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局中的新動態

我們處於的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是人類近代史中的重要拐點之一。全球國家和地區的相對實力將會發生重大的交遞,企業亦將會如此。某些企業將會崛起,但不少亦將會被淘汰或被邊緣化。

眾所周知,今天我們正處於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大變局中,一方面世界充滿着高度的不確定性和大幅度的波動,產生着許多不同的挑戰。另一方面,新的機會亦在不同的領域或不同的時空中出現。

在如此大的變局之中,人們,特別是企業家們,應該作出什麼樣的判斷?

兩股力量正在博弈

今天,兩股力量正在世界中進行博弈。一股力量致力維繫着全世界的互聯互通,加強連接。這股力量是過去20多年直至201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化的延續;而另外一股力量則在運用不同的手段將世界分割和陣營化。在這兩股力量的博弈下,世界正在面臨着重大的改變,在不同的行業將會產生不同的新場景。一部分行業依然會大致因循過去全球化的發展模式,諸如消費品、食品,大部分的大宗商品等。但不少行業則會形成「一個世界,兩種體系」的情形;一種體系以美國為主導,另一體系則以中國為定義者。這些情況特別在與科技相關的行業出現,譬如智能手機作業系統,人工智能大模型,高端晶片和衛星導航系統等。

2021年,抵制新疆棉的外資企業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唾棄,門店客流稀少。(Wikimedia Commons)

在過去的全球化時代,企業們面對的是一個「單一世界」(至少理論上如此),今天企業們面對的卻是一個「崎嶇不均的世界」,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正是比較平坦的,但其他部分卻是崎嶇不平的。對於許多企業而言,他們過去依賴以成功或認為可行的戰略在今天必須調整,但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如何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對許多企業而言,是一大考驗。

因近年國際局勢的急劇轉變和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國企業亦受到了不少壓力。不少企業家跟我說,因為經濟不好,他們都躺平了;不過,我亦看到另外為數不少的企業家依然非常忙碌,堅持在他們的賽道上奔跑,他們之中不少創造了出色的戰績。儘管近年來中國的創業浪潮相比互聯網的巔峰期有所下降,但創業家們依然不斷在加油努力,在創業路途上創造先鋒。當然,今天創業家們單憑一個理念,某些流量和數張PPT便能成功融資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實打實」的商業計畫,和投資的可行性研究。從以前的「流量時代」到今天的「硬科技」,中國的創業界亦經歷了一段自我反思、再整合的過程。

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不同經歷

在過去幾年,外國跨國公司在中國亦經歷了不少起伏。一些跨國企業決定將他們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中國業務撤離。他們中的不少認為已經沒有辦法與中國企業有效地競爭了,又或者認為,他們在中國的市場空間受地緣政治的影響而有所萎縮。還有少部分跨國公司因為僭越了中國所定下的「紅線」,以致在華業務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於2021年發生的「新疆棉」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不會採用新疆棉的外資企業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唾棄,令他們在中國的業務一落千丈。儘管一部分這類跨國企業在之後努力挽回中國消費者對他們的信心,但部分企業在中國的品牌形象和地位似乎已經一蹶不振,無法收拾。

在過去幾年裏,受到地緣政治、新冠疫情、全球經濟下行,特別是中國企業作為競爭者快速崛起的影響,不少這部份外資亦不好受,業績有快速下滑的趨勢。(Shutterstock)
受到地緣政治、新冠疫情、全球經濟下行,特別是中國企業作為競爭者快速崛起的影響,不少這部分外資亦不好受。(Shutterstock)

另外一批外資企業一直以來在中國都表現得相當好,中國市場是他們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對一部分而言,甚至是最重要的。在過去幾年裏,受到地緣政治、新冠疫情、全球經濟下行,特別是中國企業作為競爭者快速崛起的影響,不少這部分外資亦不好受,業績有快速下滑的趨勢。不過,據我的了解,這些企業絕大多數依然會繼續在中國經營,一部分甚至會擴大攻勢,或做出新的投資。

中國經濟實力持續增強

在2016年至2023年之間,儘管經歷了地緣政治的巨變、新冠疫情、國際上某些地區發生的軍事衝突和國內經濟放緩,中國在這段時間內依然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在這段時間中,中國全國的GDP以美元計價由11.2萬億美元增至17.8萬億美元,提升了58.4%。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由19.2萬億美元增加至34.6萬億美元,提升了80.2%。中國的總體貿易額由每年3.7萬億美元增加到5.9萬億美元,提升了59.5%。在全球製造業增值方面,中國由2016年佔全球的27%增加至2023年佔全球的32%,提升了18.5%。

2024年6月的《經濟學人》雜誌上,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已成科技大國》(China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superpower)的文章。(截圖)

同時,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亦取得了不少的進步。自從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的創業家已經習慣了創新是企業增值的最重要部分。儘管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是主要以商業模型創新為主,但創新的重要性已經深深地注入了創業家的心靈。在進入「硬科技」年代之後,中國有理想和能力的創業家依然前僕後繼地通過注入數字科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多維度進行創新,尤其是在新冠之後。2024年6月的《經濟學人》雜誌上,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已成科技大國》(China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superpower)的文章,中國在新能源、新材料、高品質晶片、生物技術、智能製造、自動化和機器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輝煌的成績。通過政府和民間的多方面合作,中國過去十年在科技創新上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不少跨國企業亦開始認識到中國不僅只是一個市場或供應鏈中心,它更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發源之地。不少外資代表對我說:「我們必須要在中國發展,因為我們可以在中國環境中得到最新和最前沿的創新發展。」

從「山寨大國」到「創新之國」,中國只走了大約二十年。過去,中國的出口只是以商品為主,今天除了商品之外中國出口的還包括資本、技術、服務和知識。這是質的改變。

更多的中國企業依然處於出海的初級階段,正在進行着不同的嘗試,並不斷探索適合自己走的路。(Shutterstock)
更多的中國企業依然處於出海的初級階段,正進行不同的嘗試,不斷探索適合自己走的路。(Shutterstock)

中國企業進行不同嘗試

在過去幾年間,幾乎在任何中國企業家參與的場合中,「出海」必然是討論話題。一部分企業選擇出海是因為他們業務拓展所需,而一部分卻是地緣政治迫使他們必須出海來規避或減少這方面帶來問題。一些中國企業已經出海超過20年,不少企業已經成功在海外建立了不錯的據點,一部分已經成為跨國公司。不過,更多的中國企業依然處於出海的初級階段,正在進行着不同的嘗試,並不斷探索適合自己走的路。

近年來,變幻莫測的國際形勢讓不少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進程中遇上不同的挑戰,加深了一些企業家的焦慮,同時亦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磨練機會,加強了企業在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多極世界中的中國

世界正在從一個單極世界逐漸進入到一個多極世界。美國與中國依然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但一些其他國家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視。特別在金磚國家國際組織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帶動之下,全球南方國家的整體實力亦會有所提升。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發表之後,香港特區與大灣區的融合亦並肩而行。(政府新聞處)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發表之後,香港特區與大灣區的融合並肩而行。(政府新聞處)

在多極世界中,中國在全球的重要性將會繼續加強,中國和中國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將會更加擴大。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開始在全球南方國家進行投資和與他們的本土企業合作;不少南方國家和他們的企業在面臨發展中需要作出抉擇的時候,中國的發展模式和中國企業作為學習和合作夥伴,可以為這些國家的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香港發展的關鍵是改變

承載着獨特的歷史背景,香港特區在回歸後的發展一直受人矚目,特別是在國安法和議會選舉改革之後。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發表之後,香港特區與大灣區的融合亦並肩而行。背靠中國內地的支持,以及保持着它國際地位的發展,香港正在不斷尋找着新的立足點和發展路徑。在過去,某種限定和特殊的時空裏,香港人習慣了某種謀生的方法和思考方式。在過去,也許這些方法和方式是可行的,亦能為香港不少人帶來不少的財富。但隨着時局的轉移,世界格局的改變,特別是中國的復興,香港人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亦需要進行調整。香港發展的關鍵在於「改變」。從過去相對狹窄的產業結構到一個相對較多元的產業結構,特別是科技發展和新型工業化;從以「街頭智慧」,「做刁」(交易)為主的慣性到比較重視「戰略思維」;從不怎麼認識新中國到加深對新中國和世界動態的了解;從對一國兩制只想取得自己所想要的,到全面了解和接受整個理念,香港人還有一段路要走。

中國的崛起向企業戰略家們提供了最豐富、最前沿和最顛覆性的場景。中國給予了全球企業一個最佳鍛煉的場所,給戰略家們提供了最好的研究思路和歸納的素材。我很幸運地能夠經歷和參與到這個難能可貴的時代。

今天我們處於的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是人類近代史中的重要拐點之一。全球國家和地區的相對實力將會發生重大的交遞。同樣,企業亦將會如此。某些企業將會崛起,但不少企業亦將會被淘汰或被邊緣化。無論是政治體或企業的主要決策者在這歷史時刻必須建立強大的警覺性,要規避風險,亦能把握機會,還需要建立適當的體系和足夠的能力。

大變局亦是考驗人的時候。

謝祖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