?
譚智文:理論上是。很多保險公司是外資的,來港營運成本很高,對分紅有影響。很多保險公司遇上營運困難,頂多是轉讓或與其他公司合併,而不會倒閉,所以不用擔心保單化為烏有。即使你的保險公司轉變了,合約上舊有的現金價值仍會照例不變,因為保單持有人是第一債權人。這些現金價值可助你抵銷保費。「投資相連」的風險很大,視乎你能否承擔,所以有人認為傳統保單幫助很大。的確,我也會問自己為什麼買個保險也要承受這麼大風險呢?我認同「投資還投資,保險還保險」這句話。
訪者:危疾保險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譚智文:現在危疾保險不屬於附加保險,而是單獨成形。人壽附加保險通常是指,當你意外住院或喪失工作能力,保險公司會幫你供你的保單。
節目由香港公開大學與新城電台合作。
(封面圖片:Ojetiny.com)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