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觀世》2014年3月成書至今兩年,歷史洪流在和平與戰爭、發展與對抗、合作與衝突、共贏與仇恨之間並進;世界格局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大勢莫之能禦;新興大國興起,尤其在經濟上,中國、印度、東盟顯出實力;亞投行成立、一路一帶經濟概念普及,筆者在書中作了十大結論,基本方向正確,就現況更新如下:
一、群龍無首
美國仍是世界第一大國,軍力最強。但在太平洋和中東之間,顧此失彼,鞭長莫及。一聲號令萬眾追隨的局面一去不復返。2008年經濟衰退後,復甦緩慢,2016年又面臨全球衰退危機,種種因素,說明美國難以為首,以下現象可以為據:
(1)美國 GDP 以 PPP 計算已為中國超過,2015年中國只成長6.9%,但美國亦只得2.4%,往後3年變化不大。IMF 估計,美國2016、2017年將繼續只得2.4% GDP 增長,中國雖然只在6.0%至6.3%之間,但超越已成事實。2015年,估計中國 GDP 達19.3萬億美元,美國亦為17.8萬億美元,差距達8%,不再是「差個馬鼻」了。
(2)2015年最佳國家排名,美國只排第4,在德國、加拿大、英國之後。
(3)最好的臨終國家排名,美國遠遠落後,僅得第9。
(4)2015年3月17日,英國不顧美國反對加入亞投行,或為創行股東。德、法、意隨之。美國盟主地位,此日為轉折點。
(5)美國立國240年,發動53場戰爭,以21世紀發動的三場中東戰爭最耗國力:阿富汗之戰15年;伊拉克之戰8年;ISIS之戰不到2年,已耗資6.6萬億美元,為國債18萬億美元的3分之1。
(6)華盛頓共識已變成華盛頓僵局,一切停擺,2016年不可能有大進展。
(7)2017年,不管希拉莉(1947年出生)還是特朗普(1946年出生),執政都已是登七之年,何以老人政治成為潮流?
(8)2016年,美元強、股市弱。美國學生貸款債務達1.2萬億,年輕人無力消費,能源貸款、債券成為銀行心腹之患。高息債券(垃圾債券)回報率由2015年7月的國庫券 + 3.5厘,升至2016年1月的國庫券 + 7.75厘,升了一倍,距離衰退期的10厘去之遠了。石油價格低落,傷敵一百,自殘五十,美國自食其果。
二、新型大國關係
中國2013年推出「新型大國關係」,為中美關係定位。習慣了「千年老二」的日本當副手,美國不能平起平坐,互相尊重。美國得意了70年,一時回不過來,只能慢慢融合。中美交往各有文化背境,中國奉行圍棋戰略,美國則以棒球戰術應戰。過去兩年,中國在東盟、歐盟、拉美、非洲、中東下子布局,美國不是不知,然而圍棋博大精深,一時間難以明白;棒球戰術因勢速變,至於是否每次都變得對,不能保證,棒球常爆冷亦在此因。
注意中國出招的人,當然看見下面12招:
2013年4月13日:大平洋空間充足
2013年4月24日:新型大國關係——點滴實踐和累積
2013年6月7日:穩定的壓艙石、和平的助推器
2013年6月7日:中國夢、美國夢相通
2013年12月4日:對話與合作是唯一
2014年7月9日:根本問題不容有失
2014年7月9日: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2014年7月9 日:絕不能被問題牽着鼻子走
2014年11月11日:存在分歧,但非主流
2014年11月11日:新型大國關係不能止於概念
2015年9月22日:有效管理分歧,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
2016年1月1日:變對抗為合作、化干戈為玉帛
這12個表述,是中國文化以和為貴的精神。問題是,美國不是注重歷史和哲學的國度(基辛格語)。對本國如此,對外國如此。對中國,人人皆可發言,奧巴馬亦阻止不了,所以艦隊司令亦大發言論。2016年,中東北非(MENA)仍然不可收拾,沙地和伊朗仍對立。
ISIS之戰,沒有俄國加入可破不了。朝鮮亦蠢蠢欲動。中美的新型大國關係不能停滯不前,但球在美國那方,能等到2017年新政府上任嗎?
(三)歐盟
2016年,希債危機仍在,新政府再施拖字訣,歐盟泥足深陷。100萬名難民,沒有完美機制處理,在人權口號下,只能慢慢吸納難民,但治安問題已成,警備處處加強。歐盟人口5億,吸納100萬人也不成功,有點醜。
只怕是每年100萬。巴黎2015年發生兩次恐怖襲擊;歐盟2015年 GDP 成長只得1.5%,估計2016年至2017年最佳亦只1.7%,IMF 向來高估,下次調整成1.5%也毫不意外。
歐洲生活安適,水平比美國還高,無疑是難民的樂園。目前首選德國,因為工作機會充足;次選英國,因為英語通行。難民雲集法國海邊城市 Calais,為的是渡過英倫海峽;再次選北歐,因為福利多多。戰爭完畢,如要難民返鄉,基本亦是無望。
歐洲右翼興起,影響選舉結果,多了右翼總統的風險。歐元1999年面世,1歐元兌1.18美元,目前只兌1.08美元,不知何時變成1兌1,得看資金往哪裏跑。歐洲不會從此不振,畢竟文化深厚,亦是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資本主義、馬克斯主義的發源地,但過得太安逸了,沒有大衝擊,不會夢醒。
(四)金磚國家
中國經濟放緩,這是每個發展中國家都不可免的,中高速增長6至7%完全可以接受。印度莫迪上台後,增長速度亦只是7.5%而已,中間還有水份,標準是修改過的。不可不知,中印只是從溫飽走向小康,中國以2020年為目標,和發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
能買奢侈品的,只是少數富人和富二代,打擊貪污後已經收歛,送禮佳品和名錶市場一落千丈,對 GDP 當然也有打擊。中國股市無端從2,000點升至5,000多點,升勢之速當然有人為成份,回歸原位亦理所當然,只是股民再交一次學費。
2016年1月,全球不是也蒸發了10萬億美元嗎?不只是中國。中國仍是出口大國,不過產品已轉為電子類,幾年間由25%升至51%,衣服鞋襪手袋不再是主力,另有更新新興市場,這是歷史的大勢。印度看似大好,但印度盧比匯率由1997年以來,貶值一直未停過,但也不見得出口非常有利。
巴西和俄國在這兩年變得很慘,巴西是因為商品價格,巴西5分之1資源出口中國,中國不是不買,而是價格大跌,所以巴西 GDP 2015年是-3.8%,2016年仍未跌定,再跌 3.5%,要到2017年才是零增長。女總統索羅夫情況不妙。俄國則是西方制裁和油價大跌,2015年GDP -3.7%,只比巴西好一點,2016年-1.0%,2017年+1%,這是假定油價不再大跌。
中國是大買家,2015年中國購油量+8.8%,只是油價跌,中國亦省了不少錢貯存對戰略庫存吧。所以中國到沙特,伊朗亦大受歡迎,有其原因,俄國能成世界大國,不在其經濟能力,而在其核實力,彈頭8,800個,猶勝美國7,500個,俄國人強忍卓絕,過去200年,什麼苦都吃過,制裁肯定無效。何況還有普京作領導人,伊朗亦撐過來了,西方以制裁手段,看來不管用,何況歐美之間,已有芥蒂,齊心協力亦非易事,單是中東問題,已焦頭爛額,至於南非,GDP 成長在1.3%至1.8%之間,不過不失,但規模既少,影響不大。
(五)四小龍
毫無疑問,亞洲四小龍已踏入中下增長階段,由2016年至2020年之間,GDP 成長率只能在2至3%之間。2015年,四小龍 GDP 總計2.5萬億美元,在巴西之上,只是中國的四分之一,若論長成率,排名是韓國2.7%,香港2.4%,新加坡2%,台灣0.7%。若論規模,則是韓、台、新、港。
2015年,中韓自由貿易區起動,韓國出口中國,已超過日本,對中國依存度當然高,但台灣以40%出口中國則更高。2016年5月,台灣將由綠營管治,是不是如高希均所言「治無可治」,有待觀察。股市能維持8,000點,有點異常。央行彭總是否連任,則是台幣滙率所繫,電子業何變化,亦影響台灣的未來,新加坡在2015年失去了李光耀這位老家長,以後5年只何作決策,亦未可知。但新加坡的人均 GDP(以 PPP 計算) 已達85,000美元,世界排名第三,遠超香港的58,000美元。往後如能維持2%至2020年,已是人上人了。再高速也不必了。
香港和新加往後發展還有一大金鑛——海外人民幣存款和相關衍生產品,目前因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令人民幣存款收縮,那是市場仍未成熟。一路一帶和亞投行發力,銀行聯貸必增,所以往後五年,只能看好,當然港台因年輕世代「政治熱」,社會有撕裂危機,但政治只是人生一部份,不能當飯吃,人總會成長的。
(圖片:《讀史觀世》封面)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