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談到「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時表示:到2020年,中國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從人均8.7萬元(人民幣·下同)提高到12萬元以上。屆時,中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這將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中國經濟專家評析,如果到202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真能達到90萬億元,中國將成為超過美國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將有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將給世界經濟發展更大貢獻。但這個目標殊難實現,關鍵要看中國能不能實現全面小康,能不能經受作為內部挑戰的「中等收入陷阱」和外部憂患的「修昔底德陷阱」的雙重考驗。
中國經濟 超美不易
如所周知,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經濟陷於崩潰邊緣,鄧小平第三次復出於1978年底實行改革開放後,才使中國經濟不斷持續高速發展。改革開放初,中國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11位,2005年超過法國,居第五;2006年超過英國,居第四;2007年超過德國,居第三;2010年超過日本,居第二。2010年中國製造業規模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
日本是於2011年2月14日內閣府公布2010年主要經濟數據時,正式承認國內生產總值(GDP)給中國趕超。按照日本官方數據,日本2010年 GDP 為54,742億美元,而中國是58,786億美元,佔據「世界第二」。美國《華爾街日報》指這一歷史時刻標誌着「崛起的中國擊敗了衰落的日本」。
GDP 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薩繆爾森稱 GDP 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唯 GDP 論固然不可取,但 GDP 總量至今仍是全球公認的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的最核心指標,它代表一國發展的生產力水平,也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政治、文化、國防等各方面的物質和財富基礎,沒有 GDP 持續有效的增長,其他方面的發展無從談起。
經濟專家推算,如果中國如期實現「十三五」的目標,GDP 總量可能達到90億萬元,那麼目前人均 GDP 接近8,000美元這一「中等收入國家」水平的中國,屆時就有可能接近甚或跨進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設定的人均 GDP 11,000美元高收入國家的水平線,中國的發展將翻開歷史性的新一頁。
中等收入 內部陷阱
但是,對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中國而言,要令發展跨進人均 GDP 11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水平,殊不容易,弄不好, 很容易掉入發展停滯不前、貧富差距加大、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的「陷阱」,這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從「二戰」後到2008年,只有日本、南韓、新加坡、西班牙、以色列等13個經濟體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其餘包括墨西哥、阿根廷、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巴西在內的88個經濟體,都在「最後關口」折戟沉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今天,中國發展航程已經行至歷史關鍵隘口,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被視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國策。
經濟專家研究指出,這五大新理念,以創新為核心基點,以協調為內在要求,以綠色為必要條件,以開放為必由之路,以共享為本質要求,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構成具有內在聯繫的應對方略,不僅是爭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的「思想指南」,也是引領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邁向國家現代化更高階段的「航標路徑」。不過,是否靈驗,尚待實踐證明。
修昔底德 外部陷阱
當然,如果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國家外部環境動盪不穩,甚至陷入戰爭泥沼之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就無從談起,這就不能不談到「修昔底德陷阱」了。
修昔底德是古希臘歷史學家、哲學家,也是將軍,是名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作者。這部著作探究古希臘雅典和斯巴達爆發的慘烈戰爭。修昔底德認為,由於雅典力量的增長引起斯巴達的恐懼,使得戰爭不可避免。換言之,如果崛起中的中國引起居於主宰地位美國的恐懼,就可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專家研究指出,為了世界的和平發展,美中都需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路徑是建立「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係。對此,中國較主動,習近平2012年2月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時,就提出中美建立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的倡議;美國總統奧巴馬雖未直接認同,2013年6月也表示將探索建立新的合作模式。2015年9月,習近平在美國演講時表示,世界本無「修昔底德陷阱」;奧巴馬也表示不認同「修昔底德陷阱」,並相信美中兩國有能力管控分歧。事實上,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不是任何一國單方面的願望,而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必須美中兩國共同努力,將共識化為具體政策,讓新型關係變為現實。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