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塵埃落定,今日開始立法院新一屆會期,前屏東縣長蘇嘉全當選立法院長,為歷史上首位擔任此職的民進黨人。新一屆立法院113席中,民進黨成為最大黨,佔68席(60%),國民黨僅佔35席,不用算上同是綠營的時代力量,已佔據過半議席。台灣行政、立法全面「綠化」,但外界卻憂慮綠營彼此分歧會逐漸浮現,甚至民進黨內部派系爭鬥加劇,為施政帶來隱憂。本社訪問民進黨新潮流系四大元老之一的洪奇昌,他卻指政治團體是「權力共享下的集體」,只要派系之間能良好互動,帶來的加成作用反而更有利發展。
文、攝:馬文煒
派系林立不是問題
洪奇昌1982年從加拿大畢業回台,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是1986年民進黨「十八人建黨工作小組」的一員,與邱義仁、林濁水和吳乃仁並稱新潮流系四位元老。然而,民進黨內派系林立,除了新潮流系,還有傳統的美麗島系,以及近年的扁系、蘇貞昌系、謝長廷系等,蔡英文是否能在未來駕馭這些黨內大老,是目前外界所關注的問題。
洪奇昌認為,對黨來說,派系不是一個重要議題。「各個派系也仍存在,沒有統合與否的問題,若山頭之間有好的互動模式,就像一串葡萄,只要還是一串,它就還是葡萄,散開反而沒有了加成的作用。」他形容蔡英文是「共主」,在民進黨的艱難時刻站出來,並在2010年參選新北市市長、2012年參選總統。「雖然那兩次她都失敗,但在黨內累積了聲望。當然現在還是有蘇系、新潮流,但任何政治團體也不是一個人領導,必然要分工,是權力共享下的集體。」
愈多政黨愈有利
然而,政治上合作從來並非易事,即使蔡英文成為黨內眾人皆服的共主,未來仍要跟不同黨派合作,特別是同屬綠營的國會第三大黨——時代力量。洪奇昌亦相當重視立法院內各黨派的合作。「2000年民進黨勝選是由於藍營分裂,陳水扁得票30%有多,台灣憲法規定相對多數便當選。但在多數(民主)國家,行政首長的直接民選皆是絕對多數制。因此我贊成內閣制,那不會導致全有和全無(all-or-nothing),而會有結合的文化,不同黨派之間的交集。」
2016年立委選舉出現大量微型政黨競逐議席,除了時代力量,還有樹黨、社會民主黨、自由台灣黨、民國黨等逾18個政黨,皆於去年成立。其中時代力量被視為乘2014年太陽花運動而起的政黨,黨主席黃國昌正是太陽花運動領袖,如今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於國會佔5個席位,比親民黨還要多2席,長遠來說,或會打破傳統上由國民黨和民進黨主導的台灣政治。洪奇昌表示,時代力量是新生的力量,自己和身邊的人對其有相當高的期待。
不少評論認為,雖然相比國民黨,時代力量與民進黨的路線相對接近,但由於選舉期間相互競爭,譬如蔡英文於選舉前夕再三勸籲支持者「政黨票投民進黨,不要『分裂投票』」,也可能種下未來合作的嫌隙。洪奇昌則認為,民進黨應樂意看到國會內更多元的相互合作,希望未來能出現大聯合,即使民進黨單獨過半,仍應邀請小政黨參與政治。
回顧整個選舉歷程,洪奇昌認為這次選舉較過去進步,「跟四年前、八年前的選舉比較,乾淨多了、買票少了」。他指的乾淨有兩方面,第一固然是整體來說賄選減少;第二是城市污染少了。「旗子插少了,大型演講少了,噪音也少了,這是選舉進步的現象。」比較2004年台灣大選前夕發生三一九槍擊事件、2006年百萬人民倒扁運動,洪奇昌認為人民變得更能理性思考,「經過四次的電視辯論,心裏就知道要投給誰,因此不用去大型集會聽演講,在家看電視就可以,這都是進步。」
蔡英文是民進黨的連戰
洪奇昌認為,媒體對蔡英文誤會甚深,「有人說蔡英文是理念性的台獨,我認為這是以訛傳訛的誤解。我1982年從加拿大回來以後就投入運動,一直到1986年創黨,蔡英文在哪裏?在大學教政治。當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時,她在民進黨對面的陣營——李登輝總統的國家諮詢委員。所以說1991年民進黨談黨綱時,她根本在對面,什麼理念性台獨,這都是冤枉的。」有論者認為,蔡英文政治路上一帆風順,頗有馬英九的影子。但洪奇昌指,蔡英文不是「民進黨的馬英九」,「她是連戰,在很好的家庭長大,家庭富裕,有國外的經驗,小時有日本的經驗,大學後到美、英留學。」
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向來支持海峽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民進黨元老洪奇昌相當樂觀。「四年前蔡英文提到台灣共識,和而求同,往和平方向發展。她也接受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次是對九二共識模糊化,但在過程中她承認了有九二兩黨會談的事實,也接受兩岸過去20幾年來協商所獲取的基礎。她以中華民國的憲法來參選中華民國的總統,去年6月到美國時也說明要維持中華民國現行憲政架構,也明言要維持兩岸穩定的現況。北京應當給台灣一些空間。」
洪奇昌簡介
精神科醫師,前立法委員,前國民大會代表、海峽交流基金會前董事長,與邱義仁、林濁水和吳乃仁並稱為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的四位元老。於1989年增額立委選舉中,於台南市當選而踏入國會,自此連續六屆當選,分別於台中、台北及三次不分區名單中連任,至2008年適逢民進黨中央政府表現不佳而落選,結束18年立委生涯。
(封面圖片:灼見名家)