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發展航運服務配合開拓黃金及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羅祥國:重振貨櫃碼頭業更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羅祥國表示,樂見政府推動發展航運服務業,但其實這是航運業的一小部分,需要同步盡快發展最基礎和重要的貨櫃碼頭業。

23日出版的《信報》、《文匯報》和《大公報》刊載了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訪問,談中共三中全會和《施政報告》列明要鞏固提升本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三中心)地位的舉措,包括提出發展航運服務配合開拓黃金及大宗商品市場。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名譽高級顧問羅祥國博士接受本社訪問時強調,港府推動航運服務業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重振香港的貨櫃碼頭業,而多年來港府沒有明確策略如何推動貨櫃碼頭業,或還是已決定放棄發展這範疇。

黃元山:背靠內地  香港有條件發展黃金及大宗商品貿易中心

特首政策組負責協調及撰寫《施政報告》,組長黃元山說曾諮詢專家組意見及向業界調研發展大宗商品貿易中心,認為香港傳統在海運服務上如船泊經紀、管理、保險及融資等已發展成熟,亦早有相關稅務優惠政策;但香港過去在實物交收方面能力較弱,佔全球海運貨品大比重的大宗商品的相關「貨主」和交易商鮮有落戶本港。

黃元山表示,短期內本港急需在加建倉儲方面發力,並提供足夠政策誘因如稅務優惠去「搶貨主」;香港背靠內地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宗商品消費市場,加上本身的金融市場發展成熟,能夠為客戶提供對沖、融資等各種功能,具備條件成為大宗商品中心。目前主要存倉在南韓、新加坡等地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早前表明有意來港設倉,而LME擁有不少中資客戶。至於黃金交易方面,主導全球黃金現貨價格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目前有9名中資會員,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交通銀行。黃元山透露,政策組曾接觸包括中資銀行的「貨主」,在國際黃金市場買賣相當活躍。

黃元山表示,短期內本港急需在加建倉儲方面發力,並提供足夠政策誘因如稅務優惠去「搶貨主」

「國際業務指揮塔」Vs「出海的第一站」

與其他發展成熟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比較,黃元山形容香港最大的優勢在亞洲時區又是離岸市場,而近年中資是重要力量推動亞洲佔全球大宗商品生產和消耗的比重不斷上升。能把商品「存放在中國(香港)而又離岸」,符合國際形勢、成本較低且進出便利,對中資來說相當具吸引力。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也令部分供應鏈向全球南方遷移,內地企業再作國際布局,香港應趁機利用在國際市場的經驗及地位,爭取成為他們的「國際業務指揮塔」,而非只是「出海的第一站」,並為他們提供如設計、建立品牌等服務。本港擁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也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優勢。

黃元山說政策組所接觸的外資企業,由從事航運服務以至國際投行皆同意在內地公司「不出海就出局」的新形勢下,相較以往直接進軍內地市場經營,現時運用香港這平台反而能提升服務內地客戶。香港的國際性體現於行業標準獲國際社會認可,提供服務的很多是國際公司。至於成效能否抵消經濟下滑帶來的壓力和經濟轉型需時多久,黃元山重申會有投資及建設期,而香港今年GDP增長2.5%,與不少地區相比並不算疲弱,反映本港部分行業表現仍不俗,應把握時機拓展新市場及新網絡,爭取未來經濟新增長點。

羅祥國:應重新推動發展長期走下坡的貨櫃碼頭業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羅祥國表示,樂見政府推動發展航運服務業,但其實這是航運業的一小部分,需要同步盡快發展最基礎兼重要的貨櫃碼頭業。羅說明《基本法》和三中全會所指的發展航運業是指貨櫃碼頭業務,希望港府闡明重振貨櫃業的藍圖。

今年7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提到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近年全球經濟和政治局勢轉變,香港的前列地位受動搖,需急謀對策如何為「三中心」重拾增長動力。

羅祥國形容推動航運服務業是虛應,經濟效益不大。(香港中文大學圖片)

身兼灼見名家作者的羅祥國接受本社專訪及在本社專欄撰文探討本港航運發展,形容推動航運服務業是虛應,經濟效益不大。香港發展航運服務中心如以倫敦港為藍本類比更不是最恰當的選擇:「倫敦港是成熟發展了數以百年計的航運中心,就算泰吾士河的水深早已不能容納現今常用體積龐大的貨櫃船通過和停泊,欠缺貨櫃碼頭業務,但其航運服務如專業保險、法律、航運金融和融資等範疇已建立十分完備的系統和市場,廣為歐美和全球國家採用,現在去搶歐美這塊信用和服務成熟市場的生意殊不容易。」

羅祥國認為香港必須發展貨櫃碼頭業,因為航運服務業是貨櫃碼頭業的連帶服務:「買賣雙方把貨安排在某地方交易,當地貨運儲存提貨和其他配套便捷可靠專業和符合成本,自然會安排在交易地點一併處理其他支援服務。一旦建立信任和商業默契,貨主通常都不會隨便轉變交收貨櫃港和附連的各式供應商;因此,香港先要搞好更重要的貨櫃碼頭業務,才有優勢爭取相關服務的生意。」

參考新加坡的貨櫃碼頭發展,新政府積極規劃長遠發展策略,效果顯着,目前新加坡每年處理的貨櫃為3600萬個,上海是5000萬個,香港則由1992年貨櫃碼頭全球最繁忙的港口,變成在2004年被新加坡超前,再於2007年被上海超前,香港排名跌落第三。香港標準貨櫃的吞吐量由2008年最高峰的2450萬個,下跌至2023年的1400萬個,跌幅40%。

羅祥國指港府必須對貨櫃碼頭業有準確的判斷和決心推動發展:「新加坡制訂了數年搬遷擴張貨櫃碼頭的策略計劃,有明確路徑圖搶佔亞洲為先的市場,調撥資源支持,也推行爭取貨主客戶的多項政策,所以客戶有興趣也可以預先考慮這些發展和服務。」反觀香港貨櫃碼頭土地出現廢棄情況,路向似是放慢放棄貨櫃碼頭改為其他用途,還是檢討和推動短期或長期發展,以急起直追回市場和機會,多年來均似是未有詳細計劃和公開明確決定,因而令投資者或交易商家觀望和逐漸減少使用。

港府向業界諮詢調研,羅祥國認為是制訂政策的正常和必須方法,不過他亦指多年來未見政府發起或委托資助學術機構做出有份量的航運業和貨櫃碼頭發展政策研究。政府在最新的《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的發展方向部分,仍是再重覆經常論述倫敦港的模式:即發展船舶保險、航運金融、海事法律和仲裁等航運專業服務,每屆新政府上任時都重新「膜拜」一次倫敦港,但多年來新貢獻並不顯著。

延伸閱讀:羅祥國:香港海運中心的迷思  必須重置貨櫃碼頭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