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名喜愛藝術的女孩,走到成位香港首位成功挑戰三極(包括北極、南極及珠穆朗馬峰)的女探險家,當中的故事定必娓娓動聽。香港極地探驗家李樂詩博士特別接受本社專訪,分享她由藝術路走進探險路的故事,以及她對環境教育的展望。
由藝術設計走到科學
李樂詩博士自小便對顏色敏感,亦喜愛畫畫。12歲時跟從專門的老師學習基礎的繪畫技巧。自小醉心藝術的她,中學畢業後決定入讀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商業設計。目標明確的李博士讀畢課程後,便出來找一份與設計相關工作,於是她便很快進入一間廣告公司工作,學習整個營運模式。她形容自己在這公司學習令她進步飛快,不過愛挑戰的李博士渴望有更大進步,「我在想如何令自己進步得更快,於是便自己開公司,因為我媽媽說工字不出頭。」經營屬於自己的公司後,李博士便很快找到自己喜愛的設計專項,亦認識到當時最有名的公關公司,與他們合作很多設計項目,例如:中華電力、賽馬會等大型機構。最令她記得是國泰需要出版雜誌需要拍照,那時她身為美術編輯,認為繪畫與攝影有關,於是便踏上攝影路。
幫忙這本雜誌拍攝須往來世界各地,李博士形容她的探險夢在這刻開始飛翔,「我開始環遊世界,拍攝完畢也不用給我錢,給我一張機票便可。」形容自己對食與住的地方沒有要求,「我沒有住酒店,也從未入餐廳吃飯,都是在超級市場買, 都可以說是艱苦,但我已經鍛鍊好體能。」後來她進入電影圈,擔當美術指導,「後期我回中國,中國有很多東西需要用到美術去包裝,例如怎樣藝術化一點,將我們文化、建築與美學有關的帶出去世界。」
機緣巧合 踏上極地路
因工作走遍世界各地,而李博士踏上極地的路並非預先計劃,「我想也想不到可以去極地。」機緣巧合地她被邀請設計在香港舉行的中國南極第一個科學考察站的宣傳展覽,然後獲得機會加入了中國考察隊第二隊,讓她有機會前往南極。她深明自己的能力與條件,「我是可以去的,因為我鍛鍊好身體。第一次去了南極已是很開心。其實一直都是我有好奇心,我會想怎樣運用我這個好奇心,去看了之後 消化,然後可以怎樣傳達。」她指自己一定要明白極地的過往,所以她每一次都去上課,埋下了極地探險的渴望。 又形容地球兩極就像兩部大冷氣機,很有興趣了解到底兩極如何影響全球氣候,於時她決定走畢南極後再走北極。李博士指當時中國隊隊員較難,故她先去北極考察。「有一次在南極時聽到海灣戰爭,我們覺得很驚訝,因為大氣環境會受污染,所以我們回來又組織探險隊到那裡可以做與了解些什麼。」她指由主流所說的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到現在極端氣候,她都一一在極地體驗過。
極地天氣多變,李博士指在極地之中經常遇到突發事情,「第一次在南極時遇到白光,完全不知道方向,也看不到你的隊員,那你很容易走失的。當時應對方法是大家集中在一起,因為你越走,加上風速的時間,是會失溫。」李博士指每一次拿些經驗,所以在極地遇上困難,自己的經驗加上觀察會令自己更小心。「另一次就是我們在南極回程遇到12級風,就把船吹高了20米,起起落落。這是想不到,因為大自然是很難評估,特別是在這麼遠的地方。那時是希望生存,渡得過風浪。」她指那時掌舵隊長說那艘船是舊船,很可能兩小時後會沉沒,「當時我又不是害怕,因為我有游冬泳,我基本上沒有擔心,所以很快就爬起來了。總之是你要小心,在危險的時間你盡量是求生。她又指在極地或身處危險時最重要是三思而後行,要看清楚每一步,還有面對困難的時候,記住要求生,「不要想着死了死了 ,要盡最大的努力(求生)。」
白冰之下 藏起人類對自然的污染
為何人類仍要探索白茫茫的冰天雪地?李博士指一片白色之下,蘊藏了許多色彩。「有很多科學家在這裏,每一個科學組是不同,例如是研究天、地、海的,各個領域都不同,但我們須就所得到的數據綜合考察。」她指在極地有不同種類的冰層,每一層冰層都隱藏了大氣環流所停留下來的冰雪,「冰川學家可以拿回歷史,所以我們要鑽冰。」鑽冰就是鑽取冰心,讓科學家研究過往的環境氣候變遷,李博士指鑽取的冰芯會送回中國的研究所,在「冰庫」儲存。「我在冰雪那裏,已經知道有些什麼,例如重的礦物質,或者是有毒的元素。另外有什麼生命在那裏,有魚類、鱗蝦等,也有一層一層食物鏈,變成在海裏和冰之間,也有科學元素。」她指這世界需要對這些事物有興趣,願意去研究的人,讓大家明白過去的演變與評估未來將會有什麼發生。除了冰川,海洋也是李博士感興趣的事物。「有些生物可以生存,有些為什麼幾年後死了呢?那些水有沒有毒呢?現在釋放的那些核廢水會流到哪裏呢? 會如何影響整個海洋生物鏈呢?所以科學家去不是白去極地,而是抱着好奇心去做研究。」
抱着好奇心之外,李博士指自己也懷着慈悲的心愛護地球,「我們要去知道這個地方需不需要未雨綢繆,下一代應該怎麼保護,所以我也寫了《天與地》、《地與海》及《海與天》,這是說白色的力量,白色的溶解,之後怎樣影響人類。」而她希望社會人士或者學生知道每做一件事,都有一個因緣,「不是為自己生存,有得享受就算了,是要回饋香港、社會,還有感恩這個地球提供乾淨的水與好的空氣。這個不是必然的,所以我們需要保護地球。」
教育下一代 傳承環境保護
早於1997年,李樂詩博士成立極地博物館基金,致力推動極地科學考察,積極在不同渠道向大眾宣傳極地科學考察和探險。「初期是想在中國有極地博物館,因為有一次在北京的時候和一些隊員見面,他們有些收集了一些標本。不過大家都知道收藏這些要處理得好,我覺得考察的成果應該要向公眾展示,所以我很熱心地提出要做極地博物館。」不過她形容過程一波三折,後來有人與李博士聯絡,在大連興建極地館,而李博士亦把很多資料送去大連極地館。到成立極地博物館基金後,她一直希望香港有屬於自己的極地展室,「構思也想好了,但又是很阻滯,後來找了市政局的朋友幫忙提案,結果現在科學館有一個角落擺放了我的收藏,但仍覺太小了。」
經歷無數次不成功後,李博士在2010迎來了她的契機,「2010年我在中大任教,有場講座關於極地科學考察,當時沈祖堯校長也在場。」她發現機會來了,於是便在台上說起對成立極地館沒有期望,也向學生們道歉。不過完場後,沈校長與她說這個極地館的構思很好,向她提議在當時新建的康本國際學術園設立博物館,亦即是現在位於8樓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我的東西都捐出來,博物館內的實物,就是我的收藏。民間很有迴響,所以直至現在剛剛10年,接待了百多萬學生。」李博士知道自己會體力不繼,不能到處分享及參與講座的一天,她指有了這個博物館便可以作教育用途,也能讓學生了解氣候變化、環境保育等議題,讓他們更愛惜這個地球。她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裏授課,發現年輕人很喜歡與渴望了解極地探險,也很喜歡看這世界,「現在體能還可以的時間,我不想立刻停下來,因為能夠去這些地方的人確實少,還有理解科學家在那裏做什麼的人,應該是少,所以我就要繼續跟學生分享。」
興趣 自律堅強 成就非凡
回望一生,極地探險以外,李博士也喜歡游泳鍛鍊體能,「可以練氣,也可自己一個人練。」她又形容自己很自律,又很喜歡計劃,因她不喜歡浪費時間。「我自小已經是要自己約束好自己,做一個不要令父母擔心和不要令老師覺得你難教的孩子 。」她形容自律先可對得起學校的老師、父母與社會。除了自律,堅持亦令她能夠踏上極地路的一大元素,「因為我有一條路就是藝術之路,無論什麼類型的藝術,我都覺得開心 。」她又表示只要享受做那件事,就無需堅持,也能自發去做。
她說如果自己一個人靜下來,在家中最好是安靜地看以往的詩詞歌賦,「因為許多時旅遊都是帶上《唐詩三百首》,在一個人的時候看。因為中國詩人如李白,他們把旅遊的景色描寫得很好。」她也希望有空的時候再次重溫,不想浪費剩下的人生。除了閱讀,她亦會唱歌練氣,又希望再次遊覓中國,看看當今發展外,還去探望未退休的科學家,一起回顧所做之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