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比「最好」,更好

AI時代,「剛好」變得更重要。因為機器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到「最好」,人不必在執行上跟機器較勁。應該轉而思考該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修正,以及不做什麼。

過多的關懷,給人壓力。

一個人住,不需要三房兩廳。

出了車禍,急診比名醫更能幫你。

話說滿了,後路也沒了。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凡事要「最好」:滿分是100分、目標是第一名。長大後發現:很多事情不需要,也最好不要,做到「最好」。

給老闆的報告,不必文情並茂,一句話說出重點就好。

給客戶的提案,別慷他人之慨,用最少的錢達成目標。

給孩子吃的東西,不用山珍海味,健康營養就好。

給朋友的禮物,不用最貴,送到心坎最重要。

凡事求「最好」弊端多多 「剛好」更重要

凡事要求「最好」,會陷入「全有」或「全無」思維,最後拖延或錯過了。

凡事要求「最好」,會變得無法做決定,因為不確定手中的選項是不是最好。

凡事要求「最好」,會給自己極大壓力,以至於最後就算得到「最好」,還是悶悶不樂,繼續胡思亂想會不會還有「更好」?

凡事要求「最好」,會給別人極大壓力,特別在好不好沒有客觀標準的事上。

做到「剛好」,不是偷懶或擺爛,而是策略性地割捨和專注。這樣才能把最重要的事,做到「最好」。比如說孩子的英文可以慢慢學,但健康的底子先打好。

做到「剛好」,不是偷懶或擺爛,而是追求速度。很快做出「剛好」,請別人批評指教,然後依據別人的意見持續改進。而不是悶着頭,假設別人要什麼,苦心孤詣地去打造一個建築在假設上的完美作品,終於大功告成後,卻早已人去樓空。比如說這裏很多貼文,都是發布後才開始創作。我根據讀者的留言,修改一廂情願的標題、把模糊的地方釐清。

AI時代,「剛好」變得更重要。因為機器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到「最好」,人不必在執行上跟機器較勁。應該轉而思考該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修正,以及不做什麼。

機器,很容易把每個杯子倒滿。只有人,才能體會半杯水的韻味。機器,可以很快把車窗上的雨水刷乾。只有人,才能慢慢享受朦朧的美感。

從這角度,「剛好」不比「最好」容易,反而更難。

原刊於作者Facebook專頁,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