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數字第七年對強積金投資配置的影響

今年是美國選舉年,也是道指2009年3月最低6,470點展開新的牛市第七年。
今年是美國選舉年,也是道指2009年3月最低6,470點展開新的牛市第七年後,而道指2015年升至18,351點的歷史高位後至今(2016年5月6日)仍未打破。當然,美國聯儲局已於去年結束了實行多年的貨幣寬鬆政策並加了一次息,其中對投資市場的影響又是一個待確定的重點。
 

全球康健指數(IXJ)及全球科技指數(IXN)轉勢的啟示

 
由下圖可見,全球康健指數(IXJ)及全球科技指數(IXN)5年來跑贏美股,可見兩個板塊近年是環球基金的重倉。
 
 
但近六個月這兩個板塊已跑輸道指,加上今年美股已步入走完七個連續上升的年頭,醒目錢可能已開始鎖定利潤。
 
 

美製造業放緩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

 
2015年開始,各資產市況波幅驚人,而且往往不是跟着過往幾十年的常態,令不論看好或看淡的人均摸不着頭腦。
 
蘋果公司最近發報的2016年第2季業績(2016年1-3月)頗具參考價值,因為其中指出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或是當今全球經濟的縮影,令其收入和盈利分別下跌13%和22%。其實自1998年起,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球的佔比由32%降至24%,而同期新興市場的比重則由20%升至近40%,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增長動力。
 
可是新興市場的特別是中國的經濟放緩已開始影響了美國經濟,並反映在製造業之上。標普500指數有六成盈利來自製造業,而美國企業的海外盈利佔了27%,遠高於90年代的17%,而這一板塊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放緩。
 
美國加息的步伐也是一個大變數,影響着投資市場在過去八年適應了的低息環境後的取態,因為這可以引致環球投資者重整在其龐大的投資組合的配置,直接引發各資產類別的估值調整。
 
筆者認為美國必須繼續加息,因為美國整體的產能(勞動市場和工廠)已近飽和,直接引致工資上漲的壓力。去年美股實際上也沒有升幅,但由於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資金成本低企,推動個別股份如科網股急升。到了今年,聯儲局已開始加息,股市很難上升,亦通常是調整的轉捩點。目前這些股票估值比歷史平均值高出不少,只是宏觀環境不樂觀,令資金出路不多,故此只有能給予憧憬的公司才能令投資者放心持有。另一方面,市場利用低息進行套息交易成為另一常態,而且連散戶也可參與,成為另一個須注意的警號,因為即使利率只升一點,也會因拆倉潮引發調整,幅度亦會因為槓桿交易被放大。去年人民幣突然貶值引發的震盪便是一例。
 

中國的供應過剩的問題解決需時,影響人民幣匯改及資本賬開放

 
中國政府由1991年至2003年大幅增加開支,年度財赤佔比由1%升上3%。雖然筆者對中國經濟由投資主導,過渡至服務主導的轉型最終能成功抱有信心,但如此龐大的工程的落實始終需要時間和多種因素的配合,這包括外界對人民幣的信心。
 
據資料顯示,中國政府強調在減少產能過剩、降低樓市庫存及減少營運成本的同時,力保最低6.5%的增長。人民幣自去年突然貶值後,讓市場出現拆倉潮並引發了市場對人民幣的去向的擔心,據報道最終中國當局被迫出手支持滙價,並在五個月內消耗了六分一的外匯儲備。惠譽估計中國由2014年中至2015年底的總資本外流,高達逾1萬億美元。當然中國可以持續以外匯儲備及其他方式支持滙價,但是沒有一種方法是完全沒有代價的。
 
年初以來央行對全面寬鬆工具的使用相對偏謹慎,整體貨幣環境仍然維持穩健。由於利率正走向市場化,貨幣政策的手段發生了變化,由之前以調節存款利率引導貸款利率,從而調控貸款總量到現在以目標利率從存款利率轉向至短期貨幣市場利率。
 
對於債券市場來說,目前基本面和資金面間中出現不穩定,加上違約負面事件增加,引發較大幅度下跌,在去產能的大環境下這可能仍將延續,繼而影響整體社會融資成本。
 

檢視強積金15年來的表現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之2015年第3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在本港380萬就業人口中,有73%獲強積金計劃保障,12%受其他退休計劃保障,如公務員退休金計劃及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等。
 
 
2015年12月31日的核准基金周年報表當中顯示,混合資產基金及股票基金自2000年12月起後15年的表現接近,惟混合資產基金於近1年、3年和5年(2012-2015)的表現均較股票基金好,應該是由於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的債券突出的表現,因為混合資產基金的表現,其實是結合了股票基金及債券基金的表現而來,但後者包括了新興市場(強積金而言主要是亞太區債券),惟其表現去年回落。另外,有趣的是,保證基金在此期間一直表現平穩,暫時亦沒有出現真正負回報。不過,貨幣市場基金在近五年的表現出現0.1%至0.7%的負回報,應該是負利率環境下的費用所致。由此看來,保證基金或許應該成為全港「打工仔」在現時波濤洶湧的市況下自保的自動選擇,因為含有不同程度債券比例的混合資產基金在保本方面始終不及保證基金。
 
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資產分配數據顯示,股票投資仍是較受歡迎的項目。這可見於資產分配中,股票基金佔41%而混合資產基金佔38%。2015年9月的數據顯示當中有65%為股票,19%為債券。這兩項加起來總共佔強積金資產的84%。
 
 
從地域分配方面來看,本地偏好(home bias)現象持續明顯:香港佔所有分配的62%。加上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亞洲佔總分配的75%(41%股票及11%債券)。
 
香港人在強積金配置上仍然放輕西方國家,令北美及歐洲股票只佔總分配的16%。這些國家的債券亦只佔總分配的7%。
 

回報分析

 
從以上的數據所得,香港強積金近5年表現受到側重香港股市的資產分配的影響,因為自從2009年金融海嘯後,香港股市大幅跑輸歐美國股市。同樣地,雖然期間全球債券普遍表現出色,但偏重股票的分配(65%)亦可能是導致整體強積金表現欠佳的原因。
 

如何提高回報

 
如上文分析,環球投資前景在去年已明顯發生了變化。縱然目前的超寬鬆貨幣環境可以將由美國帶動的牛市延長,但這隻滿了七歲的牛始終已過了高速成長期。以本港人口中位數約44歲、退休年齡為65歲,並以港人平均壽命80歲以上為基礎,平均投資年期在20至40年,是非常長的時間,因此可承受市況波動的空間亦很大,特別在今天市況經常出現極端波動的情況下,在處理強積金時不妨作長遠策略性的部署,並在市場過度樂觀而且估值偏高時先行將該類市場的基金套現,及在相反市況時買入。
 
因強積金是以保本為首要目標,筆者在過去數年均以美國和歐洲市場為主打,而在去年下半年時已開始改持現金(保守基金)。這做法因為明白世事是有循環,豐收過後往往是荒年,而人類從未能改變這定律,亦似乎一直沒有汲取教訓。誠如聖經所言: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當中謙卑和自控是必需條件,亦跟畢菲特對投資的觀察吻合:What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people don’t learn from history。
 
原刊於信報月刊6月號,獲作者授權發表;作者保留版權。
 
(封面圖片:Pixabay)

張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