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傳出,位於北角心臟地帶的新光戲院將於明年3月結業。該區早年是貨倉區,附近琴行街是曾福琴行倉庫,而1972年改建為新光戲院的商住樓原為商務印書館印刷廠舊址,開業後以電影及舞台娛樂演出為主,以1700觀眾座位,成為香港大會堂之外另一港島主要演出場地。其中一次更是國家級交響音樂會,值得回顧一下。
1975年12月,代表國家到訪澳洲及新西蘭的上海樂團,完成演出任務後回國,途經香港把全套節目足本演出,地點正是新光戲院。
節目分管弦樂及民族器樂演奏,由國家精英擔綱演出,包括男高音胡松華、女高音李谷一、鼓樂家李民雄、古琴家龔一、琵琶獨奏湯良興、嗩呐獨奏任同祥、箏獨奏張燕等。報幕是現居香港的女高音饒嵐。
最為矚目是由曹鵬指揮60人的上海樂團,成為1949年以來內地交響樂團在香港首演。曲目包括當時被譽為樣板革命交響音樂《智取威虎山》及《黃河鋼琴協奏曲》,鋼琴獨奏是同樣居港的李名強。
原定3場公演門票迅速售罄,加演至6場,其中兩場由電視播放,總觀賞人數多達200萬,更出版了唱片專輯。《大公報》報導引述多位名人觀賞後大讚演出,例如時任市政局主席沙利士:「交響樂隊的演出很有氣勢。」時任新界民政署署長鍾逸傑:「二胡獨奏的姜建華,她才14歲,就演得那麼出色,可見中國樂壇人才輩出。」粵劇名伶白雪仙:「上海樂團演出的兩小時,我忘記了自己,完全沉醉在音樂中。」作曲家草田:「饒嵐很具民族風格,嗓子清亮,唱《雞公仔》很動聽,把舊的廣東民謠賦予新的生命。」
這是香港音樂史重要的一幕,立此存照。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