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政綱還在草擬中,還有機會提出一個「非主流」建議。所謂非主流,並非因為意見極端,而是香港機構在內地辦學,是香港教育問題的邊緣議題,在與內地關係問題中,也未必能夠排在較前位置。但這個目前尚算「超前」的做法,不但在培訓人才方面有所建樹,還可以為內地港人重新尋回「香港根」,假以時日,將會對粵港澳大灣區做出深遠的影響。
香港機構在內地辦學有兩個層次:大學以及中小學。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在珠海開學,至今年合共有1.5萬名畢業生,他們相當一部分獲得美英澳頂級大學接納為研究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2014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人數達到8000,開辦的學科以理工科尤為顯著,近年接受深圳市政府資助,增設音樂學院,可謂文武全才。
香港科技大學的廣州南沙校區,將於今年9月開學。絡繹於途的還有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將分別在深圳和東莞設立分校或者校區,連公開大學(今稱都會大學)也在佛山合辦護理員培訓課程。
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 應擬定專門法律
回歸以來,香港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事情,教育服務算是可以大書特書的。香港接收眾多內地生來港攻讀本科到研究生的課程,很多獲得博士學位的已經在內地大學任教,其他畢業生在內地各行各業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香港的研究力量雄厚,承擔很多國家級項目,也有國家實驗室,國家的研究經費可以直接分配到香港的項目。
近年各大學先後北上,到大灣區辦學,也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從香港的角度看,校園面積以及學生人數都得到擴充,招賢納士可以令母校的整體研究能力得以提高,由於地處大灣區,跟企業的對接更加緊密和符合實際需要,對於產學研結合更加接地氣。
大灣區受惠其中,各地政府也給予免費撥地以及資助建設校園,這是得益於中央對大灣區的殷切期望,各城市也樂於順水推舟,但畢竟是缺乏法律根據的。
現在香港機構在內地辦學,是參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規定,該條例是針對外國辦學機構的,香港的情况跟外國畢竟有別,應該是時候就「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擬定專門法律,特區政府應該密切關注,玉成其事。
輔助港人子弟中小學 需特區政府關注
香港機構在內地辦中小學近年激增,由於各種複雜原因,擁有香港永久居留身分的學生在內地升學的需求近年大增,特別是疫情導致過去的跨境生無法到香港上課。去年至今已經成立3間港人子弟學校:在深圳的培僑信義學校,以及在廣州的暨南大學港澳子弟學校,在2021年9月開學;即將在今年9月開學的,還有南沙港人子弟學校。這些學校能夠起到什麼作用?應該如何輔助它們,更需要特區政府的關注。
在內地的港人子弟,大概分為兩類:一是父母有香港身分,但已經遷回到內地居住,其孩子也同樣擁有香港身分,但長居內地,又或者父母是「雙非」,孩子在香港出生、領有香港身份,在內地長大;另一類是香港人返回內地發展,經商或者從事專業工作,其孩子隨父母遷往暫居,或者全家已經長期居住內地。無論是什麼原因長居內地,他們都跟香港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將來或者會到香港發展。
香港由於出生率極低,人口政策必然有吸引外來人才的一環,曾經還一度設定專門優惠政策,吸引移居海外的港人子弟回流香港發展,但為何就沒有吸引內地港人子弟回流香港發展的政策呢?事實上,港人子弟在內地長居,熟悉內地的環境與人脈關係,內地經濟發展的機會更多,天高海闊的發展空間更大,沒有誘因,還真的不會想到回香港發展。
港人子弟學校教授香港與國際課程,為學生日後升學作準備。南沙港人子弟學校除在教學課程提供跟香港的聯繫外,還以培養學生「香港根、中國心、世界觀、大格局」為理念,將來培養出來的人才,既可以在大灣區謀生,到外國也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問題是香港既然要吸引人才,這些港人子弟既有港人身分,也有香港根及國家與國際視野,為何不能成為香港吸引人才的目標對象?
教局政制局應設專責組 跟進相關問題
香港機構在內地辦學、香港人在內地升學,過去一直以來都是「自生自滅」,近年才開始給前往內地升學的港生,按不同審查程度提供補貼,由每年5600港元到1.68萬港元不等,應該有所提高。至於中小學生,能去這3間港人子弟學校的香港學生,每年學費可達10多萬元人民幣,也不在乎特區政府的補貼。教育局應該將內地港人子弟學校納入系統,在主辦任何活動時也提供適當的名額,目的是給這些學校為培養學生「香港根」提供更多積極配合。
特區政府教育局曾經在2016年主辦內地辦學座談會,邀請各有關方面提出問題與意見,當時的局長吳克儉親臨出席5分鐘,然後各種意見建議石沉大海。新特首上任後,應該責成教育局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在內地辦學遇到的各種問題,並及時提供必要的輔助。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