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以做即食麵為喻,指出單一化的應試教育辦學模式,將會犧牲所有無法適應這種模式的學生才能,今天我再以數字和實例繼續說明這一點。
應試教育所應的試,就是考大學的試。也就是說,這是一種以訓練學生考取大學為單一目標的學校教育。因此學校內的課程設計、教學模式、學習方法、考核模式等等,都以此為目標為方向。好了,當每年十萬八萬的香港學生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學應試教育之後,有多少個能考上大學呢?
只有18%!即使算上副學士,也只是20% 多些。就以現時每屆文憑試約八萬考生計,也有近六萬的學生無法走進大學校園(在會考時代無法讀上大學的中五畢業生更高達八萬人以上)。這六萬人12年來在學校的學習都只是為讀大學而準備,其所得的知識和能力,不管多少都是為這個目的服務。一旦這目的達不到,其所學所知基本上就沒用了。生命中最黃金的12年時光就這樣被應試教育奪走了,光陰白費了,人生也半廢了。
我當某中學校長時,曾在常規課程外開設影視演藝科和演藝證書班。結果在我任內短短六年,就有十幾二十個考不上大學的學生獲香港演藝學院取錄。其他的也在畢業後當上了電視台攝影師,電影助導,舞台劇演員,有的更自己成立婚禮宴會拍攝的製作公司。是的他們都沒有上大學,但他們都在自己人生路上走得堂堂正正,風風光光。
我記得當年有兩個演藝天份高的學生,因為會考中文不及格,不符合入讀演藝學院的條件。他們只好自修重考,並且每星期天來我家免費補習。結果那年他們都及格了,一個進了舞蹈系,一個進了演員系。今天他們都已出來工作,一個已是專業編舞者,一個已是香港話劇團的一員了。
從這兩個學生的例子可以看出,應試教育中的一些基本學科知識是必要的(所以他們也必須中英文合格),但強迫每個學生把所有在校時間都花在追求最高的應試分數卻完全不必要。人各有志,人各有才。學校教育應該做的,不是逼學生必須考取他們力所能及的最高分,而是提供每個學生接觸不同知識技能的機會,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優點,找到自己的擅長的領域,並且有機會培養這些專長。
其實現實社會所需的人材,也不都是必須讀過大學的人材。我們的學生就算不是大學生,但卻可能是一個奧運冠軍,一個金像獎得主,一個米芝蓮三星大廚,一個創意十足的手機程式設計師,一個勇氣毅力頭腦兼備的成功創業者,一個善解人意受人歡迎的服務員,一個為民請命彰顯公義的社會運動者。
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辦學者和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們,到底我們有沒有想過,即然在現實中大部份的學生都沒有機會讀大學,為什麼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還要以培養大學生作為唯一的教育目標呢?難道我們的教育,就是要犧牲80% 學生的未來去成就那20%「精英」的前程嗎?
(封面圖片:亞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