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總是有個過程,最後是有個結果,不管是否有參與此一過程,又或是不同意結果的出土,但歷史就是歷史的了,怎能迥避?
春暖花開,但對學界絕大部分厭惡暴力的校長、教師,以及各持份者來說,心情並不舒暢。筆者所指的翳悶結果,就是「2月暴力」不但未見全民譴責,更且是同情甚至是來個默默支持,領導2月9日凌晨飛磚襲警、縱火燒車,狠狠的干預新聞記者採訪的政團,竟於2月底的立法會補選,獲取選民心甘情願的投下「暴力是神聖的一票」,果真是無聲再勝有聲。
於立法會補選的結果出現之前,除學界息事寧人,絕大部分教育團體、議會、學會等組織都未有說出要清清楚楚反對任何暴力的聲音之外,主流的紙媒、影音媒體,都曾對年初二凌晨的恐怖暴力事件,作出批評,指出暴力的不可取,也有不少媒體以「暴亂」形容飛磚事件。但弔詭的是,行暴的政團出選立法會補選的代表,竟獲6萬6千張選票。從教育現場看,這6萬6千張票票等值的選票,箇中奧秘又代表些甚麼?有分析認為是代表了對政府的不滿,亦有指出是對暴力的縱容!而投票的年齡群是怎樣,更值得關心,合理的猜測,不少是首投一族,即剛到18歲的投票年齡。若將敍述串連,對政府不滿、暴力再加上青年一族,三合一的話,實在讓整個社會,特別是要承擔教育青少年責任的各級學校,擔憂不已。
未見認真政策
而學校以外的政府部門,有責任對青少年教育制定政策的,計有教育局、民政事務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乃至保安局。但如今的香港青少年政策各自為政,零散雜亂,政策推出,未見相互配合,已見相互拉扯了。
自2012年秋天國民教育科事件起,政府總部第一次被非法佔領,佔領文化開始深耕細作,終於2014年秋天,更大、更闊、更長的非法佔中運動,更連續79天,國際注目。一不離二,二不離三,2016年2月9日凌晨的2月暴亂終於爆發。隔年的非法乃至暴力事件的出現,對香港的法治是極大的衝擊,但最讓學界恐懼側目、極為憂心的是,參與其中的主體族群,多屬年輕一族,日月如梭,四季往復,本來理應在未來的20、30年裏,依賴此一族群建設香港、愛護國家。
回歸近19年的歷史發展,走到今天的香港亂象頻生,大家有責!而教育這一大塊,怎能不全面檢討,怎能還抱着「沒有甚麼大不了」的態度應對?最後,筆者只想一問,香港有認真設定的、讓學童健康全面發展的青少年政策嗎?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